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8888发布日期:2020-03-17 18:44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患病的婴幼幼儿、儿童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快速好转、康复,遇到感冒发热等轻症就会要求医生为其孩子静脉输液。虽然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但由于受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注速度等因素影响,比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还可能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包括血流感染、血容量不足、肺水肿、外周水肿、血电解质异常等。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正式发文提出,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静脉滴注辅助用药将会有一定的规范作用。那么,针对患病的婴幼儿、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应结合病情,科学合理地选择给药方法,尽量控制临床静脉输液。

肌内注射作为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首先有着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即可产生药效、适用于不宜口服和静脉注射的药物、比皮下注射更能迅速发挥药效、可以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大的药物的优点;其次,与静脉输液相比较为安全,不会引发输液反应。因此,肌内注射可以作为患病的婴幼儿、儿童治疗疾病较为有效的给药方法。

而肌内注射操作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一些初学者由于在进行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的准确定位经验不足,会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增加患儿(者)的疼痛感,还可能引起肌肉萎缩和局部淤血,甚至引起硬结和钙化。臀大肌是肌内注射的常用注射部位,但不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原因是婴幼儿未能独立行走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选择臀大肌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故选用臀中肌、臀小肌进行注射较为安全。

从解剖部位来看,臀中肌和臀小肌被臀大肌覆盖,起于髂骨翼外缘,止于股骨大转子。目前,临床上给婴幼儿在臀中肌、臀小肌进行肌内注射选用的定位方法沿用的是构角法、三指法。其中,构角法是以医护人员的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婴幼儿的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构成的三角区域作为注射部位。但这种定位方法是以医护人员的手指作为测量臀中肌、臀小肌的工具,虽示指尖和中指尖定位在了婴幼儿的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但臀中肌、臀小肌止于股骨大转子的这一点并未定位。而日本的此法定位是先将掌心放在患病的婴幼儿、儿童的股骨大转子上之后,再将示指尖置于髂前上棘,与中指沿髂嵴形成的“v”字区域来定位;但是此方法未考虑到医护人员手指长短、婴幼儿体格身高这两方面个体差异存在的因素,易造成定位不准确。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设计出针对人体臀中肌、臀小肌肌内注射较之精准的定位夹,对于婴幼儿、儿童甚至是成人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在安全性、可行性、科学性上都是有利的,为这部分人群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特发明臀中肌、臀小肌肌内注射定位夹。

中国实用新型为一种臀大肌肌肉注射定位器,授权公告号cn201768219u,授权公告日2011.03.2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臀大肌肌肉注射定位器,具有竖板和横板,横板与竖板通过中心支点螺丝连接在一起且可形成垂直状态。使用本发明能方便地选取臀大肌注射区位,防止臀大肌注射区位偏差的问题出现。本发明主要用于臀大肌注射的部位的定位,但是没有涉及对于臀中肌、臀小肌注射的部位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包括主定位夹和副定位夹,主定位夹的一端和副定位夹的一端铰接,主定位夹和副定位夹闭合之后套设有盒套;

所述主定位夹和副定位夹均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臂和滑动套装在固定臂外侧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通过限位机构实现沿固定臂长度方向伸出和收回,所述固定臂上设有着色消毒液储存腔,所述延长臂下端安装有敷料,所述着色消毒液储存腔与敷料通过流液装置实现连通。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臂外侧的限位块,和设置在延长臂上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固定臂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延长臂下端还设有用于定位敷料的敷料定位部,敷料定位部包括沿固定臂长度方向且平行设置在延长臂下端面的两个卡槽。

进一步,所述流液装置包括着色消毒液储存腔下侧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延长臂下连通敷料并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安装有开关机构。

进一步,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有连通孔,工作时连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流液通道,非工作状态时连通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分布,所述开关板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固定臂之间设有复进簧,所述开关板与固定臂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开关板上的滑槽和安装在固定臂下端与滑槽配合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滑槽远离挡板一端配合安装。

进一步,所述主定位夹和副定位夹均采用有机硅胶材料。

进一步,所述着色消毒液储存腔内放有含碘消毒液。

进一步,所述敷料为一次性无菌敷料。

进一步,所述盒套为长方形壳体,与挡板配合处设有按压孔。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该定位夹使用便捷、造价低、携带方便,主要用于患幼儿,此开合式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设计合理科学,通过在婴幼儿、儿童的臀中肌、臀小肌上开合式打开、着色,准确找到注射区域,做好定位处的标记,减少操作环节,节省时间,减轻了医护士人员因害怕肌内注射定位不准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医护的工作效率,规避了因肌内注射定位失误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而引发的医疗护理事故,减少了为患儿静脉输液因诸多原因造成的穿刺失败而引发的护患矛盾,达到了为患儿药物治疗的目的,本发明为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定位注射区域的新方法。

2.本发明采用固定臂和延长臂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婴幼儿体格身高个体,调整延长臂伸出量,规避了医护人员手指长短、婴幼儿体格身高个体存在差异性的缺陷,保证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在婴幼儿臀中肌、臀小肌上定位注射区域。

3.本发明的主定位夹和副定位夹均为有机硅胶,具有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耐生物老化等特性,气候较低使用时不会给患者带来温度不适的影响,而且硬度适当、无棱角,可以避免划伤皮肤的安全隐患。

4.本发明设置有开关机构,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打开开关机构保证连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流液通道,使得着色消毒液储存腔内的着色消毒液可以通过流液通道流至敷料,完成敷料的浸湿,可以实现敷料对婴幼儿臀中肌、臀小肌上注射区域进行标记和初步涂擦消毒,在非使用状态时开关机构关闭,隔绝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避免着色消毒液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拆掉盒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副定位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定位夹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定位夹的夹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主定位夹沿a-a剖开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主定位夹拆掉延长臂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主定位夹拆掉延长臂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包括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主定位夹1的一端和副定位夹2的一端铰接,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闭合之后下端套设有盒套3,本实施例中所述盒套3为长方形壳体,与挡板141配合处设有按压孔;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均采用有机硅胶材料,有机硅胶具有耐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耐生物老化等特性,该材料目前也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在使用中相对金属材料来说,在气候较低使用时不会给患者带来温度不适的影响,而且硬度适当、无棱角,可以避免划伤皮肤的安全隐患;所述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均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臂11和滑动套装在固定臂11外侧的延长臂12,所述延长臂12通过限位机构13实现沿固定臂11长度方向伸出和收回,所述固定臂11上设有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上开设有注液孔113,注液完毕后加盖密封注液孔113;优选的,所述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内放有含碘消毒液,优选的采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但是可根据婴幼儿是否过敏调换适合的消毒液,如为高敏体质也可不做初步涂擦消毒,定位后改用记号笔做标记;所述延长臂12下端安装有敷料,所述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与敷料通过流液装置实现连通。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方便进行定位,规避医护人员手指长短、婴幼儿体格身高个体存在差异性的缺陷,所述延长臂12可以通过限位机构13沿固定臂11的长度方向伸出和收回,所述限位机构13包括设置在固定臂11外侧的限位块131,和设置在延长臂12上与限位块131配合的限位槽132,所述限位槽132沿固定臂11长度方向设置,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31为圆柱杆,限位槽132为直槽口,固定臂11上的圆柱杆通过直槽口来限制延长臂12的伸出和收回。

如图4-5所示,为了保证可以更好的在患者臀中肌、臀小肌上作注射区域的标记,需要更好的定位延长臂12下端的敷料,所述延长臂12下端还设有用于定位敷料的敷料定位部16,敷料定位部16包括沿固定臂11长度方向且平行设置在延长臂12下端面的两个卡槽16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敷料为一次性无菌无纺布敷料,一次性无菌无纺布敷料一侧上设有塑料敷膜,将无纺布敷料两端分别插入延长臂12下端面的卡槽161,可以实现对敷料的定位,保证在转动主定位夹1或者副定位夹2时辅料可以一起转动。

如图4-6所示,为了实现将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内的着色消毒液输送至敷料上,设置有流液装置来使得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与敷料实现连通;所述流液装置包括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下侧的第一通孔112和设置在延长臂12下侧连通敷料并与第一通孔112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21,在延长臂12没有伸出时第一通孔112与第二通孔121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之间安装有开关机构14,通过开关机构14实现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的连通。

如图4-8所示,为了实现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的连通,所述开关机构14包括安装在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之间的开关板142,所述开关板142上设有连通孔143,工作时连通孔143连通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形成流液通道,非工作状态时连通孔143与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错位分布,所述开关板142前端设有挡板141,优选的,挡板141与开关板142一体成型设计;所述挡板141与固定臂11之间设有复进簧144,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挡板141上设有复进簧144安装孔,固定臂11上设有与安装孔对应的复进簧144安装杆,保证复进簧144可以更好的定位,所述开关板142与固定臂1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15,在工作过程中时,按压挡板141,挡板141会压缩复进簧144,这样挡板141会带动开关板142一起沿延长臂12收缩的方向移动使得连通孔143连通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形成流液通道,着色消毒液可以通过流液通道流至敷料,完成敷料的浸湿。

如图4-8所示,为了保证在延伸臂在伸出过程中不会影响开关机构14,所述定位机构15包括设置在开关板142上的滑槽152和安装在固定臂11下端与滑槽152配合的定位部151,所述定位部151与滑槽152远离挡板141一端配合安装,在打开开关机构14时按压挡板141,开关板142上的滑槽152可以相对定位部151移动,使得开关板142沿延长臂12收缩的方向移动实现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的连通;而在延伸臂伸出时,定位部151与滑槽152远离挡板141一端配合安装,可以限制开关板142沿延长臂12伸出的方向移动,避免延伸臂在伸出过程中不会影响开关机构1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为婴幼儿选择侧卧位,暴露其一侧臀部,上腿伸直,下腿屈膝。

第二步:打开定位夹上的盒套3,在延长臂12上装上一次性无菌敷料,再次装上盒套3。

第三步:按压挡板141,挡板141会压缩复进簧144,这样挡板141会带动开关板142一起沿延长臂12收缩的方向移动使得连通孔143连通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21形成流液通道,着色消毒液可以通过流液通道流至敷料,直到完成敷料的浸湿,释放挡板141,挡板141在复进簧144的作用下复位;打开定位夹上的盒套3,并撕下敷料上的敷膜,分别抽出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并根据婴幼儿体格身高比对,将延长臂12沿固定臂11长度方向伸出,直到取得适合婴幼儿体格的延长臂12,然后开始定位。

第四步:在婴幼儿体表扪及股骨大转子,将主定位夹1和副定位夹2的铰接点置于婴幼儿的股骨大转子处,使副定位夹2的延长臂12伸出端置于髂前上棘,主定位夹1以铰接点为回转中心扇形方式打开,将主定位夹1的延长臂12伸出端置于髂嵴下缘,形成“v”形定位区域,此时着色消毒液储存腔111内的着色消毒液已吸附在一次性无菌敷料上,在打开主定位夹1的同时可以满足初步涂擦消毒臀中肌、臀小肌注射部位皮肤需求的同时,并且做好了定位处的标记。

第五步:取下定位夹,常规消毒皮肤待干,继续肌内注射后续操作步骤。

第六步:注射完毕后,整理物品时,从延长臂12上取下用过的一次性敷料按医疗垃圾处置,收回延长臂12,合上定位夹,盖上盒套3,使用完毕。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该定位夹使用便捷、造价低、携带方便,主要用于患幼儿,此开合式臀中肌、臀小肌的肌内注射定位夹设计合理科学,通过在婴幼儿、儿童的臀中肌、臀小肌上开合式打开、着色,准确找到注射区域,做好定位处的标记,减少操作环节,节省时间,减轻了医护士人员因害怕肌内注射定位不准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医护的工作效率,规避了因肌内注射定位失误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而引发的医疗护理事故,减少了为患儿静脉输液因诸多原因造成的穿刺失败而引发的护患矛盾,达到了为患病的婴幼幼儿、儿童药物治疗的目的,本发明为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定位注射区域的新方法。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