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多糖做为药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5949发布日期:2020-02-11 13:1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鸢尾多糖做为药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简称钩体病,这种感染与职业或生活接触以及与钩端螺旋体的接触有关,在洪水易发地区高发,该病尤其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热带地区。人畜对该病易感,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不易进行诊断。钩体病的病原体会持续存在于宿主机体内,会进一步扩散污染环境,感染其他人和动物,危害严重。目前,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的方法是注射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

鸢尾别名蓝蝴蝶、扇把草、土知母等,原产于我国及日本,多年生草本植物,性苦、辛,平,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主要功能为: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食积腹胀,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等。国内对鸢尾多糖的研究较少,在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方面更是凤毛麟角鲜。



背景技术:

本发明公开一种鸢尾多糖做为药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提供了鸢尾多糖的新的医用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鸢尾多糖做为药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括对钩端螺旋体的预防,以及感染之后的治疗。应用鸢尾多糖能够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同时在爆发钩端螺旋体时也能够进行有效防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鸢尾多糖做为药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钩端螺旋体病中的应用,包括对钩端螺旋体的预防,以及感染之后的治疗。

本发明所述的鸢尾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鸢尾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适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载体。

所用药物制剂为鸢尾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鸢尾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5mg/ml,鸢尾多糖的用量,即以10mg/kg。

本发明鸢尾多糖能够有效控制钩端螺旋体的感染,降低个器官的炎症反应,将金黄地鼠的存活率提高到100%。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提供了鸢尾多糖的新的医用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二次开发;拓展了鸢尾多糖的药用范围;本发明在治疗和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时,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在爆发钩端螺旋体时也能够进行有效防控,对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射鸢尾多糖后金黄地鼠抵抗钩端螺旋体感染的情况;

图2为在机体内鸢尾多糖对钩端螺旋体的清除作用;

图3为鸢尾多糖对金黄地鼠主要器官的保护作用;

图4为鸢尾多糖在机体内引起重要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鸢尾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

实施例2

鸢尾多糖物作为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药物适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载体。

实施例3

所用药物制剂为鸢尾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鸢尾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

实施例4

所用药物制剂为鸢尾多糖标准品液体制剂,按照剂量用生理盐水对鸢尾多糖粉剂进行溶解稀释,5mg/ml,鸢尾多糖的用量,即以10mg/kg。

试验例1

鸢尾多糖预防钩端螺旋体感染的作用

实验药物:

鸢尾多糖标准品,按5mg/ml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金黄地鼠的体重按照50mg/kg的剂量进行皮下注射。

实验方法:

实验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八只四周龄的金黄地鼠。实验组在感染前一周根据体重按剂量注射鸢尾多糖,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一周后,腹腔注射2×108的钩端螺旋体。观察存活率。

实验结果:

参照图1所示,注射鸢尾多糖的实验组存活率为50%,而对照组的金黄地鼠全部死亡。说明鸢尾多糖能够有效的预防钩端螺旋体的感染。

试验例2

鸢尾多糖对机体内钩端螺旋体的清除效果

实验方法: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取样,收集各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进行组织内钩端螺旋体的dna提取,之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金黄地鼠各器官钩端螺旋体的载量。

实验结果:

参照图2所示,相较于只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注射鸢尾多糖的金黄地鼠,其体内肝、肾、肺的钩端螺旋体载量均有明显的下降。

试验例3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肝、肾、肺的采样,进行rna的提取,之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金黄地鼠各器官在攻菌后2天和5天的tlr2、tlr4、il-1β和inos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

参照图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注射鸢尾多糖的实验组中,肝脏和肾脏中tlr2的mrna表达在2dpi时明显更高,在5dpi时更低。然而,在实验组中,肺中tlr2mrna的表达显着降低。与此同时,在实验组组中,tlr4的mrna表达在2dpi时降低或诱导降低,并在5dpi时明显降低。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注射鸢尾多糖的实验组中,所有器官中il-1β的mrna表达在2dpi时较高,而在5dpi时较低。这些结果表明,鸢尾多糖在2dpi时引起器官中大量tlr2和il-1β的mrna表达,并且在5dpi时tlr2,tlr4和il-1β的表达降低。鸢尾多糖在攻菌后2dpi会导致炎症风暴过早到达,并在5dpi降低,使其对金黄地鼠起到保护效果。

试验例4

对试验例1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金黄地鼠进行肝、肾、肺的采样,做成病理切片,然后进行he染色。在200倍下的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参照图4所示,对照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炎症病灶,而实验组金黄地鼠的肝、肾、肺的病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基本没有出血点和炎症病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