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底架和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360发布日期:2019-10-19 03:1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底架和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抬高枕,具体为一种伸缩底架和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一直是困扰患者恢复期的难题。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可造成外观异常及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和痛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目前医学上对于术后的淋巴水肿主要以预防和管理为主。现有的技术中,对于预防患者患肢的淋巴水肿,多以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和患肢垫普通枕头抬高患肢为主。

但是普通枕头不具有固定外形,且抬高过程中需要对上臂和前臂之间的角度进行控制,若摆放姿势不当,则水肿消除过程会变慢。

目前,针对如何快速的对抬高枕的角度进行调节并保持其倾斜角度是一项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带伸缩底架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抬高枕的导向槽和侧摆槽可对患肢的摆放姿势进行引导,使患者能够长时间有效的保持功能位置,其次通过伸缩底架精确的对垫体的抬高角度进行调整,有效避免乳腺癌术后患肢的水肿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伸缩底架,包括翻转杆、支撑杆、伸缩杆和限位机构,翻转杆中部带有用于翻转杆枢接翻转的转槽,支撑杆位于翻转杆的一端,支撑杆中部设有螺纹槽,伸缩杆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支撑杆的螺纹槽配合;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伸缩杆和支撑杆之间的旋转,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肋、第二限位凸肋和套筒,第一限位凸肋位于支撑杆的侧壁表面,第二限位凸肋位于伸缩杆侧壁表面,套筒呈管状,套筒内壁设有限位槽,套筒于支撑杆上伸缩活动,第一限位凸肋始终位于限位槽内;

-当套筒探入到伸缩杆上时,第二限位凸肋进入到限位槽,两个限位凸肋同时置入限位槽内,第一限位凸肋和第二限位凸肋被限位槽锁紧,伸缩杆无法相对支撑杆旋转;

-当套筒离开伸缩杆时,第二限位凸肋与限位槽分离,第一限位凸肋相对第二限位凸肋进行独立活动,伸缩杆相对支撑杆自由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伸缩底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底架,通过螺纹杆和螺纹槽之间配合实现伸缩杆相对支撑杆之间的移动,从而对伸缩底架的长度进行调节,且调节过程相对缓慢,更容易控制伸缩杆的行程,从而对伸缩底架的程度进行精确控制。

二、套筒用于对伸缩杆的旋转进行限制,通过将套筒前推进入到伸缩杆处,使得限位槽将第一限位凸肋和第二限位凸肋进行联动,达到锁紧伸缩杆的目的,伸缩杆受到套筒限制无法转动,伸缩底架长度不再可调,该套筒沿着支撑杆进行往复的活动,即可对伸缩杆的锁紧/活动状态进行切换,切换方便快速。

三、伸缩底架在受压时,其螺纹配合使其受力面积扩大,且均匀的分散到螺纹杆和螺纹槽内,伸缩底架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发生长度的形变,结构强度更大,稳定性更好。

四、伸缩底架受压后,形变力经过螺纹传递至限位凸肋和限位槽时,套筒所承受的扭转力极低,因此限位机构能够提供更稳定可靠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侧表面共设有四根第一限位凸肋,第一限位凸肋在支撑杆截面上构成十字形,第二限位凸肋和限位槽均与第一限位凸肋相对应,十字形截面可以对套筒的扭转力进行分散,避免限位槽或限位凸肋形变,同时十字形截面的伸缩杆仅需要扭转90°即可和套筒对接,因此微调长度时可以调节至更小的精度。

优选的,第一限位凸肋与支撑杆表面之间留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在支撑杆末端,另一端抵在套筒端部,所述弹簧用于持续保持套筒自动朝向伸缩杆移动,弹簧可使得套筒自动朝向伸缩杆弹出并移动至伸缩底架处于锁定状态,解锁后松手即可自动锁定,操作更便捷。

优选的,所述伸缩底架共包括一个翻转杆、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和两个限位机构,翻转杆呈“U”形,支撑杆位于翻转杆的两端部。

优选的,伸缩杆的末端还设有支撑脚垫,支撑脚垫枢接固定于伸缩杆的末端,支撑脚垫由软质材料制成,支撑脚垫可避免伸缩杆戳破承载面。

方案二: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包括垫体和方案一中的伸缩底架,伸缩底架位于垫体前端的底部;垫体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导向槽,导向槽沿着垫体的轴心设置,导向槽的两侧拱起形成拱坡;两个拱坡上均带有用于前臂弯折限位摆放的侧摆槽,所述侧摆槽垂直设置于导向槽两侧;垫体下表面设有底槽,伸缩底架翻转连接于底槽内,伸缩底架可完全翻折进入到底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导向槽两侧的拱坡可以对患者的上臂进行限位,使得患者的上臂放在导向槽内,前臂放在侧摆槽中,以此对术后的患肢摆放至功能位,避免水肿产生。导向槽和侧摆槽主要用于限制摆放姿势,以使患肢摆放姿势准确。

其中的伸缩底架主要目的为了调节垫体的倾斜角度,使得垫体的倾斜角度可以在30°-45°之间进行更精确的调整(依照术后现象进行略微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预防水肿措施。

优选的,导向槽中部还设有用于引导患者将前臂放入侧摆槽的软挡板,软挡板翻转连接在导向槽表面,软挡板的位置与侧摆槽相对应,所述软挡板可向上翻起并保持垂直于水平面。

优选的,垫体表面还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医用握力器,所述放置腔顶部设有用于启闭的盖板。

优选的,握力器下方连接有连接带,连接带连接握力器至放置腔内壁,连接带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弹力导线。

优选的,所述握力器内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压力监测器用于存储患者摁压握力器的次数数据,所述垫体表面设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通过连接到耦接压力检测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次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专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专用枕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专用枕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与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的翻折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的半剖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中伸缩底架内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导向槽;11、侧摆槽;12、底槽;2、软挡板;3、放置腔;4、中药腔;40、透出孔;5、握力器;50、连接带;60、显示装置;61、按键;62、声音装置;63、对接码;7、伸缩底架;70、翻转杆;700、转槽;701、支撑垫块;702、加强筋;71、支撑杆;710、第一限位凸肋;711、环形槽;72、套筒;720、限位槽;73、伸缩杆;730、螺纹杆;731、第二限位凸肋;74、支撑脚垫;7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包括垫体和伸缩底架7,垫体下表面设有底槽12,伸缩底架7翻转连接于底槽12内,从底槽12内翻转处伸缩底架7,使得垫体可以通过伸缩底架7一端支撑抬起,使得垫体呈现前端抬高的倾斜状态。

通过调整伸缩底架7的长度,伸缩底架7伸缩的长度为10cm-15cm之间,可以对垫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调节的角度范围为30°-45°,该抬高角度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是最适合乳腺癌术后预防患肢水肿的角度。

垫体的上表面截面呈“M”形,垫体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导向槽10,导向槽10的两侧拱起形成拱坡,拱坡外侧向下形成斜坡。导向槽10主要用于引导患者将手臂(尤其是上臂)摆放到导向槽10内,导向槽10沿着垫体的轴心设置,位于垫体上表面的中部,连接垫体的前端和后端,导向槽10呈下凹的弧形凹槽状,当患者将上臂摆放如导向槽10内后,由于两端拱坡的限位,上臂可以自然的落入到导向槽10内,以保证患者上臂摆放的姿势正确。

两个拱坡上均带有用于前臂弯折限位摆放的侧摆槽11,患者在前臂摆放时,需要与上臂之间形成90°的夹角,即如图3所示的摆放角度,其目的是为了使乳腺癌术后一周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置(即前臂和上臂之间保持90°的夹角),避免患者无意识的将患肢外展,导致伤口部位撕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摆槽11共有两个,因此适用于左右臂。

为了避免患者无意识的患肢外展或展开角度过小,在导向槽10中部还设有软挡板2,软挡板2翻转连接在导向槽10内,软挡板2的位置与侧摆槽11相对应,软挡板2在需要使用时,将其向上翻起呈90°,将垫体向患者推至其上臂肘部抵在软挡板2处,患者仅需要放松将前臂放入到侧摆槽11内即可保持动作的准确,软挡板2不使用时放倒与导向槽10融为一体,因此软挡板2在不使用时不容易刮伤或搁到患者手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垫体的底部还开设有中药腔4,中药腔4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打开的盖板,垫体表面开设有用于药物气体散出的透出孔40,透出孔40与中药腔4连通,在中药腔4内放入药囊,通过透出孔40使得药物气体自然散出,以提高术后恢复效果,中药腔4位于垫体后端,即靠近患者头部,提高中药吸入的使用率。

本实施例中,药囊内装有中药药材,它由延胡索10克、杭白芍10克、生蒲黄5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乳香、5克没药5克、薄荷3克、广木香5克、丁香3克、丹参5克、合欢花10克、梅花6克、肉桂3克、香附6克、磁石10克、龙骨10克、茯神10克、炒酸枣仁6克、夜交藤10克、远志5克、柏子仁3克、琥珀5克、珍珠母6克、五味子6克等多种中药药材组成,具有镇静安神、减缓疼痛的药理疗效,特别适合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辅助治疗使用,此中药香袋为一人一袋,患者出院也可将其带回家继续使用。而更换药囊时,仅需要打开中药腔4的盖板即可对药囊进行快速的更换。

垫体表面还设有放置腔3,放置腔3内设有医用握力器5,握力器5表面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将整个握力器5包裹对握力器5进行固定,固定套具有手指套(类似于握力器5通过胶水直接与手套固定),患者可以将手指放在里面,起辅助固定作用(即患者松手也会因为手指套的固定作用防止握力器5掉落),适用于术后活动耐力欠佳的患者使用,患者通过反复挤压握力球,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从而有效预防患肢的水肿。

握力器5下方连接有连接带50,从连接带50连接握力器5至放置腔3,连接带50为螺旋状的弹力导线(与固定电话话筒下方的螺旋电话线相似),当患者的前臂和上臂摆放至90°时,可以从放置腔3内取出握力球进行训练。由于连接带50的设置,使得握力球不易被取出后乱放,更利于握力球规整,避免握力球丢失。

同时,本实施例的垫体表面还设置有显示装置60、声音装置62和按键61,握力器5内带有传感器,可以对患者摁压握力器5的状态进行监测,通过连接带50将摁压的强度和次数传输至垫体内,通过显示装置60将其摁压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进行记录,并显示给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此处设计可以提醒患者的一个功能锻炼。对于预防患肢水肿而言,有效的使用握力球,刺激淋巴液的回流是十分的重要。声音装置62则是通过语音系统辅助进行播报,提醒患者锻炼或控制锻炼强度;按键61则是可以对显示的数据进行调整,如重置归零和时间设置等。

在垫体的表面,还设有二维码,二维码对应该乳腺癌术后患肢抬高枕的专有ID,即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扫码设备对二维码进行识别,即可获得该设备的识别ID,由于专用枕一人一用,通过在垫体内置入小型的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和wifi模块,即可通过专用枕对患者每天的锻炼数据(锻炼强度、锻炼时间)进行收集,之后通过wifi模块接入互联网,将该锻炼数据传输至云端,患者或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访问云端对锻炼数据进行读取(也可以通过扫码访问),对患者的锻炼情况进行评价,实时掌握患者的锻炼和康复情况,并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调整锻炼方式,以加快患者康复。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底架可以在底槽12内进行翻转,当伸缩底架完全翻出时,通过该垫体自身重量和手臂的下压力,使得伸缩底架可以抵靠在底槽12前端部。

如图7和图8所示,伸缩底架7包括翻转杆70、两个支撑杆71、两个伸缩杆73和两个限位机构,翻转杆70中部带有转槽700,伸缩底架7通过翻转杆70的转槽700配合底槽内的转轴进行翻转,翻转杆70呈“U”形,支撑杆71位于翻转杆70的两端部,支撑杆71中部设有螺纹槽,伸缩杆73设有螺纹杆730,螺纹杆730与支撑杆71的螺纹槽配合,通过旋转螺纹杆730调节伸缩杆73与支撑杆71之间的间距,实现长度的伸缩。

翻转杆70和支撑杆71之间呈90°,夹角处设有加强筋702,所述加强筋702可提高翻转杆70和支撑杆71之间的抗变形能力,提高整个伸缩底架7的结构强度。

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伸缩杆73和支撑杆71之间的旋转,通过控制伸缩杆73的旋转,对伸缩杆73伸缩的长度进行控制。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肋710、第二限位凸肋731和套筒72,第一限位凸肋710位于支撑杆71的侧壁表面,第二限位凸肋731位于伸缩杆73侧壁表面,套筒72呈管状,套筒72内壁设有限位槽720,套筒72于支撑杆71上伸缩活动,第一限位凸肋710始终位于限位槽720内,当套筒72探入到伸缩杆73上时,第二限位凸肋731进入到限位槽720,此时通过套筒72的限位槽720将两个限位凸肋套住,使得伸缩杆73无法旋转,从而保持住伸缩杆73与支撑杆71之间的间距。支撑杆71侧表面共设有四根第一限位凸肋710,第一限位凸肋710在支撑杆71截面上构成十字形,第二限位凸肋731和限位槽720均与第一限位凸肋710相对应。

如图11所示,第一限位凸肋710与支撑杆71表面之间留有环形槽711,该环形槽711内设有弹簧75,弹簧75一端抵在支撑杆71末端,另一端抵在套筒72端部,使得套筒72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自动向伸缩杆73移动,因此当需要调节伸缩底架7长度时,仅需要向后拉扯套筒72,套筒72向后挤压弹簧75,使得伸缩杆73与套筒72分离,限位槽720与第二限位凸肋731分开,伸缩杆73可以通过螺纹杆730进行转动,调整伸缩杆73和支撑杆71之间的间距,带调整完毕之后松开套筒72,套筒72在弹簧75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朝向伸缩杆73弹出,并套在伸缩杆73和支撑杆71之间,使伸缩杆73无法再转动,完成长度调整后的固定。如图10所示,套筒72包裹在螺纹杆730外侧后,可以对螺纹杆730进行保护,避免患者或儿童接触螺纹部分而受伤。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73和螺纹杆730一体成型,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翻转杆70和支撑杆71一体成型由不锈钢制成;套筒72则是由铜或铝合金制成。由于螺纹杆730和支撑杆71的螺纹槽之间相互吸引,使用者可以缓慢调节伸缩底架7的长度;其次底槽内壁附有铁板,当伸缩底架7收起进入到底槽内时,可以通过伸缩杆73吸附铁板使得伸缩底架7牢牢的嵌入并固定在底槽内,套筒72不受磁性影响,在限位槽720进入到两个限位凸肋时,进入脱出更为顺畅,不容易卡顿。

如图8所示,伸缩杆73的末端还设有支撑脚垫74,支撑脚垫74枢接固定于伸缩杆73的末端,支撑脚垫74由橡胶制成,主要用于同床垫或其他承载物表面进行接触,避免床垫形变或戳破。

伸缩底架7带有支撑垫块701,伸缩底架7与底槽12抵靠时,支撑垫块701与底槽12接触,支撑垫块701为平面状结构可以增加接触面积降低压强,支撑垫块701表面附着有橡胶层,可以有效的避免翻转杆70的侧壁挤压底槽12壁而使底槽12壁破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