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357发布日期:2019-10-19 03:1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于医用的多功能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临床中,血液透析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时,需对患者两个血管或对血管内两处进行穿刺,手术部位为手腕上部,每次透析时间都较长,患者难以做到长时间保持手臂不动,患者稍有不慎或者操作人员碰到患者手臂都可能导致透析管脱落,影响正常的血液透析。

临床上使用的呼吸机主体与人体之间的管道耷放在患者身上,而呼吸机的使用者往往是重症患者,呼吸机的管道有一定重量,会造成潜在皮肤破损的风险。由于床位与呼吸机机位之间的位置不同所以管子的方向有时需要调节,一般来说医护人员将医用手套充气手将管道搭接在指缝之间的位置上,并没有专用的工具来对管道进行定位,这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亟需一种医用呼吸机管道支撑架,来解决其无法给管道定位并支撑起呼吸机管道的技术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和用途的支撑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细胞采集和血液透析中用于管路支撑,防止管道受压,在细胞采集或血液透析过程中能够支撑手臂的多功能支撑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撑面、右支撑面、连接左支撑面和右支撑面的可收缩支撑杆,其中:

所述左支撑面包括第一上支撑杆、第一下支撑杆、第一左支撑杆、第一右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左支撑杆、第一上支撑杆、第一右支撑杆、第一下支撑杆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四边形;

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托槽,所述第一托槽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垫;

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槽;

所述第一左支撑杆、第一右支撑杆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第一左支撑杆、第一右支撑杆的高度调节;

所述右支撑面包括第二上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第二左支撑杆、第二右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二左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第二右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四边形;

所述第二上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托槽,所述第一托槽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

所述第二左支撑杆、第二右支撑杆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第二左支撑杆、第二右支撑杆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托槽和第二托槽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垫为硅胶垫或橡胶垫。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垫为硅胶垫或橡胶垫。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可收缩支撑杆为至少两根。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托槽和第二托槽均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形。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托槽和第二托槽的直径小于等于15cm。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设置的固定槽为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左支撑面的外侧。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硅胶粒。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左支撑杆、第一右支撑杆、第二左支撑杆、第二右支撑杆均为空心管。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多功能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撑面、右支撑面、连接左支撑面和右支撑面的可收缩支撑杆1,可收缩支撑杆1为2根,可收缩支撑杆1与左支撑面、右支撑面分别固定连接,可收缩支撑杆1为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可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管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所述中空管不限于所说的铝合金或不锈钢管材。

所述左支撑面包括第一上支撑杆10、第一下支撑杆8、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右支撑杆6,其中所述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上支撑杆10、第一右支撑杆6、第一下支撑杆8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四边形。

所述第一上支撑杆10上设置有第一托槽11,所述第一托槽11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垫。

所述第一下支撑杆8上设置有固定槽7。

所述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右支撑杆6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12,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2可实现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右支撑杆6的高度调节。

所述右支撑面包括第二上支撑杆4、第二下支撑杆13、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右支撑杆5,其中所述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上支撑杆4、第二右支撑杆5、第二下支撑杆13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四边形。

所述第二上支撑杆4上设置有第一托槽3,所述第一托槽3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

所述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右支撑杆5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12,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2可实现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右支撑杆5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槽11和第二托槽3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所述第一托槽11和第二托槽3相对可收缩支撑杆1的距离也可不相等。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垫为硅胶垫或橡胶垫,所述第二弹性垫为硅胶垫或橡胶垫;所述弹性垫用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四肢,弹性垫使患者的与多功能支撑架接触时提高了舒适性。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收缩支撑杆1为至少两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出于对多功能支撑架的稳定性的考虑,或多人同时使用时,可增加N根可收缩支撑杆1,其中N为正整数,在第一上支撑杆10和第二上支撑杆4上增加有相应数量的第一托槽11和第二托槽3,以便于多人同时使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槽11和第二托槽3均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形,所述半圆形与患者四肢的形状相类似,增加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槽11和第二托槽3的直径小于等于15cm。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支撑杆8上设置的固定槽7为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左支撑面的外侧,便于呼吸管道的固定。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7内设置有硅胶粒,增加了管道和固定槽7之间的磨檫力,能够实现管道的定位和支撑呼吸机管道的目的。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右支撑杆6、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右支撑杆5均为空心管,减小了多功能支撑架的质量,便于移动。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修复创面时,需要暴露治疗,特别是下肢烧伤患者必须抬高并固定下肢,从而进行整形、治疗。现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加垫枕头、被褥或卫生纸卷的方式来抬高下肢,达到暴露创面、抬高下肢、减轻水肿的目的,但该方式操作不便,同时患肢不能处于自然功能位,患者容易疲劳,不利于静脉回流,特别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制动,平卧位时,不注意对足部进行支撑,而容易形成足下垂的足部畸形,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支撑架时,将患者的患肢放置于第一托槽11和/或第二托槽3内,所述可收缩支撑杆1上设置有可捆绑的柔性固定带,用于对患肢进行固定,其中可收缩支撑杆1可根据患者的患肢长度调整距离,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另外若患者存在水肿现象,可通过调整第一左支撑杆9、第一右支撑杆6、第二左支撑杆2、第二右支撑杆5的高度达到减轻水肿的目的。

在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时,将所述多功能支撑架穿过患者的病床,使固定槽位于患者的头部前方,呼吸机的管道通过固定槽固定,所述第一下支撑杆8上可设置有固定带,用于固定呼吸机的管道,防止呼吸机的管道滑落造成事故。

在PICC或CVC穿刺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支撑架的设置有可收缩支撑杆1的一端向上放置于患者病床上,将无菌治疗巾放置在可收缩支撑杆1、第一上支撑杆10、第二上支撑杆4形成的四边形上,无需用毛巾盖在患者的脸部,提高了舒适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