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760发布日期:2020-06-26 22:05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



背景技术:

雾化和吸氧时都是把面罩掩盖在患者面部,然后进行吸氧和雾化工作,现有的吸氧面罩和雾化面罩其贴人体面部的材质偏硬,不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软硬度,在长期使用时,易造成患者鼻梁处、面部接触处皮肤压疮,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一侧匹配粘接有软性气囊圈,所述软性气囊圈的下方设有辅助软气囊球,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之间设有同一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软性气囊圈内,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辅助软气囊球内,所述辅助软气囊球和软性气囊圈均密封固定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连接杆的上方设有位于软性气囊圈内的压板,且压板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端相接触,所述通气孔位于第一密封圈内,第一密封圈的外侧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焊接在压板底部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连接杆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开设有滑槽,第一密封圈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压板底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延伸至滑槽内,滑杆与滑槽滑动密封安装,所述滑槽远离通气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按钮,且按钮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远离按钮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槽内并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推杆的一端与滑槽远离矩形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所述推杆的顶部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且支撑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与滑杆远离通气孔的一侧底部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滑槽的侧壁密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与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性气囊圈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辅助软气囊球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到六个,且四到六个第一弹簧呈环形设置在压板的底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软性气囊圈、辅助软气囊球、连接杆、压板、第一密封圈、第一弹簧、滑槽、滑杆、矩形槽、按钮、推杆、第二弹簧、支撑杆与通气孔相配合,当患者感觉贴着面部皮肤的软性气囊圈较硬时,按压按钮,按钮带动推杆对第二弹簧压缩,推杆通过支撑杆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通过压板带动第一密封圈与连接杆分离并对多个第一弹簧进行拉伸,此时按压面罩本体,面罩本体挤压软性气囊圈使其发生形变,软性气囊圈内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通气孔充入辅助软气囊球内备用,软性气囊圈内的气体减少,使得软性气囊圈变软,此时放松对按钮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复位并带动推杆复位,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复位并通过压板带动第一密封圈压紧连接杆的顶端防止跑气,且在挤压辅助软气囊球时则可以把气体在充入软性气囊圈内,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性气囊圈内气体的多少,达到调节软性气囊圈的软硬度,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软性气囊圈的软硬度,达到减压防压疮的目的,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使用,且调软后的软性气囊圈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吸氧时产生的漏气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的a部分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本体、2软性气囊圈、3辅助软气囊球、4连接杆、5压板、6第一密封圈、7第一弹簧、8滑槽、9滑杆、10矩形槽、11按钮、12推杆、13第二弹簧、14支撑杆、15通气孔、16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适用于雾化和吸氧的减压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的一侧匹配粘接有软性气囊圈2,软性气囊圈2的下方设有辅助软气囊球3,辅助软气囊球3和软性气囊圈2之间设有同一个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顶端延伸至软性气囊圈2内,连接杆4的底端延伸至辅助软气囊球3内,辅助软气囊球3和软性气囊圈2均密封固定套设在连接杆4上,连接杆4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15,连接杆4的上方设有位于软性气囊圈2内的压板5,且压板5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6的底部与连接杆4的顶端相接触,通气孔15位于第一密封圈6内,第一密封圈6的外侧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焊接在压板5底部的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的底端与连接杆4的顶端相焊接,连接杆4的顶端开设有滑槽8,第一密封圈6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压板5底部的滑杆9,滑杆9的底端延伸至滑槽8内,滑杆9与滑槽8滑动密封安装,滑槽8远离通气孔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10,连接杆4的一侧设有按钮11,且按钮11靠近连接杆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12,推杆12远离按钮11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槽10内并焊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远离推杆12的一端与滑槽8远离矩形槽10的一侧内壁相焊接,推杆12的顶部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远离推杆12的一端与滑杆9远离通气孔15的一侧底部相铰接,通过软性气囊圈2、辅助软气囊球3、连接杆4、压板5、第一密封圈6、第一弹簧7、滑槽8、滑杆9、矩形槽10、按钮11、推杆12、第二弹簧13、支撑杆14与通气孔15相配合,当患者感觉贴着面部皮肤的软性气囊圈2较硬时,按压按钮11,按钮11带动推杆12对第二弹簧13压缩,推杆12通过支撑杆14带动滑杆9向上移动,滑杆9通过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与连接杆4分离并对多个第一弹簧7进行拉伸,此时按压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挤压软性气囊圈2使其发生形变,软性气囊圈2内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通气孔15充入辅助软气囊球3内备用,软性气囊圈2内的气体减少,使得软性气囊圈2变软,此时放松对按钮11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3复位并带动推杆12复位,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7复位并通过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压紧连接杆4的顶端防止跑气,且在挤压辅助软气囊球3时则可以把气体在充入软性气囊圈2内,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性气囊圈2内气体的多少,达到调节软性气囊圈2的软硬度,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软性气囊圈2的软硬度,达到减压防压疮的目的,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使用,且调软后的软性气囊圈2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吸氧时产生的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滑杆9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6的外侧与滑槽8的侧壁密封滑动接触,矩形槽10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与推杆12滑动连接,软性气囊圈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4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辅助软气囊球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与连接杆4的外侧密封固定套装,第一弹簧7的数量为四到六个,且四到六个第一弹簧7呈环形设置在压板5的底部,通过软性气囊圈2、辅助软气囊球3、连接杆4、压板5、第一密封圈6、第一弹簧7、滑槽8、滑杆9、矩形槽10、按钮11、推杆12、第二弹簧13、支撑杆14与通气孔15相配合,当患者感觉贴着面部皮肤的软性气囊圈2较硬时,按压按钮11,按钮11带动推杆12对第二弹簧13压缩,推杆12通过支撑杆14带动滑杆9向上移动,滑杆9通过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与连接杆4分离并对多个第一弹簧7进行拉伸,此时按压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挤压软性气囊圈2使其发生形变,软性气囊圈2内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通气孔15充入辅助软气囊球3内备用,软性气囊圈2内的气体减少,使得软性气囊圈2变软,此时放松对按钮11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3复位并带动推杆12复位,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7复位并通过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压紧连接杆4的顶端防止跑气,且在挤压辅助软气囊球3时则可以把气体在充入软性气囊圈2内,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性气囊圈2内气体的多少,达到调节软性气囊圈2的软硬度,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软性气囊圈2的软硬度,达到减压防压疮的目的,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使用,且调软后的软性气囊圈2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吸氧时产生的漏气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面罩本体1戴在患者面部后,此时软性气囊圈2远离面罩本体1的一侧与患者面部接触,当患者感觉贴着面部皮肤的软性气囊圈2较硬时,此时向靠近连接杆4的方向按压按钮11,按钮11带动推杆12移动,推杆12对第二弹簧13压缩,同时推杆12通过支撑杆14带动滑杆9向上移动,滑杆9带动第二密封圈16在滑槽8的侧壁上向上滑动,同时滑杆9带动压板5向上移动,压板5对多个第一弹簧7进行拉伸,同时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与连接杆4的顶端分离,此时软性气囊圈2的内部与通气孔15相连通,按压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挤压软性气囊圈2,使得软性气囊圈2发生形变,软性气囊圈2内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通气孔15充入辅助软气囊球3内备用,由于软性气囊圈2内的部分气体流出,使得软性气囊圈2变软,此时放松对按钮11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3复位并带动推杆12复位,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7复位带动压板5复位,压板5带动第一密封圈6压紧连接杆4的顶端防止跑气,且在挤压辅助软气囊球3时则可以把气体在充入软性气囊圈2内,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性气囊圈2内气体的多少,达到调节软性气囊圈2的软硬度,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且调软后的软性气囊圈2能够有效的避免漏气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