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9241发布日期:2020-01-03 10:0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



背景技术:

颈椎退行性病变是由颈椎椎间盘脱出和/或椎管狭窄导致的颈部和/或根性上肢疼痛和神经症状,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长阶段后纵韧带骨化症或黄韧带骨化症、颈椎多节段退行性病变引起脊髓或神经根受累者,以及颈椎病前路减压不满意未使症状缓解者,临床上多采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最常用的为颈椎后路单开门术,使用椎板固定板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术,既可以扩大椎管矢状径达到减压的目的,又不过多破坏颈椎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减压彻底,并且在手术中有开阔的视野,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后需要通过椎板固定板进行固定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前的椎板固定板结构简单,在固定中容易对椎板进行摩擦,从而导致增加了患者不适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包括第一椎板固定座,所述第一椎板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椎板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螺钉固定使用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位于端部位置处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连接槽,所述紧固槽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延伸至连接槽内部的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椎板固定座,且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椎板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用于螺钉固定使用的第二锁紧孔,且第二椎板固定座与第一椎板固定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贴合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椎板固定座与第二椎板固定座均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椎板固定座与水平角度呈10°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椎板固定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椎板固定座和连接板均为钛合金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均为2.5mm,且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宽度为5mm,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1mm,且连接板的宽度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孔在连接板的表面呈等距分布,且连接孔的孔径与紧固螺栓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底端相对应紧固螺栓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槽的尺寸与连接板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合垫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捏住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并向两端分别用力,将连接板从连接槽中拔出,连接板的长度可以使椎板固定板整体变长,满足不同开口尺寸使用,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医生的安装强度,节约了手术时间,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也为医生手术带来更多的便利性,第一椎板固定座与第二椎板固定座均呈“l”型结构,第二椎板固定座与水平角度呈10°夹角,可以分别卡合在开口的内侧与表面,可以对开口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开口回弹导致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第二椎板固定座与第一椎板固定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贴合垫,贴合垫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贴合垫贴合在椎板表面,提高了舒适度,解决了椎板直接与固定座接触容易因摩擦导致患者刺痛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中连接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中连接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第一椎板固定座;2、第一锁紧孔;3、紧固槽;4、紧固螺栓;5、贴合垫;6、第二锁紧孔;7、第二椎板固定座;8、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10、连接板;11、连接孔;12、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舒适性能较高的椎板固定板,包括第一椎板固定座1,第一椎板固定座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9,且第一椎板固定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螺钉固定使用的第一锁紧孔2,第一支撑板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且第一支撑板9的上表面位于端部位置处开设有紧固槽3,第一支撑板9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呈矩形结构的连接槽12,紧固槽3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延伸至连接槽12内部的紧固螺栓4,第二支撑板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椎板固定座7,且第二支撑板8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0,连接槽12的尺寸与连接板10相匹配,便于插入连接槽12中。

连接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1,连接孔11在连接板10的表面呈等距分布,且连接孔11的孔径与紧固螺栓4的螺纹相适配,连接槽12的内部底端相对应紧固螺栓4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设置有与紧固螺栓4相适配的内螺纹,使用时,将紧固螺栓4通过螺丝刀松开,用手捏住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8并向两端分别用力,将连接板10从连接槽12中拔出,此时通过连接板10可以使椎板固定板整体变长,满足不同开口尺寸使用,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医生的安装强度,节约了手术时间,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也为医生手术带来更多的便利性,调节完成后再次通过紧固螺栓4对连接板10进行固定,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第二椎板固定座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用于螺钉固定使用的第二锁紧孔6,且第二椎板固定座7与第一椎板固定座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贴合垫5,贴合垫5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贴合垫5贴合在椎板表面,提高了舒适度,解决了椎板直接与固定座接触容易因摩擦导致患者刺痛不适的问题。

第一椎板固定座1与第二椎板固定座7均呈“l”型结构,第二椎板固定座7与水平角度呈10°夹角,可以分别卡合在开口的内侧与表面,可以对开口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开口回弹导致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

第一椎板固定座1、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8、第二椎板固定座7和连接板10均为钛合金材质的构件,第二支撑板8和第一支撑板9的厚度均为2.5mm,且第二支撑板8和第一支撑板9的宽度为5mm,连接板10的厚度为1mm,且连接板10的宽度为2.5mm,提高整体的韧性,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根据患者椎板开口的大小来调节椎板固定板的长度,调节时,将紧固螺栓4通过螺丝刀松开,用手捏住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8并向两端分别用力,此时通过连接板10可以使椎板固定板整体变长,调节完成后再次通过紧固螺栓4对连接板10进行固定,可以满足不同开口尺寸使用,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医生的安装强度,节约了手术时间,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也为医生手术带来更多的便利性,调节完成后将第一椎板固定座1与第二椎板固定座7可以分别卡合在开口的内侧与表面,第一椎板固定座1与第二椎板固定座7均呈“l”型结构,可以对开口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开口回弹导致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卡合以后医生进行观看,确定无误后将螺钉通过第一锁紧孔2和第二锁紧孔6拧入椎板中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另外,第二椎板固定座7与第一椎板固定座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贴合垫5,贴合垫5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贴合垫5贴合在椎板表面,提高了舒适度,解决了椎板直接与固定座接触容易因摩擦导致患者刺痛不适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