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1440发布日期:2020-04-21 18:0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导管是一种一端插入并滞留于患者静脉内部、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用于注射药物或者抽取血液的医用导管,静脉导管滞留患者体内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两个月,静脉导管位于患者体外的一端设有一个密封套头,在进行注射或者抽液检查时,只需用针头扎破密封套头即可,经过反复的扎戳,密封套头的密封性会大大地降低,细菌容易从密封套头扎破的针孔中进入到静脉导管内,造成患者的感染;其次,静脉导管一般都是通过一块医用固定片与患者的皮肤缝合,患者较为痛苦,并且容易留下创伤。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布号cn205434572u,授权公告日2016年8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静脉导管留置针专用固定装置,包括扁平状的垫板,所述垫板的横向一端连接有绑带,所述垫板的横向另一端上表面安装有手掌固定框体,所述手掌固定框体与垫板之间带有手掌放置空间;所述手掌固定框体的纵向一端通过铰链与垫板的纵向一侧转动连接,手掌固定框体纵向另一端带有插置于垫板的插孔中的插入端;所述手掌固定框体上安装有纵向可调节安装位置的留置针固定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无法做到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也无法自由控制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通过绑带来固定整个装置,只适用于手臂、小腿等较为细小的肢体部位,在固定胸腔、腹部等较粗大部位时就显得不方便,适用范围小,并且患者被勒绑容易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无法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使用不方便、适用范围小、患者使用不舒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患者使用舒适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盘和可拆卸连接于固定底盘表面的导管固定件,所述导管固定件的表面设有固定槽和控制卡槽,所述控制卡槽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长卡块和短卡块,所述导管固定件的表面还设有闭合棒活动腔,所述闭合棒活动腔位于靠近短卡块的一侧,所述闭合棒活动腔远离短卡块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闭合棒。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导管固定件来实现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和流量大小,导管固定件通过凹槽卡接在固定底盘的表面,固定底盘通过伸缩胶带粘连于患处皮肤表面,导管固定件包括了固定槽和控制卡槽,固定槽用于卡接静脉导管的中部部位,控制卡槽用于卡接固定静脉导管位于体外的一端,控制卡槽的侧面有一个闭合棒活动腔,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着一根闭合棒,闭合棒的一端可沿着,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自由转动,当闭合棒靠近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时,静脉导管处于全开状态,并且流量达到最大,当闭合棒慢慢转动,闭合棒的另一头开始接触并压迫静脉导管的外壁,使其变形,由于控制卡槽两边一长一短的设计,使得闭合棒只能压迫静脉导管的一侧,并使其逐渐靠近静脉导管的另一侧,通道逐渐变窄,流量逐渐变小,当闭合棒转动到与闭合棒活动腔内壁垂直位置时,静脉导管的通道被完全关闭,流量达到最小,达到密封的效果;将闭合棒反向转动,静脉导管的通道被重新打开,又可进行输液和抽液的工作,通过此机构可以完美替代密封套头,还能打到更好地密封效果,不易造成患者的感染,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此外固定底盘通过伸缩胶带粘连于患处皮肤表面,胶带的两端是粘贴面,分别粘贴在皮肤和固定地盘上,胶带中间是具有弹性的可伸缩部分,这样就能保证固定地盘不会因为人体皮肤的伸缩和活动而剥离脱落,此方法替换掉了原使用的绑带,只需通过伸缩胶带将整个装置粘连在皮肤表面即可,既能适用于手臂、小腿等较为细小的肢体部位,也能适用于胸腔、腹部等较粗大部位,并且固定方便,适用范围广,患者使用比较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闭合棒远离闭合棒活动腔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闭合棒活动腔的底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弧形滑轨。滑块和滑轨的相互配合,使闭合棒的转动轨迹更加稳定顺畅,使用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闭合棒的长度大于闭合棒活动腔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小于等于控制卡槽内壁和闭合棒活动腔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度适中的闭合棒能够实现自由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也能自由控制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滑轨的内壁设有微型滑轨锯齿,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与微型滑轨锯齿相配合的微型滑块锯齿。通过微型滑轨锯齿和微型滑块锯齿之间的咬合,能够精准控制闭合棒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自由改变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盘的底面设有透气花纹。透气花纹能够保证与固定底盘相接触的患处皮肤的透气性,提高舒适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具备以下优点:能够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能自由控制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患者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脉导管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脉导管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k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弧形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闭合棒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伸缩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固定底盘1、导管固定件2、固定槽3、控制卡槽4、长卡块5、短卡块6、闭合棒活动腔7、闭合棒8、伸缩胶带9、静脉导管10、滑块11、弧形滑轨12、微型滑轨锯齿13、微型滑块锯齿14、弹性部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中:

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盘1和可拆卸连接于固定底盘表面的导管固定件2,导管固定件的表面设有固定槽3和控制卡槽4,控制卡槽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长卡块5和短卡块6,导管固定件的表面还设有闭合棒活动腔7,闭合棒活动腔位于靠近短卡块的一侧,闭合棒活动腔远离短卡块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闭合棒8,固定底盘的外边缘处通过伸缩胶带9粘连于患处皮肤表面。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导管固定件来实现控制静脉导管10流通和阻断和流量大小,导管固定件通过凹槽卡接在固定底盘的表面,固定底盘通过伸缩胶带粘连于患处皮肤表面,导管固定件包括了固定槽和控制卡槽,固定槽用于卡接静脉导管的中部部位,控制卡槽用于卡接固定静脉导管位于体外的一端,控制卡槽的侧面有一个闭合棒活动腔,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着一根闭合棒,闭合棒的一端可沿着,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自由转动,当闭合棒靠近闭合棒活动腔的内壁时,静脉导管处于全开状态,并且流量达到最大,当闭合棒慢慢转动,闭合棒的另一头开始接触并压迫静脉导管的外壁,使其变形,由于控制卡槽两边一长一短的设计,使得闭合棒只能压迫静脉导管的一侧,并使其逐渐靠近静脉导管的另一侧,通道逐渐变窄,流量逐渐变小,当闭合棒转动到与闭合棒活动腔内壁垂直位置时,静脉导管的通道被完全关闭,流量达到最小,达到密封的效果;将闭合棒反向转动,静脉导管的通道被重新打开,又可进行输液和抽液的工作,通过此机构可以完美替代密封套头,还能打到更好地密封效果,不易造成患者的感染,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此外固定底盘通过伸缩胶带粘连于患处皮肤表面,胶带的两端是粘贴面,分别粘贴在皮肤和固定地盘上,胶带中间是具有弹性的可伸缩部分,这样就能保证固定地盘不会因为人体皮肤的伸缩和活动而剥离脱落,此方法替换掉了原使用的绑带,只需通过伸缩胶带将整个装置粘连在皮肤表面即可,既能适用于手臂、小腿等较为细小的肢体部位,也能适用于胸腔、腹部等较粗大部位,并且固定方便,适用范围广,患者使用比较舒适。闭合棒远离闭合棒活动腔的一端设有滑块11,闭合棒活动腔的底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弧形滑轨12。滑块和滑轨的相互配合,使闭合棒的转动轨迹更加稳定顺畅,使用更加安全。闭合棒的长度大于闭合棒活动腔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且小于等于控制卡槽内壁和闭合棒活动腔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长度适中的闭合棒能够实现自由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也能自由控制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弧形滑轨的内壁设有微型滑轨锯齿13,滑块的侧壁设有与微型滑轨锯齿相配合的微型滑块锯齿14。通过微型滑轨锯齿和微型滑块锯齿之间的咬合,能够精准控制闭合棒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自由改变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伸缩胶带的两端设有粘胶,伸缩胶带的中部为褶皱状的弹性部分15。胶带的两端是粘贴面,分别粘贴在皮肤和固定地盘上,胶带中间是具有弹性的可伸缩部分,这样就能保证固定地盘不会因为人体皮肤的伸缩和活动而剥离脱落。固定底盘的底面设有透气花纹。透气花纹能够保证与固定底盘相接触的患处皮肤的透气性,提高舒适感。固定底盘为硅胶底盘。硅胶底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并且无毒无害,适合作为固定底盘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具有能够控制静脉导管流通和阻断、能自由控制静脉导管的流量大小、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患者使用舒适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