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预成型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9249发布日期:2020-01-03 10:0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下颌骨预成型钛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颌面骨折接骨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下颌骨预成型钛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交通及工业事故逐年增多,创伤已经日趋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下颌骨由于位置突出,下颌骨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下颌骨骨折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局部疼痛、出血、下唇麻木和张口受限,甚至吞咽和呼吸等方面的不良症状。早期没有很好的治疗,远期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给患者带来终生的功能残疾。目前国内外针对下颌骨骨折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和采用微型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两种。

其中,采用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的治疗方法,其在颌间的固定限制了患者的张口,不仅使患者术后咬合受到限制,同时也限制了骨折后的功能性恢复训练,影响骨折处的愈合,增加患者的痛苦。

采用微型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方法,目前微型钢板的结构包括一钢板基体,钢板基体上间隔开有多个固定小孔,使用时将该钢板基体架设在骨折的两下颌骨之间,再用专用的螺钉穿过二个或多个固定小孔与下颌骨固定,骨折的下颌骨在微型钢板的固定下逐渐愈合。

如一申请号为cn201110071413.5(公开号为cn102688085a)的中国发明专利《锁定加压接骨装置及其使用》均公开了这样一种微型钢板。

有的钛板需要固定在整个下颌骨上,即从颏隆突(下巴位置)向左右两侧下颌骨(腮部位置)延伸并固定,而现有钛板均为直线型,使用时需要医生根据颌骨外形进行大角度弯折塑形,增加了手术医师的劳动强度;并且此类钛板都为平面板,不利于局部进行细节上的弯折,弯折易变形,不能弯折到理想程度,与颌骨贴合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先成型出与颌骨外形基本匹配的下颌骨预成型钛板,该钛板使用更方便,减少医生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颌骨预成型钛板,包括呈长条状的基板,基板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供钛钉穿过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沿长度方向分为四段,分别为中间段、第一侧部段、第二侧部段和翘起段,所述中间段、第一侧部段、第二侧部段和翘起段上均设有所述连接孔,第一侧部段和第二侧部段分别位于中间段的左右两侧,第一侧部段和第二侧部段均相较于中间段的内表面向内翘起,且第一侧部段和第二侧部段与中间段之间形成圆滑过渡,所述翘起段相较于第二侧部段的上侧面向上翘起,且翘起段与第二侧部段之间形成圆滑过渡。

上述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的上下侧面呈圆滑的波浪状。该结构使得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呈连续8字形,这样更利于对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进行弯折。

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让整个第一侧部段和翘起段有一个间隔的变薄部位,方便对该部位进行多处的局部的弯折,即整个钛板可以分段进行弯折,让整个钛板更好与下颌骨贴合。

作为优选,相邻两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凹槽和一个第二凹槽。

因第一侧部段、第二侧部段均相对基板向内弯折,故基板的内表面变形量大于外表面变形量,为利于基板弯折成型出第一侧部段和第二侧部段,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凹槽开设深度比第二凹槽大。

上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圆弧槽。圆弧型的凹槽设计可以减小对颌骨及周围组织的刺激,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侧部段与中间段的内表面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15~25°。优选20°。上述第一侧部段与中间段的内表面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70~80°。优选75°。

作为优选,上述连接孔为口径由基板外表面朝内表面方向逐渐缩小的螺纹孔。锥形的螺纹孔具有锁定作用,能将钛板与下颌骨固定更牢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钛板内表面呈平面设计,整体立体结构设计使得整个钛板与下颌骨外形基本匹配,与下颌骨紧密贴合的同时较大的接触面积也避免了对骨组织的压迫,避免骨坏死。

2、第二侧部段与翘起段的圆弧设计避免应力集中,减少术中弯折时断裂及术后使用过程中断裂的风险。

3、第一侧部段、翘起段内、外表面的凹槽设置使钛板易于弯曲、利于成型,医生操作时,只需进行适当调节即可,预先弯折后的基板,再进一步进行弯折时会更容易,减少了手术医师的劳动强度,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背面较深的凹槽减少钛板对骨组织压迫,同时在不弯曲区域背面不设置凹槽,确保了钛板的力学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下颌骨预成型钛板,包括呈长条状的基板1,基板1开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供钛钉穿过的连接孔2,连接孔2为口径由基板1外表面朝内表面方向逐渐缩小的螺纹孔。

基板1沿长度方向分为四段,分别为中间段1a、第一侧部段1b、第二侧部段1c和翘起段1d,中间段1a、第一侧部段1b、第二侧部段1c和翘起段1d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孔2,第一侧部段1b和第二侧部段1c分别位于中间段1a的左右两侧,第一侧部段1b和第二侧部段1c均相较于中间段1a的内表面1a1向内翘起,且第一侧部段1b和第二侧部段1c与中间段1a之间形成圆滑过渡,第二侧部段1c与中间段1a的内表面1a1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1为20°。第一侧部段1b与中间段1a的内表面1a1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2为75°。翘起段1d相较于第二侧部段1c的上侧面1a3向上翘起120°,且翘起段1d与第二侧部段1c之间形成圆滑过渡。

第一侧部段1b和翘起段1d的上下侧面呈圆滑的波浪状。

第一侧部段1b和翘起段1d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3a,第一侧部段1b和翘起段1d的外表面1a2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3b。相邻两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凹槽3a和一个第二凹槽3b。第一凹槽3a开设深度比第二凹槽3b大。第一凹槽3a和第二凹槽3b为圆弧槽。

将基板1分为中间段1a、第一侧部段1b、第二侧部段1c和翘起段1d,其中,第一侧部段1b和第二侧部1c段均相较于中间段1a的内表面1a1向内翘起,翘起段1d相较于第二侧部段1c的上侧面1a3向上翘起,这样整个钛板与下颌骨外形基本匹配,中间段1a基本与颏隆突(下巴位置)匹配,第一侧部段1b和第二侧部1c、翘起段1d则用以与颏隆突两侧的下颌骨匹配,本钛板成型后已经预先弯折出与下颌骨相似的外形,医生操作时,只需进行适当调节即可,预先弯折后的基板1,再进一步进行弯折时会更容易,减少了手术医师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