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093发布日期:2020-01-17 19:1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固定器主要用于全麻患者插管后气管导管的固定,达到防止患者咬管的作用,现有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存在患者因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导致通气不畅的问题,以及口咽通气道适应症问题,口咽通气道适应症是由于患者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阻塞导致的通气不畅,另外,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在全麻插管固定导管后由于舌体的阻挡以及牙垫过短,不便于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只能吸引口角处的部分,当气管导管拔除后,仍然保留的固定器难以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而且,传统的口咽通气道虽然可以保持气道的畅通和可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但不便于固定,很容易被患者吐出或吞下。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兼顾发挥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和口咽通气道特点的器械,在保留气管导管或拔除气管导管的情况下均能方便麻醉医生吸引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和维持气道的畅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口咽通气道、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左系带和右系带,口咽通气道包括口咽气管,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壁、连接支耳、气管放置架、锁紧块安装架、下锁紧块、上锁紧块、螺纹柱、拧紧柱、减压棉及口腔吸引孔,所述口咽通气道安装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上,左系带和右系带分别连接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两侧,所述口咽气管截面为扁长孔弧形结构,固定壁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在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连接支耳,固定壁在安装口咽通气道位置开有一扁圆形通孔结构,连接支耳中间开有用于连接左系带和右系带的矩形通孔,固定壁的左侧位置开有圆弧开口并在边缘安装有气管放置架,锁紧块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壁的前端面上并在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通孔,下锁紧块为弧形结构并与锁紧块安装架固定连接,上锁紧块为块状结构并在下方设置有圆弧凹槽,螺纹柱为外圆端面具有螺纹的圆柱结构并与锁紧块安装架的中间螺纹通孔配合传动,螺纹柱下端与上锁紧块转动配合,螺纹柱可推动上锁紧块上下运动,螺纹柱上端与拧紧柱固定连接,减压棉固定安装在固定壁的内端面上,口腔吸引孔开口在固定壁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口咽通气道为截面是扁形长孔的圆弧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锁紧块圆弧部分内表面设计成波浪凹槽结构并与上锁紧块配合装夹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左系带的末端内侧和右系带的末端外侧安装有相互粘结的粘扣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在使用时,为了解决传统气管导管固定器安装不牢固问题,在该装置上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左系带和右系带,并在左系带的末端内侧和右系带的末端外侧安装有相互粘结的粘扣带,这样就可以实现将该装置固定在不同患者头部上,另外,为解决传统气管导管固定器存在的患者咬管以及口咽通气道适应症问题,该装置创新性的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与口咽通气道设计成一体结构。为了方便人体口面部解剖,将气管锁紧防止松落,该装置将气管固定在由下锁紧块和上锁紧块组成的气管夹紧装置中,通过旋转拧紧柱驱动螺纹柱,通过螺纹柱与锁紧块安装架的中间螺纹通孔传动配合,控制上锁紧块的上下运动实现对放置在上锁紧块和下锁紧块中间的气管进行牢固固定。该装置创新性的在气管导管固定器上增加了一个口咽通气道,既可作为气管导管的固定,也可利用口咽通气道部位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解决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存在的在无需气管插管时,患者出现气道不畅通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由于患者舌体阻挡只能吸引患者口角,而不能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的问题,该装置充分发挥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和口咽通气道的特点,在保留气管导管或拔除气管导管的情况下都更方便麻醉医生吸引患者口腔分泌物和维持气道畅通,能极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其气管导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其气管导管固定器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咽通气道;2、气管导管固定装置;3、左系带;4、右系带;5、口咽气管;6、固定壁;7、连接支耳;8、气管放置架;9、锁紧块安装架;10、下锁紧块;11、上锁紧块;12、螺纹柱;13、拧紧柱;14、减压棉,15、吸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式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口咽通气道1、气管导管固定装置2、左系带3和右系带4,口咽通气道1包括口咽气管5,气管导管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壁6、连接支耳7、气管放置架8、锁紧块安装架9、下锁紧块10、上锁紧块11、螺纹柱12、拧紧柱13和减压棉14及吸引孔15。所述口咽通气道1安装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2上,左系带3和右系带4分别连接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2的两侧,所述口咽气管5截面为扁形长孔弧形结构,固定壁6为圆弧薄片结构并在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连接支耳7,固定壁6在安装口咽通气道1位置开有一扁圆形通孔结构,连接支耳7中间开有用于连接左系带3和右系带4的矩形通孔,固定壁6的左侧位置开有圆弧开口并在边缘安装有气管放置架8,锁紧块安装架9固定安装在固定壁6的前端面上并在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通孔,下锁紧块10为弧形结构并与锁紧块安装架9固定连接,上锁紧块11为块状结构并在下方设置有圆弧凹槽,螺纹柱12为外圆端面具有螺纹的圆柱结构并与锁紧块安装架9的中间螺纹通孔配合传动,螺纹柱12下端与上锁紧块11转动配合,螺纹柱12可推动上锁紧块11上下运动,螺纹柱12上端与拧紧柱13固定连接,减压棉14固定安装在固定壁6的内端面上,口腔吸引孔15在固定壁右侧。

具体的,所述口咽通气道1为截面是扁圆长孔的圆弧管状结构。所述下锁紧块10圆弧部分内表面设计成波浪凹槽结构并与上锁紧块11配合装夹气管。所述左系带3的末端内侧和右系带4的末端外侧安装有相互粘结的粘扣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为了解决传统气管导管固定器安装不牢固问题,在该装置上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2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左系带3和右系带4,并在左系带3的末端内侧和右系带4的末端外侧安装有相互粘结的粘扣带,这样就可以实现将该装置固定在不同患者头部上,另外,为解决传统气管导管固定器中存在的患者咬管以及口咽通气道适应症问题,该装置创新性的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与口咽通气道1设计成一体结构。为了方便人体口面部解剖,将气管锁紧防止松落,该装置将气管固定在由下锁紧块10和上锁紧块11组成的气管夹紧装置中,通过旋转拧紧柱13驱动螺纹柱12,通过螺纹柱12与锁紧块安装架9的中间螺纹通孔传动配合,控制上锁紧块11的上下运动实现对放置在上锁紧块11和下锁紧块10中间的气管导管进行牢固固定。该装置创新性的在气管导管固定器上增加了一个口咽通气道1,既可作为气管导管的固定,也可利用口咽通气道部位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解决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中存在的无需气管插管时,患者出现气道不畅通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由于患者舌体阻挡只能吸引患者口角,而不能吸引患者咽部的痰液和血液的问题,该装置充分发挥了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和口咽通气道的优点,在保留气管导管或拔除气管导管的情况下都更方便麻醉医生吸引患者口咽分泌物和维持气道畅通,能极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