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7317发布日期:2019-12-20 20:0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仪。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线与可视光线或近红外线不同,远红外线能直接透入人体深处,所释放的红外线波长与人体自身远红外线波长相等,波长为8.97微米,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从而发生共振,使人体立刻吸收辐射热能并将其转换成体内的活性能源。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理疗仪的功能单一,只能单独进行远红外理疗和艾灸理疗,两种理疗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单独完成两种需要配备两套独立的理疗仪,不仅花费的理疗时间长,而且空间占用面积大、购买成本高。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0599678.5中虽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理疗床,能够同时完成远红外和艾灸两种理疗形式,提高了理疗效果。但是该理疗床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在进行艾灸特别是配合远红外使用时,人体会排出大量的汗液,汗液或低落在下方的艾灸盒内,降低了艾灸效果;

第二,进行艾灸理疗后,产生的烟气排出较慢,很容易附着在理疗舱内,产生异味;

第三,在理疗机构中该理疗床为公共使用实施,该理疗床没有设置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的机构,且上仓的头部在扣合后只预留出头部伸出的空间,上仓会与使用者的脖颈处有直接的接触,且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喷在上仓的头部面板处,卫生情况得不到保障,会造成交叉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单独或同时进行远红外和艾灸理疗,在理疗时人体排出的汗液不会进入下方的艾灸盒内,保证艾绒的有效艾熏,且能够保证理疗仪使用干净卫生的一种艾灸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理疗架,具有用于供人体平躺的理疗面板以及固定于理疗面板下方四角的支撑腿,所述理疗面板包括矩形的框架,于框架一端的内侧固定有头枕板,其余部分的框架内间隔铺设有桑拿板;

理疗舱,所述理疗舱包括能够上下扣合的下仓体和上仓体;其中

下仓体,其开口的顶部边缘固定于理疗架的框架上,所述下仓体呈夹层结构,于夹层内设有第一远红外加热膜,所述下仓体的内腔水平固定有一用于放置艾灸盒的置物板,所述艾灸盒的上方罩有一能够使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防汗罩;

上仓体,呈半圆柱的罩式结构,其尾端借助固定于理疗架上的合页可开合的扣接于下仓体的上方,所述上仓体的头端敞口并与头枕板上下搭接,且上仓体与头枕板之间具有填充密封物的空隙,所述上仓体由内至外包括由pp玻纤板制成的主体层、第二远红外加热膜和装饰层,所述上仓体尾端的面板上开设有排烟管,于排烟管上设有能够调节其开孔大小的排烟调节机构,所述上仓体的内腔还固定有用于对理疗舱内腔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仓体在第一远红外加热膜的外侧设有第一热量反射膜,所述上仓体在第二远红外加热膜的外侧设有第二热量反射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理疗架框架内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上表面等间隔设有用于放置桑拿板的卡槽,两侧卡条上的卡槽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汗罩为双层结构,包括套设的内罩体和外罩体,所述外罩体均由两侧板构成三角形结构,且内罩体的开角小于外罩体的开角,使得内、外罩体之间具有过气间隙,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上交错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烟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排烟管内的摆页,所述摆页与排烟管的内孔截面相匹配,所述摆页的中部固定有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出排烟管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之间设有继电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烟管的释放端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与排烟管连接的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入口端内设有过滤器,于过滤器的后方设有紫外线杀毒光管,所述净化管的出口端设有轴流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沿上仓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消毒管,两消毒管分别固定于上仓体内腔的底部两侧,每一消毒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于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设有自吸泵,所述消毒管上间隔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的喷水角度向上与水平面呈75°~110°夹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具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的控制器,所述理疗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远红外加热膜和第二远红外加热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漏电保护模块和静电释放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远红外艾熏仪将远红外和艾灸理疗相结合,二者即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在远红外辐射热能的同时,加上艾灸同时进行全身艾灸熏是种独特的保健方式,高温下人体毛孔打开,有利于艾灸的熏烤。

并且为避免在理疗时汗液或水蒸气落在下方的艾灸盒内,因此在艾灸盒上设有能够使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防汗罩,以保证烟气的有效产出。

为了使该远红外艾熏仪适用于理疗机构,进行公共理疗使用:

第一,在上仓体的一端设有排烟机构,可在艾灸完后将排烟管打开,排烟管与上仓体的头端开口相对,可使舱内气体得到流通,有利于残留烟气的快速排出,避免烟气颗粒附着在舱体内壁上产生异味并滋生细菌;

第二,上仓体的头端敞口设置,使上仓体与头枕板之间具有填充密封物的空隙,以保证上下仓体扣合后,理疗舱内的密闭性,填充物可由理疗机构提供一次性填充物,也可由使用者自行携带,通过更换密封物以保证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干净卫生;

第三,在上仓体内设置消毒机构,在使用后可对理疗舱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使用造成的细菌感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仓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仓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汗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艾灸仪,包括理疗架10和设于理疗架10上的理疗舱。

理疗架10采用一级304不锈钢材料亚弧焊焊接,长2m、宽65cm、高65cm,按不同人体结构,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理疗架10具有用于供人体平躺的理疗面板以及固定于理疗面板下方四角的支撑腿。其中,支撑腿底部设有防滑四轮定位结构,使床使用移动方便。所述理疗面板包括矩形的框架,于框架一端的内侧固定有头枕板101,其余部分的框架内间隔铺设有桑拿板102。其中优选的,桑拿板102采用表面经过炭化处理的炭化木板,炭化木板天然环保,表面的炭化层柔软舒适,且具有防水、防潮、防腐、防蛀、耐磨、耐高温、抗酸碱性的优点。

理疗舱,所述理疗舱包括能够上下扣合的下仓体21和上仓体22。

具体的,下仓体21开口的顶部边缘固定于理疗架10的框架上,所述下仓体21呈夹层结构,于夹层内设有第一远红外加热膜211,所述下仓体21的内腔水平固定有一用于放置艾灸盒23的置物板,艾灸盒23可根据人体穴位的需要任意移动位置,在艾灸盒23内放置艾灸用的艾绒,通过手动点火也可设置低压电子枪或点火棒进行自动点火,电子打火为10-15秒自动点火,5秒后自动断电,使艾灸烟均匀冒出并带有一定的热量,不会产生明火,安全可靠。所述艾灸盒23的上方罩有一能够使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防汗罩24。

关于下仓体21的夹层结构,外侧由pp玻纤板制得,内层由pp玻纤板或不锈钢板制得,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下仓体21的主体结构时,需要在第一远红外加热膜211的内侧铺设一层绝缘高温纸,安全性更高。

上仓体22呈半圆柱的罩式结构,其尾端借助固定于理疗架10上的合页可开合的扣接于下仓体21的上方,所述上仓体22的头端敞口并与头枕板101上下搭接,且上仓体22与头枕板101之间具有填充密封物的空隙,所述上仓体22由内至外包括由pp玻纤板制成的主体层221、第二远红外加热膜222和装饰层224,所述上仓体22尾端的面板上开设有排烟管25,于排烟管25上设有能够调节其开孔大小的排烟调节机构,所述上仓体22的内腔还固定有用于对理疗舱内腔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机构。

为了便于上仓体22的开启并保持一定的开启状态,使人能够平躺至理疗面板上,因此在上仓体22的两侧设置有气压杆,气压杆倾斜设置,其两端分别与上仓体22的外侧壁和理疗架10铰接,通过气压杆的伸缩驱动上仓体22沿合页转动,实现上仓体22的开启和关闭。

在理疗架10的框架内侧下凹形成一圈限位槽,所述上仓体22的底部置于限位槽内,且上舱体的底面上固定有密封毛条。框架上外侧的凸沿以及密封毛条的设置可以保证理疗舱在关闭状态下舱内不漏气,以保证其内部的理疗温度。且密封毛条还能够起到减震作用。

理疗舱的上、下仓体21中,第一、第二远红外加热膜222均采用国内先进的碳纤维加热线,其主要性能,导热不导电的优势。其中pp玻纤板的厚度为2.5mm,pp玻纤板无毒、耐腐蚀且绝缘性能好。上仓体22的装饰层224采用绣花皮革制得,在上仓体22的边框处通过压条压紧皮革边沿,压条为不锈钢或铂金压条,用以保证上舱的整体美观性和皮革的牢固性。进一步的皮革表面绣有绣花图案,且皮革的颜色和绣花图案可根据需要选定。

该远红外艾熏仪将远红外和艾灸理疗相结合,二者即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在远红外辐射热能的同时,加上艾灸同时进行全身艾灸熏是种独特的保健方式,高温下人体毛孔打开,有利于艾灸的熏烤。

并且为避免在理疗时汗液或水蒸气落在下方的艾灸盒23内,因此在艾灸盒23上设有能够使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防汗罩24,以保证烟气的有效产出。

为了使该远红外艾熏仪适用于理疗机构,进行公共理疗使用:

第一,在上仓体22的一端设有排烟机构,可在艾灸完后将排烟管25打开,排烟管25与上仓体22的头端开口相对,可使舱内气体得到流通,有利于残留烟气的快速排出,避免烟气颗粒附着在舱体内壁上产生异味并滋生细菌;

第二,上仓体22的头端敞口设置,使上仓体22与头枕板101之间具有填充密封物的空隙,以保证上下仓体21扣合后,理疗舱内的密闭性,填充物可由理疗机构提供一次性填充物,也可由使用者自行携带,通过更换密封物以保证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干净卫生;

第三,在上仓体22内设置消毒机构,在使用后可对理疗舱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使用造成的细菌感染等问题。

为增加理疗舱的保温效果,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因此在下仓体21在第一远红外加热膜211的外侧设有第一热量反射膜212,所述上仓体22在第二远红外加热膜222的外侧设有第二热量反射膜223。热量反射膜能够将朝外散发的热量反射向理疗舱内部的人体处,增强红外线理疗的疗效的同时提高了远红外电热膜的热利用率,达到相同疗效的同时降低成本。

关于桑拿板102的固定,在理疗架10框架内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卡条103,所述卡条的上表面等间隔设有用于放置桑拿板102的卡槽,两侧卡条上的卡槽相对设置,通过卡条的设置,可以使相邻两桑拿板102之间保持稳定的间隙,该间隙优选为4.5~6cm。

具体的防汗罩24为双层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套设的内罩体241和外罩体242,所述外罩体242均由两侧板构成三角形结构,且内罩体241的开角小于外罩体242的开角,使得内、外罩体242之间具有过气间隙,所述内罩体241和外罩体242上交错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43。三角形立式错开重叠式结构,使得透气孔243只能向外排出烟和艾烟的热量,不会进入任何汗渍和水蒸气,以保证艾绒有效的烟气产出。

排烟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排烟管25内的摆页,所述摆页与排烟管25的内孔截面相匹配,所述摆页的中部固定有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出排烟管25外。在理疗时摆页将排烟管25完全关闭,以保证理疗舱的密封性,理疗结束后,可手动旋转转轴,使摆页旋转打开,使得理疗舱内空气能够流通,将残留的烟气排出。

摆页的旋转也可通过自动控制,转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之间设有继电器,通过继电器的开闭,对转轴的旋转实现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排烟管25的释放端连接有净化机构,以保证排出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图6所示,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与排烟管25连接的净化管251,所述净化管251入口端内设有过滤器252,可以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于过滤器252的后方设有紫外线杀毒光管253,可对进一步对烟气进行消毒处理,所述净化管251的出口端设有轴流风机254,通过轴流风机254将理疗舱内的烟气强制抽出进行净化处理。

消毒机构包括沿上仓体22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根消毒管261,两消毒管261分别固定于上仓体22内腔的底部两侧,每一消毒管26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于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设有自吸泵,所述消毒管261上间隔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的喷水角度向上与水平面呈75°~110°夹角。自吸泵将消毒液打入消毒管261中,在高压的作用下,消毒液由喷水头朝斜上方喷出,可对上仓体22内壁进行消毒处理,滴落下的消毒液可对理疗面板和下舱体进行消毒处理。

为了使理疗时防护仓内温度控制更加精准,提高使用者的理疗舒适度及理疗效果,因此该远红外艾熏仪还包括具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的控制器,控制器为基于plc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理疗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远红外加热膜211和第二远红外加热膜222。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理疗舱内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对第一远红外加热膜211和第二远红外加热膜222进行适宜的温度调节。

进一步的,控制器具有漏电保护模块和静电释放器。漏电自动断电控制,配合两道0.3a过载保险控制,一床一地安装设计,专用线路47a漏电保护器控制,防静电采用静电释放器释放控制,保证使用安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