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刮痧艾灸条艾灸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670发布日期:2020-01-17 19:09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刮痧艾灸条艾灸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具,尤其涉及便携且具有刮痧效果的艾灸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的艾灸器具,种类繁多,眼花缭乱,质量参差不齐,功能不全。艾灸人群使用与选择都很困难,也达不到更好艾灸效果;无法满足艾灸人群对艾灸功能更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艾灸和刮痧结合在一起的便携式器具,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

一种便携刮痧艾灸条艾灸器具,包含

外筒,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其内侧面开设有连续上升的螺旋凹槽;

内筒,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装设在外筒的内部,其外径略小于所述外筒的内径,侧壁上开设有一竖直的通孔,为导向孔;

活动筒,其为具有承载功能的圆柱体,装设在内筒的内部,其外径略小于所述内筒的内径,侧壁上连接有一凸状物,为导向柱;

艾灸条,其同样置于内筒的内部,外径小于内筒内径,置于所述活动筒的上方;

隔热节,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其外部下端设有两段螺纹,分为上螺纹和下螺纹,其外部上端为卡槽,所述下螺纹与外筒内壁顶部螺接;

灭火帽,其为顶部封闭底部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灭火帽的内壁底部与所述隔热节上螺纹螺接;

旋转帽,其为底部封闭顶部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旋转帽的内壁与内筒底部卡接;

还包括

内刮痧套,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所述内刮痧套的外径略小于灭火帽的内径,内刮痧套的内径略大于艾灸条的外径,其底部内壁套装在所述隔热节的卡槽上;

外刮痧罐,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所述外刮痧罐的内径略大于所述艾灸条的外径,并套装在所述内刮痧套上;

其中,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还设有凸起的限位环,所述外筒的内壁,位于螺旋凹槽的下方,设有与限位环对应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环卡接在限位凹槽中,所述活动筒上的导向柱穿过导向孔并卡接在旋转凹槽中。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艾灸时火头朝下可明火艾灸,因为是手持,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在艾灸的时候点燃艾灸条,旋转旋转帽,并可带动艾灸条伸出或者缩回;

(3)本实用新型在艾灸完成后,拧上灭火帽,因没有氧气,艾灸条火头自动熄灭,方便、安全。

(4)本实用新型当拧上灭火帽,艾灸条熄灭后,方便存放和携带,如使用者在艾灸馆里使用后,可在外筒表面做好标记,下次使用时直接对号取出便可,当使用者出去游玩、出差时,可在背包里装上,随取随用,方便、快捷、安全、卫生;

(5)可通过调节旋转帽调节艾灸条火头,让艾灸条火头处于内刮痧套和外刮痧罐内时,因空气流通不充分,艾灸条燃烧缓慢,提高艾灸条的使用效率,降低艾灸成本;

(6)当艾灸条在内刮痧套和外刮痧罐内燃烧,因其空气流通不充分,可达到微烟甚至无烟的艾灸效果;

(7)艾灸条火头处于内刮痧套和外刮痧罐内时,艾灸条火头加热内刮痧套和外刮痧罐,使内刮痧套和外刮痧罐达到温热状态,在艾灸时配合精油可同时刮痧与艾灸;

(8)本实用新型设计两种刮痧套:一种为内刮痧套与隔热节装配,一种为加大型号的外套型外刮痧罐,外刮痧罐在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自身需求选择使用;

(9)本实用新型在艾灸条使用完以后,只需拧开隔热节拔出剩余艾灸条,更换上新艾灸条,便可继续使用,使用寿命长、简单、快捷;

(10)本实用新型的内刮痧套与外刮痧罐的材质主要为玉石、砭石、陶瓷等不含有有害物质制作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热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刮痧罐、2-灭火帽、3-内刮痧套、4-隔热节、5-艾灸条、6-活动筒、7-外筒、8-内筒、9-旋转帽、41-卡槽、42-上螺纹、43-下螺纹、61-导向柱、71-螺旋凹槽、72-限位凹槽、81-导向孔、8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便携刮痧艾灸条5艾灸器具,包含

外筒7,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其内侧面开设有连续上升的螺旋凹槽71;

内筒8,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装设在外筒7的内部,其外径略小于所述外筒7的内径,侧壁上开设有一竖直的通孔,为导向孔81;

活动筒6,其为具有承载功能的圆柱体,装设在内筒8的内部,其外径略小于所述内筒8的内径,侧壁上连接有一凸状物,为导向柱61;

艾灸条5,其同样置于内筒8的内部,外径小于内筒8内径,置于所述活动筒6的上方;

隔热节4,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其外部下端设有两段螺纹,分为上螺纹42和下螺纹43,其外部上端为卡槽41,所述下螺纹43与外筒7内壁顶部螺接;

灭火帽2,其为顶部封闭底部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灭火帽2的内壁底部与所述隔热节4上螺纹42螺接;

旋转帽9,其为底部封闭顶部敞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旋转帽9的内壁与内筒8底部卡接;

还包括

内刮痧套3,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所述内刮痧套3的外径略小于灭火帽2的内径,内刮痧套3的内径略大于艾灸条5的外径,其底部内壁套装在所述隔热节4的卡槽41上;

外刮痧罐1,其为空心敞口圆柱体,所述外刮痧罐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艾灸条5的外径,并套装在所述内刮痧套3上;

其中,所述内筒8的外壁上还设有凸起的限位环82,所述外筒7的内壁,位于螺旋凹槽71的下方,设有与限位环82对应的限位凹槽72,所述限位环82卡接在限位凹槽72中,所述活动筒6上的导向柱61穿过导向孔81并卡接在旋转凹槽中。

下面结合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进一步解释:

如图9所示,旋转帽9与内筒8的底部可以通过卡接的形式固定连接,而且在图1和图3中也示出,旋转帽9的内壁还可以选择加强筋增加两者结合的摩擦力,使旋转帽9转动时,可以带动内筒8旋转。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性的在内筒8的外壁设有限位环82,在外筒7的内壁设置限位凹槽72,如图7及图10所示出的即为设置限位环82和限位凹槽72的使用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内筒8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但是即使不设置限位环82和限位凹槽72,借助内筒8底部的旋转帽9的限位,也可以限定内筒8周向移动。

由于内筒8侧壁开设有竖直的导向孔81,其内部的活动筒6穿过导向孔81连接外筒7内壁的螺旋凹槽71。内筒8旋转时,活动筒6上的导向柱61被导向孔81限位,只能沿着螺旋凹槽71方向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从而实现带动活动筒6上的艾灸条5进行上升和下降。

当需要艾灸时,可以直接点燃艾灸条5,并旋转旋转帽9带动艾灸条5到合适位置。当需要内刮痧套3刮痧时,只需要取下灭火帽2点燃艾灸条5即可。当需要用外刮痧罐1时,仅需将外刮痧罐1套装在内刮痧套3上。

在艾灸完以后,转动旋转帽9使艾灸条5退回,并拧紧灭火帽2,艾灸条5就会自动熄灭。当不需要艾灸时,取下外刮痧罐1,并收纳好,然后将灭火帽2与隔热节4的上螺纹42螺接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艾灸条5使用完以后,也就是艾灸条5已经转到头了不能在转出来了,拧下隔热节4,拔出剩余未使用完的艾灸条5,在换上一根新的艾灸条5,拧上隔热节4便可继续使用,具有简便、快捷、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