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后壁解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975发布日期:2020-04-07 21:18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骨盆后壁解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骨盆后壁解剖板。



背景技术:

盆骨后壁骨折多是由于暴力施加所致,这种骨折一般都伴随着数个小裂纹,手术中需要固定的较多,而在现有的办法之中,由于盆骨后壁的解剖形状不规则,因此无法直接使用重建钢板或重建带,需要医务人员根据早期检测的结果并结合现场的伤情进行重塑,这将耗费手术时间,因此,手术中使用的钢板的设计形状就很是重要,需要一种能够尽可能的贴近骨盆后壁解剖形状并易于现场塑形,可以达到较大的固定面和固定效果的解剖板,以便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风险,利于后期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重塑且稳定性好的骨盆后壁解剖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骨盆后壁解剖板,它包括横梁,所述的横梁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的横梁横左侧连接有第一竖接骨板,所述的横梁上连接第一竖接骨板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所述的横梁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竖接骨板,所述的横梁连接第二竖接骨板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所述的第二竖接骨板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和第二竖接骨板上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开槽,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与第二竖接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梁。

所述的临时固定孔的中心轴线与临时固定孔的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ɑ,所述的夹角ɑ的大小为45°~135°。

所述的横梁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第一竖接骨板开设的临时固定孔、第二竖接骨板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和连接梁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的中心轴线的倾斜方向不同,且保证各个临时固定孔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均不相交,各个临时固定孔具有不同的朝向,能够保证使用克氏针固定时,使克氏针朝向不同,能够更好的固定解剖板,避免滑动,各个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不相交,避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时造成彼此之间的干扰。

所述的横梁上开设的锁定孔的数目为四个;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上开设的锁定孔的数目为三个;所述的第二竖接骨板上开设的锁定孔的数目为三个;所述的连接梁上开设的锁定孔的数目为三个。

所述的开槽为半圆形凹槽,且开槽与第一竖接骨板和第二竖接骨板的连接处为圆弧光滑曲面。

所述的横梁、第一竖接骨板、第二竖接骨板和连接梁的厚度均为3~5毫米,宽度为10~15毫米。

所述的横梁、第一竖接骨板、第二竖接骨板和连接梁为一体结构,且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曲面,防止棱角对周围软组织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梁、第一竖接骨板、第二竖接骨板和连接梁,彼此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较大的中空闭合框架,大大的增强了解剖板使用的稳定性,而中空的框架结构又便于根据伤情对解剖板进行重塑,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再具体的使用中,首先通过医疗设备对患者的骨盆骨折的伤情进行了解,并对骨折形状有初步的认知,以便于手术,并选取合适的骨盆后壁解剖,通过外科手术使骨折处裸露,医务人员根据骨盆的具体的形状现场进行重塑,在第一竖接骨板和第二竖接骨板上开设有开槽,开设开槽使解剖板的重塑更加的方便,为了不影响解剖板的强度,将开槽的形状设为半圆形结构,并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曲面,在避免应力集中造成解剖板寿命减少的前提下,防止尖锐的棱角损伤周围软组织;接着使用克氏针分别穿过横梁、第一竖接骨板和第二竖接骨板上的临时固定孔将解剖板临时固定在骨盆后壁上,医务人员使用电钻在解剖板上锁定孔的位置处对骨盆后壁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通过医用螺钉将解剖板锁紧在骨盆后壁,取下克氏针,通过外科手术对创口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重塑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骨盆后壁解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骨盆后壁解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位图2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骨盆后壁解剖板的临时固定孔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图中:1、横梁2、锁定孔3、第一竖接骨板4、临时固定孔5、开槽6、连接梁7、第二竖接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骨盆后壁解剖板,它包括横梁1,所述的横梁1上开设有锁定孔2,所述的横梁1横左侧连接有第一竖接骨板3,所述的横梁1上连接第一竖接骨板3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横梁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竖接骨板7,所述的横梁1连接第二竖接骨板7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开槽5,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与第二竖接骨板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梁6。

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第二竖接骨板7和连接梁6,彼此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较大的中空闭合框架,大大的增强了解剖板使用的稳定性,而中空的框架结构又便于根据伤情对解剖板进行重塑,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再具体的使用中,首先通过医疗设备对患者的骨盆骨折的伤情进行了解,并对骨折形状有初步的认知,以便于手术,并选取合适的骨盆后壁解剖,通过外科手术使骨折处裸露,医务人员根据骨盆的具体的形状现场进行重塑,在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有开槽5,开设开槽5使解剖板的重塑更加的方便;接着使用克氏针分别穿过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的临时固定孔4将解剖板临时固定在骨盆后壁上,医务人员使用电钻在解剖板上锁定孔2的位置处对骨盆后壁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通过医用螺钉将解剖板锁紧在骨盆后壁,取下克氏针,通过外科手术对创口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重塑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骨盆后壁解剖板,它包括横梁1,所述的横梁1上开设有锁定孔2,所述的横梁1横左侧连接有第一竖接骨板3,所述的横梁1上连接第一竖接骨板3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横梁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竖接骨板7,所述的横梁1连接第二竖接骨板7处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有临时固定孔4,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开槽5,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与第二竖接骨板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梁6。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临时固定孔4的中心轴线与临时固定孔4的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ɑ,所述的夹角ɑ的大小为45°~135°。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横梁1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4、第一竖接骨板3开设的临时固定孔4、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4和连接梁6上开设的临时固定孔4的中心轴线的倾斜方向不同,且保证各个临时固定孔4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均不相交,各个临时固定孔4具有不同的朝向,能够保证使用克氏针固定时,使克氏针朝向不同,能够更好的固定解剖板,避免滑动,各个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不相交,避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时造成彼此之间的干扰。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横梁1上开设的锁定孔2的数目为四个;所述的第一竖接骨板3上开设的锁定孔2的数目为三个;所述的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的锁定孔2的数目为三个;所述的连接梁6上开设的锁定孔2的数目为三个。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开槽5为半圆形凹槽,且开槽5与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的连接处为圆弧光滑曲面。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第二竖接骨板7和连接梁6的厚度均为3~5毫米,宽度为10~15毫米。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第二竖接骨板7和连接梁6为一体结构,且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曲面,防止棱角对周围软组织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第二竖接骨板7和连接梁6,彼此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较大的中空闭合框架,大大的增强了解剖板使用的稳定性,而中空的框架结构又便于根据伤情对解剖板进行重塑,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再具体的使用中,首先通过医疗设备对患者的骨盆骨折的伤情进行了解,并对骨折形状有初步的认知,以便于手术,并选取合适的骨盆后壁解剖,通过外科手术使骨折处裸露,医务人员根据骨盆的具体的形状现场进行重塑,在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开设有开槽5,开设开槽5使解剖板的重塑更加的方便,为了不影响解剖板的强度,将开槽5的形状设为半圆形结构,并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曲面,在避免应力集中造成解剖板寿命减少的前提下,防止尖锐的棱角损伤周围软组织;接着使用克氏针分别穿过横梁1、第一竖接骨板3和第二竖接骨板7上的临时固定孔4将解剖板临时固定在骨盆后壁上,医务人员使用电钻在解剖板上锁定孔2的位置处对骨盆后壁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通过医用螺钉将解剖板锁紧在骨盆后壁,取下克氏针,通过外科手术对创口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重塑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