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3917发布日期:2020-06-17 00:2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吸氧治疗作为最常用的可直接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治疗或辅助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及家庭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吸入干燥的氧气会刺激呼吸道,造成一些副作用,因此在吸氧治疗过程中将干燥的氧气经过湿化后送入人体显得尤为重要。湿化瓶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刚开始向湿化瓶中输入氧气时,湿化瓶的气压急剧增加,存在由于湿化瓶的压力剧增而导致爆炸现象,另外,湿化瓶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氧气泄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防止氧气泄露及爆炸的氧气湿化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湿化瓶体,所述湿化瓶体上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及出气装置为中空结构,所述进气装置一端与上端盖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防止氧气泄露的第一防漏装置;所述出气装置一端与所述上端盖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防止氧气泄露的第二防漏装置;所述上端盖上还设置有防止湿化瓶爆炸的防爆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漏装置卡扣连接在进气装置上,所述第二防漏装置卡扣连接在出气装置上。

可选地,所述湿化瓶体内还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进气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湿化瓶体内部。

可选地,所述湿化瓶体内部还设置有导气座,所述导气座一端与所述导气管连接,另一端与湿化瓶体底端连接;所述导气座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导气座圆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导气座中与湿化瓶体内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防爆装置采用“活塞式”结构,所述防爆装置间隙配合设置在所述上端盖上,所述防爆装置能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端盖的方向运动;当湿化瓶体内的气压值超过危险值时,所述防爆装置自动打开、自动泄压;当湿化瓶体内气压值在安全气压值以内时,所述防爆装置自动闭合,确保湿化瓶体内的气体不外泄。

可选地,所述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盖,所述防爆盖靠近湿化瓶体的一端设置有防爆柱,所述防爆柱远离所述防爆盖的一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避免防爆装置脱离所述上端盖。

可选地,所述防爆柱上靠近所述防爆盖的一端设置有防爆孔;当所述湿化瓶的气压值超过危险值时,所述防爆孔连通所述湿化瓶体内气体与外界空气。

可选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湿化瓶体螺纹连接。

一种吸氧装置,包括制氧设备、供氧控制设备、吸氧辅助设备以及连接各设备的连接设施,应用上述氧气湿化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湿化瓶体及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进气装置、出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及出气装置上设置有防漏装置,防止氧气泄露。所述上端盖上还设置有防爆装置,所述防爆装置利用重力的原理对湿化瓶起到密封和防爆的作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防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4,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湿化瓶体1、上端盖2、进气装置3、第一防漏装置31、出气装置4、第二防漏装置41、导气管5、导气座6、防爆装置7、防爆盖71、防爆柱72、卡勾73、防爆孔7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湿化瓶,本实施例中的氧气湿化瓶包括湿化瓶体1,所述湿化瓶体1上设置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上设置有进气装置3和出气装置4,所述进气装置3及出气装置4为中空结构,所述出气装置4与湿化瓶体1内部的气体连通,所述上端盖2与所述湿化瓶体1螺纹连接。所述进气装置3一端与上端盖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防止氧气泄露的第一防漏装置31,所述出气装置4一端与所述上端盖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防止氧气泄露的第二防漏装置41;所述上端盖2上还设置有防止湿化瓶爆炸的防爆装置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漏装置31为卡扣设置在进气装置3上,所述第二防漏装置41为卡扣设置在出气装置4上,所述第一防漏装置31以及第二防漏装置41严密防止氧气泄露,在需要维护时也可以顺利取下。所述湿化瓶体1内还设置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一端与进气装置3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湿化瓶体1内部。所述湿化瓶体1内部还设置有导气座6,所述导气座6一端与所述导气管5连接,另一端与湿化瓶体1底端连接。所述导气座6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导气座6圆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导气座6及湿化瓶体1内部空间。所述导气管5以及导气座6是连接进气装置3和湿化瓶体1的枢纽,确保外界的氧气顺利进入瓶内,并从湿化瓶体1的底端输出,确保输入到湿化瓶体1内部的氧气充分接触湿化瓶体1用于湿化的液体,避免未经湿化的气体进入人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装置7采用“活塞式”结构,所述防爆装置7间隙配合设置在所述上端盖2上,能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上端盖2的方向运动,当湿化瓶体1内的气压值超过危险气压值时,所述防爆装置7自动打开、自动泄压;当湿化瓶体1内气压值在安全气压值以内时,所述防爆装置7自动闭合,确保湿化瓶体1内的气体不外泄。所述防爆装置7避免了湿化瓶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仪器故障或误操作造成湿化瓶内气压增加引起的爆炸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装置7包括防爆盖71,所述防爆盖71靠近湿化瓶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爆柱72,所述防爆柱72远离所述防爆盖71的一端设置有卡勾73,所述卡勾73确保防爆装置7向上运动时不会脱离所述上端盖2,从而避免防爆装置7冲出湿化瓶伤人的现象。所述防爆柱72靠近所述防爆盖71的一端设置有防爆孔74,所述防爆孔74确保当湿化瓶体1内的气压值超过危险值时湿化瓶体1内的气体与湿化瓶体1外的空气连通,达到泄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防爆装置7是利用重力的原理实现密封及泄压过程,首先计算湿化瓶能承受的最大气压值,再通过计算选择合理的防爆盖71及防爆柱72的重量。正常情况时,在防爆装置7的重力情况下,防爆装置7相对上端盖2是密封的;当湿化瓶内的气压值达到危险值时,在湿化瓶内的气压作用下迫使防爆装置7向上运用,从而通过防爆孔74将气压泻出。

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上述氧气湿化瓶提供一种吸氧装置,所述吸氧装置还包括制氧设备、供氧控制设备、吸氧辅助设备以及连接各设备的连接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2上设置有进气装置3、出气装置4,所述进气装置3及出气装置4上设置有防漏装置,防止湿化瓶内的氧气泄露。所述上端盖2上还设置有防爆装置7,所述防爆装置7利用重力的原理对湿化瓶同时起到密封和防爆的作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