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以及可穿戴式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1198发布日期:2020-01-03 10:2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装置以及可穿戴式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雾化装置以及一种可穿戴式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

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的药杯往往与振荡器平行设置,导致治疗后药杯底部仍有药物残留,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雾化装置的可穿戴式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药杯;以及振荡器,与药杯固定连接,药杯位于振荡器的进液口的上侧且进液口与药杯的底部连通。

本方案中,药杯位于振荡器的进液口的上侧且进液口与药杯的底部连通,药杯中的流体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流入振荡器中进行雾化,能够减少药杯内流体的残留,能够减少浪费,同时便于保持药杯的干燥整洁,能减少细菌的滋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药杯底壁设有集液槽,集液槽与进液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由底壁边缘至集液槽的侧壁,底壁逐渐向下倾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药杯包括:杯体,与振荡器固定且连通;杯盖,杯盖可活动地设于杯体上,其中,杯盖上设有加药孔以及与加药孔对应设置的封堵件,封堵件可活动地设于杯盖上,封堵件能相对杯盖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加药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杯盖的一侧与杯体转动连接,另一侧与杯体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壳体,壳体通过限位结构与振荡器连接且与药杯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供电装置,设于壳体内且与振荡器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振荡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壳体与药杯的连接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以及限位凹陷,限位凸起以及限位凹陷中的一个设于壳体上,另一个设于振荡器上,限位凸起能嵌入限位凹陷内,以配合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将壳体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出雾嘴,固设于振荡器相对于药杯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雾化器,包括:可穿戴的面罩;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通过第三可拆卸连接结构与面罩连接且出雾嘴伸入面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式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式雾化器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式雾化器面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药杯,11杯体,111底壁,1111集液槽,12杯盖,121加液孔,122安装槽,13封堵件,131连接轴,132封堵部,133把手,20振荡器,30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40壳体,41前壳,42后壳,51限位凸起,60供电装置,70出雾嘴,80面罩,81本体,82硅胶边,83固定凸起,84通气孔,90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91卡接凸起,92卡接凹槽,100第三可拆卸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4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药杯10;以及振荡器20(例如为微孔振荡器20),与药杯10固定连接,药杯10位于振荡器20的进液口的上侧且进液口与药杯10的底部连通。

本方案中,药杯10位于振荡器20的进液口的上侧且进液口与药杯10的底部连通,药杯10中的流体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流入振荡器20中进行雾化,能够减少药杯10内流体的残留,能够减少浪费,同时便于保持药杯10的干燥整洁,能减少细菌的滋生。

如图7至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药杯10底壁111设有集液槽1111,集液槽1111与进液口连通。

本方案中,药杯10底部设有集液槽1111,当药杯10中的流体的量较少时,药杯10中的流体能流入集液槽1111内并通过集液槽1111流入振荡器20内进行雾化。通过设置集液槽1111,能在药杯10流体的量较少时,维持流入进液口的流体流量稳定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而使雾化的流体的量保持稳定,使雾化装置能稳定可靠工作,能有效减少因药杯10内流体的量较少(即流体的体积减少)导致雾化效果降低的可能。

其中,流体即为待雾化且用于治疗的药液。

如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由底壁111边缘至集液槽1111的侧壁,底壁111逐渐向下倾斜。

本方案中,由底壁111边缘至集液槽1111的侧壁,底壁111逐渐向下倾斜,能够对流体进行导向,减少底壁111上流体的残留,减少浪费。

如图4至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药杯10包括:杯体11,与振荡器20固定且连通;杯盖12,杯盖12可活动地设于杯体11上,其中,杯盖12上设有加液孔121以及与加液孔121对应设置的封堵件13,封堵件13可活动地设于杯盖12上,封堵件13能相对杯盖12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加液孔121。

本方案中,杯盖12可活动地设于杯体11上,活动杯盖12可打开或关闭杯体11,便于对杯体11内进行清洗。同时,杯盖12上设有加液孔121以及封堵件13,在使用过程中加药时只需移动封堵件13即可,不必对药杯10和杯盖12进行拆卸,加药方便,能够在不中断雾化装置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加药,使用更加便捷,同时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组分。

如图10所示,其中,具体地,封堵件13上依次设有连接轴131、封堵部132以及把手133,连接轴131嵌入杯盖12内以实现杯盖12与封堵件13的连接。封堵部132与加液孔121的形状相同,封堵部132能嵌入加液孔121内,从而将加液孔121密封。把手133向上倾斜延伸,通过把手133可方便地抬起封堵件13,从而能打开加液孔121。

其中,本实施例中,药杯10均为塑料件,封堵件13为橡胶材质,封堵件13自身能产生形变,能对加液孔121进行更好的密封。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杯盖12的上侧设有安装槽122,加液孔121设于安装槽122的底部,封堵件13能嵌入安装槽122和加液孔121内,以将加液孔121封闭。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安装槽122,即能使封堵件13在杯盖12上固定更加牢靠,同时,在加药时,安装槽122还能对加液孔121周围的流体进行收集,使流体能经加液孔121流入药杯10内,从而能减少流体(即雾化的药品)的浪费。

如图4至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杯盖12的一侧与杯体11转动连接,另一侧与杯体11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30连接。

本方案中,杯盖12的一侧与杯体11转动连接,另一侧与杯体11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30连接,这样,杯盖12可固定在杯体11上,或相对杯体11转动,在为杯体11内部的清洗让开空间的同时,还能保持杯盖12与杯体11的连接,防止杯盖12因掉落而丢失或沾染污渍。

如图4至图10所示,具体地,杯盖12的一侧设有转轴,杯体11上设有轴孔,转轴插入轴孔内,实现杯盖12与杯体11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30包括设于杯盖12上的卡扣以及设于杯体11上的卡勾,卡扣能卡接在卡勾上,从而将杯盖12固定在杯体11上;当卡扣从卡勾上脱离,杯盖12能相对杯体11转动,以能对杯体11内进行清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壳体40,壳体40通过限位结构与振荡器20连接且与药杯10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90连接;供电装置60,设于壳体40内且与振荡器20电连接。

本方案中,壳体40可拆卸地设于药杯10上,药杯10拆卸方便,便于药杯10的整体清洗。

其中,供电装置60可以为可充电式电池,供电装置60卡接在壳体40内,也可粘接于壳体40内。

供电装置60还可以为其他电能储存装置,例如一次性电池、微型发电机等,均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壳体40包括前壳41和后壳42,前壳41上设有连接凸起,后壳42上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凸起卡入连接凹槽内,实现前壳41和后壳42的固定连接。供电装置60设于后壳42上。

如图7所示,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90包括设于后壳42上的卡接凸起91以及设于药杯10底部的卡接凹槽92,卡接凸起91能卡入卡接凹槽92内,以实现壳体40和药杯10的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振荡器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壳体40与药杯10的连接处。

本方案中,振荡器20在上线上下方向上位于壳体40与药杯10的连接处,既便于药杯10中的流体流入振荡器20内,又便于供电装置60与振荡器20的连接,便于简化雾化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振荡器20部分嵌入药杯10以及后壳42,便于减小雾化装置占用的体积,使雾化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能够提高振荡器20与药杯10以及后壳42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8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51以及限位凹陷(图中未示出),限位凹陷设于壳体40上,限位凸起51设于振荡器20上,限位凸起51能嵌入限位凹陷内,以配合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90将壳体40固定。

通过设置限位凸起51以及限位凹槽,能限制壳体40相对药杯10的转动,进而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90配合实现壳体40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出雾嘴70,固设于振荡器20相对于药杯10的另一侧。

其中,前壳41上还设有与振荡器20连接的开关按钮(例如开关按钮串联在供电装置60与振荡器20的电机之间),按动开关按钮能使振荡器20开始或停止工作。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雾化器,包括:可穿戴的面罩80;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通过第三可拆卸连接结构100与面罩80连接且出雾嘴70伸入面罩80内。

本方案中,雾化装置通过第三可拆卸连接结构100与面罩80连接且出雾嘴70伸入面罩80内,用户穿戴面罩80后即可进行雾化治疗,用户使用便捷。

其中,第三可拆卸连接结构100包括设于面罩80上的凹槽,限位装置能卡入凹槽内,以实现限位装置与面罩80的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设置凹槽来安装雾化装置,安装简便,同时不必在面罩80上设置多余的安装结构,面罩80可直接一体成型,制造简便,便于降低生产升本。

如图3所示,优选地,面罩80包括本体81以及硅胶边82,本体81嵌入硅胶边82内且雾化装置连接在本体81上。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硅胶边82,能使面罩80与用户的面部更加贴合,提高面罩80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面罩80的本体81上还设有固定凸起83,固定凸起83上连接有头带,面罩80通过头带固定在用户面部。

如图1至图3所示,面罩80的本体81上还设有通气孔84。

本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雾化器,通过雾化装置的供电装置60可储存一定的电能,能维持雾化装置一定时间的正常工作,便于可穿戴式雾化器的随时使用。同时,无需氧源,用户操作简单,便于普及。雾化装置能通过凹槽嵌设在面罩上,雾化装置体积小巧,质量较轻,重量可低于50g,携带方便,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药杯位于振荡器的进液口的上侧且进液口与药杯的底部连通,药杯中的流体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流入振荡器中进行雾化,能够减少药杯内流体的残留,能够减少浪费,同时便于保持药杯的干燥整洁,能减少细菌的滋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