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7734发布日期:2020-04-10 16:2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恢复和维持腰椎椎板间距离的固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态撑开腰椎病变节段的椎板间距离且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生理性动态活动功能的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包括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非融合性棘突间弹性撑开固定等。虽然脊柱融合术作为腰椎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其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高等并发症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棘突间撑开器也并不完美,棘突骨折风险高、固定中心远离腰椎生理旋转中心、植入物松动等问题也相继出现。

另外,随着现在人们的工作经常存在久坐的问题,导致腰椎退变性疾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传统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后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年轻患者的生活,因此针对症状相对较轻或较年轻患者多采用非融合的治疗手段;术中可以通过小切口小范围剥离组织,以达到微创、稳定、支撑脊柱,增大椎管以及神经根孔面积的目的,从而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棘突间撑开器包括静态系统x-stop、wallisextensure和动态系统coflex、diam等,现阶段在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非创伤性不稳、小关节综合征等疾病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临床实践中棘突间撑开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安置节段受制于棘突大小、l5-s1节段安置困难、棘突骨折风险高、撑开器松动、术后疼痛症状再发等。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提供腰椎病变节段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保留椎间盘,保留腰椎活动度,又不会对棘突造成太大压力的动态撑开器械。如果能将撑开装置部分设置在椎板间,且后端连接弹性可压缩的棘突间撑开结构,则既可以更有效地稳定、支撑脊柱,增大椎管以及神经根孔面积,且更接近腰椎的正常旋转中心,又不会对棘突造成大的压力而引发一些列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棘突间动态稳定器容易造成病变节段活动受限、棘突骨折及撑开器松动等问题,提供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棘突间动态稳定器容易造成病变节段活动受限、棘突骨折及撑开器松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椎板间支撑结构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

进一步,椎板间支撑结构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

进一步,椎板间支撑结构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

进一步,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的纵向高度范围是4-16mm,以满足不同患者及不同椎板间距离的要求。

进一步,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

进一步,椎板间支撑结构内侧设置防黏连涂层,防止椎板间支撑结构与内部黄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

进一步,椎板间支撑结构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

进一步,棘突支撑结构为具有弹性的棘突支撑结构,上下两侧的棘突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及弹性变化情况符合人体生理变化时的距离及力度变化要求。

进一步,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支撑结构一体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由弹性记忆钛合金材料制成。

或者,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撑开结构组合设置;上下棘突间支撑结构间设置纵向弹性结构;

进一步,椎板间撑开结构上设置一个供棘突支撑结构转动的横杆,棘突支撑结构后端伸出一旋转结构设置在横杆上,实现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撑开结构的连接。

或者,椎板间撑开结构内设置球形槽,球形槽上设置一个出口;在球形槽内设置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的球形结构,球形结构通过出口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进一步,与球形结构连接的棘突支撑结构部分为一弧形连接短板,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在人体运动时,棘突支撑结构随棘突运动。

或者,在椎板间撑开结构上设置纵向滑槽,纵向滑槽并不贯穿椎板间撑开结构,在滑槽内设置于滑槽形状一致且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的突出部分。

进一步,纵向滑槽为底部宽,开口窄的结构,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突出部分从纵向滑槽内脱出。

进一步,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性片;或者,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簧结构。

进一步,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平行的设置在凹槽部分底侧,具体为设置在一列上的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

进一步,棘突支撑结构的凹槽两侧设为横展翼,横展翼边缘设置为圆角结构,上下横展翼之间设置多个纵行弹性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对组织造成伤害。

进一步,上下两侧棘突支撑结构的横展翼底面为平行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设置多个弹性片或弹簧结构于横展翼的平面结构上。

进一步,在上下横展翼的平面结构上设置一列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

进一步,弹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的平面结构上,且通过组合放置设置在横展翼平面上,此种设置可以在手术时先放入椎板间支撑结构及后部的棘突支撑,因为没有弹性,棘突支撑距离更小,置入更容易,待置入后通过将压缩的弹簧置入到合适位置即可。

进一步,在上下横展翼平面结构上设置对应的浅槽,在弹簧结构的两端设置可以置入浅槽且与浅槽形状对应的小突块。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弹簧置入后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凹槽由在横展翼中部伸出的吻合板围成,且在凹槽内部设置锁死突钉;进一步,在上下两侧的凹槽内且凹槽内部两侧都设置锁死突钉,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有效的将棘突支撑结构固定在棘突上,有效减少捆扎带的使用。使用时待各个结构设置结束后,通过锁死钳将吻合板夹紧,使锁死突钉插入到棘突内达到锁死的目的。

或者,凹槽由在横展翼中部伸出的吻合板围成,在吻合板上设置数个螺钉孔,锁死螺钉将吻合板锁死在棘突上。进一步,在上下吻合板的两侧都设置螺钉孔,保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螺钉置入。进一步,在上下吻合板的两侧都设置2个螺钉孔。

进一步,所述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3d打印的器械;

进一步,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与现有技术的椎体固定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动态稳定性,

且结构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临床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一体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一体连接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凹槽底侧的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凹槽底侧的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的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的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的带球形槽及球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的带球形槽及球形结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球形槽及球形结构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弹性结构与横展翼组合连接的,另外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椎板间支撑结构与棘突间支撑结构组合连接,且弹性结构设置在横展翼平面间,弹性结构与横展翼组合连接的,另外带纵向滑槽及突出部分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弹簧结构与小突块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弹性结构与横展翼组合连接方式,且不包含弹簧结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包含突出部分,弹性结构与横展翼组合连接方式的棘突间支撑结构下半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椎板间支撑结构;11、伸出翼;12、防黏连涂层;2、棘突间支撑结构;21、凹槽;211、吻合板;22、横展翼;231、球形槽;232、球形结构;233、出口;234、弧形连接短板;241、纵向滑槽;242、突出部分;3、弹簧结构;31、浅槽;32、小突块;41、锁死突钉;42、螺钉孔;43、锁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1,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21,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11。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等不同型号。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支撑结构1一体连接。棘突支撑结构为具有弹性的棘突支撑结构,上下两侧的棘突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及弹性变化情况符合人体生理变化时的距离及力度变化要求。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支撑结构1一体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由记忆钛合金材料制成。

凹槽21由吻合板211围成,且在凹槽21内部设置锁死突钉41;在上下两侧的凹槽21内且凹槽21内部两侧都设置锁死突钉4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有效的将棘突支撑结构固定在棘突上,有效减少捆扎带的使用。使用时待各个结构设置结束后,通过锁死钳将吻合板211夹紧,使锁死突钉41插入到棘突内达到锁死的目的。

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实施例2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1,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21,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

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11。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等不同型号。

椎板间支撑结构1内侧设置防黏连涂层12,防止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内部黄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撑开结构组合设置椎板间撑开结构内设置球形槽231,球形槽231上设置一个出口233;在球形槽231内设置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的球形结构232,球形结构232通过出口233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与球形结构232连接的棘突支撑结构部分为一弧形连接短板234,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在人体运动时,棘突支撑结构随棘突运动。

棘突间设置纵向弹性结构,具体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性片,或者为纵向弹簧结构3。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3平行的设置在凹槽21部分底侧,在凹槽21部分底侧设置在一列上的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3。

凹槽21由吻合板211围成,且在凹槽21内部设置锁死突钉41;在上下两侧的凹槽21内且凹槽21内部两侧都设置锁死突钉4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有效的将棘突支撑结构固定在棘突上,有效减少捆扎带的使用。使用时待各个结构设置结束后,通过锁死钳将吻合板211夹紧,使锁死突钉41插入到棘突内达到锁死的目的。

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实施例3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1,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21,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

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11。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等不同型号。

椎板间支撑结构1内侧设置防黏连涂层12,防止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内部黄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棘突支撑结构的凹槽21两侧设为横展翼22,横展翼22边缘设置为圆角结构,上下横展翼22之间设置多个纵行弹性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对组织造成伤害。上下两侧棘突支撑结构的横展翼22底面为平行的平面结构;

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撑开结构组合设置,椎板间撑开结构内设置球形槽231,球形槽231上设置一个出口233;在球形槽231内设置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的球形结构232,球形结构232通过出口233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与球形结构232连接的棘突支撑结构部分为一弧形连接短板234,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在人体运动时,棘突支撑结构随棘突运动。

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性片;或者为纵向弹簧结构3。设置多个弹性片或弹簧结构3于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在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设置在一列上的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3。

凹槽21由在横展翼22中部伸出的吻合板211围成,且在凹槽21内部设置锁死突钉41;在上下两侧的凹槽21内且凹槽21内部两侧都设置锁死突钉4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有效的将棘突支撑结构固定在棘突上,有效减少捆扎带的使用。使用时待各个结构设置结束后,通过锁死钳将吻合板211夹紧,使锁死突钉41插入到棘突内达到锁死的目的。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实施例4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1,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21,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

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11。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等不同型号。

椎板间支撑结构1内侧设置防黏连涂层12,防止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内部黄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棘突支撑结构与椎板间支撑结构1一体连接。棘突支撑结构的凹槽21两侧设为横展翼22,横展翼22边缘设置为圆角结构,上下横展翼22之间设置多个纵行弹性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对组织造成伤害。上下两侧棘突支撑结构的横展翼22底面为平行的平面结构;

在椎板间撑开结构上设置纵向滑槽241,纵向滑槽241并不贯穿椎板间撑开结构,在滑槽内设置于滑槽形状一致且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的突出部分242。纵向滑槽241为底部宽,开口窄的结构,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突出部分242从纵向滑槽241内脱出。

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性片;或者,为纵向弹簧结构3。设置多个弹性片或弹簧结构3于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在凹槽21部分底侧或者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设置在一列上的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3。

弹簧结构3设置在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且通过组合放置设置在横展翼22平面上,此种设置可以在手术时先放入椎板间支撑结构1及后部的棘突支撑,因为没有弹性,棘突支撑距离更小,置入更容易,待置入后通过将压缩的弹簧置入到合适位置即可。在上下横展翼22平面结构上设置对应的浅槽31,在弹簧结构3的两端设置可以置入浅槽31且与浅槽31形状对应的小突块32。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弹簧置入后的结构稳定性。

凹槽21由在横展翼22中部伸出的吻合板211围成,且在凹槽21内部设置锁死突钉41;在上下两侧的凹槽21内且凹槽21内部两侧都设置锁死突钉4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有效的将棘突支撑结构固定在棘突上,有效减少捆扎带的使用。使用时待各个结构设置结束后,通过锁死钳将吻合板211夹紧,使锁死突钉41插入到棘突内达到锁死的目的。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实施例5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一种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其包括一椎板间支撑结构1,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端上下方中间各设置与对应棘突吻合的棘突支撑结构;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其内不会挤压神经结构;棘突支撑结构的设置与棘突形状吻合的凹槽21,使棘突支撑结构套设在棘突外侧。

椎板间支撑结构1后侧的上方两侧设置与上椎板外侧形状吻合的防进入过量伸出翼11。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形状为似马蹄状状结构;为上方此种结构与椎板间的形状吻合度高。设置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纵向高度为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等不同型号。

椎板间支撑结构1内侧设置防黏连涂层12,防止椎板间支撑结构1与内部黄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

椎板间支撑结构1的主体结构为医用钛合金材料,棘突支撑结构的凹槽21两侧设为横展翼22,横展翼22边缘设置为圆角结构,上下横展翼22之间设置多个纵行弹性结构,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对组织造成伤害。上下两侧棘突支撑结构的横展翼22底面为平行的平面结构;

在椎板间撑开结构上设置纵向滑槽241,纵向滑槽241并不贯穿椎板间撑开结构,在滑槽内设置于滑槽形状一致且与棘突支撑结构连接的突出部分242。纵向滑槽241为底部宽,开口窄的结构,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突出部分242从纵向滑槽241内脱出。

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性片;或者,纵向弹性结构为具有弹性的纵向弹簧结构3。设置多个弹性片或弹簧结构3于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在凹槽21部分底侧或者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设置在一列上的3-6个弹性片或者弹簧结构3。

弹簧结构3设置在横展翼22的平面结构上,且通过组合放置设置在横展翼22平面上,此种设置可以在手术时先放入椎板间支撑结构1及后部的棘突支撑,因为没有弹性,棘突支撑距离更小,置入更容易,待置入后通过将压缩的弹簧置入到合适位置即可。在上下横展翼22平面结构上设置对应的浅槽31,在弹簧结构3的两端设置可以置入浅槽31且与浅槽31形状对应的小突块32。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弹簧置入后的结构稳定性。

凹槽21由在横展翼22中部伸出的吻合板211围成,在吻合板211上设置数个螺钉孔42,供手术时利用锁死螺钉43将吻合板211锁死在棘突上。在上下吻合板211的两侧都设置螺钉孔42,保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螺钉置入。在上下吻合板211的两侧都设置2个螺钉孔42。所述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3d打印的器械;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