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424发布日期:2020-05-01 17:1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医疗技术发达,市面上的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实用,但医生进行手术时需要一直手持着直到手术结束,增加了医生的疲劳感,且固定性不好,不能对扩张度进行精准调节。

现有的伤口扩张装置由于医生在工作时高度精神集中,而现有的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其伤口扩张装置难以长时间保持同一扩张程度,这给临床医生带来一定困扰,同时由于手术过程时间较长,医生在长时间维持伤口扩张装置时会造成较多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同时在维持扩张程度时的不稳定也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不利于实际使用。

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扩张程度不稳定而给患者带来的额外的疼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运行箱,所述运行箱的正面设置有六角螺帽,所述六角螺帽的背面设置有六角螺栓,所述运行箱的背面设置有六角螺母,所述运行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密封盖的顶端设置有调控盘,所述调控盘的内部设置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的内部设置有内齿环螺纹,所述运行箱的侧面设置有手握杆,所述手握杆的侧面设置有橡胶套,所述运行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环的侧面设置有螺丝固定杆,所述固定环的底端设置有运行箱底孔,所述运行箱底孔的内部设置有扩张架,所述扩张架的一侧设置有外倒角螺纹,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借力弹簧,所述扩张架的底端设置有扩张环,所述扩张环的侧面设置有渗液孔。

优选的,所述扩张环的剖面形状为“环”形状,且所述扩张环的外表面光滑,同时所述扩张环与扩张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张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扩张架相对于六角螺栓对称设置,同时两个所述扩张架均与六角螺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粗糙,且所述橡胶套与水平面相互平行,同时所述橡胶套与手握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部镂空,且所述固定环的内径与调控盘的直径相配适,同时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螺纹与调控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齿环包括位于内齿环内部的内齿环螺纹和贯穿于内齿环内部的外倒角螺纹,且所述内齿环螺纹与外倒角螺纹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调控盘和内齿环以及固定螺纹,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只需转动调控盘使内齿环内部的内齿环螺纹与扩张架上的外倒角螺纹转动使交叉转动的扩张架扩张或收缩,而医生在调控好之后无需持续把持调控盘怕出现扩张或收缩,避免人工把持长时间出现不稳定,达到提高扩张精准度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橡胶套和渗液孔以及扩张环,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只需一只手握住橡胶套,橡胶套能增加抓握力使医生减少疲劳感,且在伤口内部的环形扩张环在扩张过程中呈环形扩张,能减少肌肉的撕裂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医生还可以事先将扩张环浸泡在消炎水中,使渗液孔内储存少量消炎水,在手术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消炎作用,较少患者的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箱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固定环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张架局部示意图。

图中:1、运行箱;2、调控盘;3、固定螺丝;4、密封盖;5、手握杆;6、橡胶套;7、六角螺帽;701、六角螺母;702、六角螺栓;8、扩张环;9、渗液孔;10、扩张架;1001、借力弹簧;11、固定凹槽;12、螺丝固定杆;13、运行箱底孔;14、固定环;15、固定螺纹;16、内齿环;1601、内齿环螺纹;17、外倒角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包括运行箱1,运行箱1的正面设置有六角螺帽7,六角螺帽7的背面设置有六角螺栓702,运行箱1的背面设置有六角螺母701,运行箱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凹槽11,固定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盖4,密封盖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3,密封盖4的顶端设置有调控盘2,调控盘2的内部设置有内齿环16内齿环16的内部设置有内齿环螺纹1601,运行箱1的侧面设置有手握杆5,手握杆5的侧面设置有橡胶套6,运行箱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纹15,固定环14的侧面设置有螺丝固定杆12,固定环14的底端设置有运行箱底孔13,运行箱底孔13的内部设置有扩张架10,扩张架10的一侧设置有外倒角螺纹17,扩张架10的另一侧设置有借力弹簧1001,扩张架10的底端设置有扩张环8,扩张环8的侧面设置有渗液孔9。

进一步,扩张环8的剖面形状为“环”形,且扩张环8的外表面光滑,同时扩张环8与扩张架10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扩张时减少对肌肉的撕裂从而减少患者疼痛感。

进一步,扩张架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扩张架10相对于六角螺栓702对称设置,同时两个扩张架10均与六角螺栓702活动连接,为了便于便于手术时医生对伤口进行扩张。

进一步,橡胶套6的外表面粗糙,且橡胶套6与水平面相互平行,同时橡胶套6与手握杆5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医生更省力的抓握此装置。

进一步,固定环14内部镂空,且固定环14的内径与调控盘2的直径相配适,同时固定环14通过固定螺纹15与调控盘2活动连接,为了便于手术时精确调控扩张程度。

进一步,内齿环16包括位于内齿环16内部的内齿环螺纹1601和贯穿于内齿环16内部的外倒角螺纹17,且内齿环螺纹1601与外倒角螺纹17活动连接,为了便于扩张环8精准扩张。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检查结构各个部件性能是够正常,若不正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待检查各个部件性能正常之后,医生确认手术需要伤口扩张装置,事先将扩张环8浸泡在消炎水或者其他医生指定药水,进行手术过程中,医生在需要扩张伤口时,左手手握橡胶套6,在控制装置稳定后,缓慢转动调控盘2,通过固定螺纹15使固定环14与调控盘2发生相对转动,同时调控盘2内部的内齿环16与扩张架10上的外倒角螺纹17发生转动,由于内齿环16的宽度限定使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扩张,带动扩张架10下端张开,设置有借力弹簧1001的扩张架10保持平衡,扩张架10带动扩张环8扩张,扩张环8的侧面没有尖锐棱角使患者减少肌肉撕裂的疼痛,同时侧面的渗液孔将浸泡的液体渗透,医生在手术完毕后取出装置,完成本次作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