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加速器治疗腔内筒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0214发布日期:2020-05-08 13:5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直线加速器治疗腔内筒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加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速器内筒的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治疗床1在内筒2内,内筒2用来将外部的回转部件跟躺在治疗床1上的患者隔离。因内筒2的内径有限(受整机结构影响),治疗床1在最低位时左右行程受限(左右的运动范围是床面高度对应的内筒圆弦长,该尺寸小于治疗床的左右极限行程)。如果治疗床1运动失控,治疗床1会先与内筒2碰撞,但是其自身的限位装置却无法触发,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加速器治疗腔内筒防碰撞装置,所述加速器包括固定机架和回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装置包括用于将内筒和固定机架连接的内筒支架,以使得所述内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架摆动;设置于所述回转机架上的检测单元;当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架摆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所述检测单元被触发,以使得所述回转机架停止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机架和回转机架上设置单独的一套内筒支架和检测单元,使得当外力打破内筒平衡时其向外力的反方向偏摆,进而触发检测单元,系统报警停机,防止发生安全问题。此时内筒用来将回转部件跟患者隔离,同时作为传递碰撞力的介质,将碰撞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有多个且沿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匀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地套设在所述内筒外径上的第一支架;用于和固定机架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以实现内筒能够相对于固定机架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水平布置,以确保内筒在常态下能够保持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回转机架上的壳体;中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由所述壳体伸出的导向杆;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中部的弹性元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微动开关;当所述内筒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架摆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部被所述内筒触碰,以推动第二端部触发所述微动开关,使得所述回转机架停止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滚轮。滚轮与内筒支架的关节轴承共同保持内筒的平衡,且能够避免内筒触碰导向杆的第一端部时发生刚性接触而损伤内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筒状且表面具有沿周向分布的螺纹;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回转机架上的具有安装板的第三支架,所述安装板具有和所述壳体直径相当的安装孔;和所述螺纹匹配的至少两个螺母,以使得所述螺母能够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单元的壳体通过双螺母加紧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板上,以便于调整壳体相对于内筒伸出一侧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四支架,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疗床和内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架和第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和回转机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对图中标记作如下说明:

1治疗床;

2内筒;

3内筒支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关节轴承;

4检测单元;41壳体;42导向杆;43弹性元件;44微动开关;45滚轮;46第三支架;461安装板;47螺母;48第四支架;

5固定机架;

6回转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人员。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加速器治疗腔内筒防碰撞装置包括内筒支架3和检测单元4。内筒支架3用于将内筒2和固定机架5连接,使得内筒2能够相对于固定机架5摆动(如图2所示的x向和y向)。检测单元4设置于回转机架6上,当内筒2相对于固定机架5摆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检测单元4被触发以使得回转机架6停止旋转。

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具有三个且沿内筒2的周向均匀地分布。

进一步地,内筒支架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和关节轴承33。第一支架31固定地套设在内筒2的外径上,第二支架32和固定机架5连接连接,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通过关节轴承33连接,以实现内筒2相对于固定机架5摆动。第二支架32可以水平布置,以确保内筒2在常态下能够保持水平姿态。

参照图4和5所示,检测单元4包括壳体41、导向杆42、弹性元件43、微动开关44。其中,壳体41设置于回转机架6上。导向杆42的中部设置于壳体41内,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由壳体41向外伸出。弹性元件43套设于导向杆42的中部(弹性元件43设置在壳体41内部,可以采用弹簧)。微动开关44固定地设置于壳体41外部。当内筒2相对于固定机架5摆动的角度超出预定范围时,导向杆42的第一端部被内筒2触碰,推动导向杆42在所述壳体41内运动,其第二端部触发微动开关44,使得回转机架6停止旋转。

继续参照图4和5,检测单元4还包括了铰接于第一端部上的滚轮45,以避免内筒2触碰第一端部时发生刚性接触而损伤内筒2。

进一步地,壳体41呈筒状且表面具有沿周向分布的螺纹。检测单元4还包括了第三支架46和螺母47。具体地,第三支架46固定地设置于回转机架6上,其具有一个安装板461,该安装板461上开设有和壳体41直径相当的安装孔,以使得所述壳体41能够由该安装孔穿过。至少两个螺母47具有和壳体41上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以使得两个螺母47能够旋紧于壳体41上且位于安装板461的两侧。由此,可以通过调整两个螺母47的位置控制壳体41靠近内筒2一侧的长度,进而保证导向杆42被内筒2触碰时微动开关44能够被触发,使得回转机架6停止旋转。

参照图5所示,更进一步地,检测单元4还包括设置于壳体41外部的“]”形的第四支架48,微动开关44固定地设置于第四支架48的竖直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44采用欧姆龙d5a-2200型微控开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