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5819发布日期:2020-04-07 21:3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心内科患者经常出现心搏骤停的现象,心搏骤停是指未知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传统的心脏复苏由专业人士进行,需要救助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否组会由于力度或者按压频率控制不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心脏复苏过程需要不停歇的持续按压,对救助者的体力损耗较大,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目前的心肺复苏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无法在心肺按压的同时进行输氧,功能性不足,使用效果不佳,而且在针对成人、儿童在进行心扉复苏的时候通气按压比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且能针对成人、儿童做出不同通气按压比的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该心脏复苏装置可根据设定好的按压频率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相对传统的人工按压其精度、可靠度大大提高,节省了人力,使得医护人员负担大大降低;而且该装置在按压的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通气输氧,按照一定的通气按压比对患者实时心肺复苏抢救,并且针对成人、儿童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其按压通气比的不同设置了两组供氧机构,使得该装置适用性增加。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伸缩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伸缩架上固定有滑杆且另一伸缩架上固定有与滑杆滑动配合的滑筒,滑杆置于滑筒内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滑筒内的驱动机构且滑筒底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连接有设置在滑筒底壁上的第一传动装置且第一传动装置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按压盘且按压盘纵向一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竖向滑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按压杆且按压盘由设置于安装架上的按压电机驱动,所述按压杆底部设置有按压板,所述安装架纵向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供氧箱且供氧箱上端连通有输氧装置,所述输氧装置上设有阀门,所述安装架置于按压盘上方纵向滑动连接有动力切换装置且按压电机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动力切换装置,动力切换装置纵向两侧分别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啮合板且第一啮合板同轴转动有驱动盘,其中一个驱动盘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供氧箱底壁的第一槽轮且另一驱动盘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供氧箱底壁的第二槽轮,第一槽轮、第二槽轮分别同轴转动安装有触发盘且触发盘上固定有触发杆,所述供氧箱底壁相应位置设有与触发杆相配合的触发装置,当触发杆与触发装置相接触时使得与该触发装置相对应的阀门打开,从而为患者进行通气供氧。

优选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包括纵向滑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转轴架且转轴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横向两端分别套固有与第一啮合板相配合的第二啮合板,所述转轴架连接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的气缸,所述按压盘经第一轴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上且第一轴与按压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转轴上套固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轴上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驱动盘经第二轴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上且与该驱动盘同轴转动的第一啮合板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轴另一端,所述第一啮合板面向与之相对应的驱动盘一侧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套固于第二轴上的圆板上,所述第一槽轮与第二槽轮上围绕其外圆面设置有若干导槽且第一槽轮与第二槽轮上的导槽数量不同,所述驱动盘上设与槽轮相配合的柱销。

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间隔设置且竖向滑动连接于供氧箱底壁上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为弧形部分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弧形杆两侧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另一端连接于供氧箱底壁,所述触发杆与两弧形杆相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相互配合的两第一导电片串联于设置在供氧箱内的稳压回路中。

优选的,所述输氧装置包括与供氧箱连通的输氧管且输氧管另一端连通有输氧罩,所述阀门包括与输氧管连通的矩形腔且矩形腔内,所述矩形腔内设有滑道且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置于矩形腔外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矩形腔外壁上,所述矩形腔上设有l形板且l形板上面向封堵板一侧设有电磁铁且电磁铁和两第一导电片共同串联于稳压回路中,封堵板面向电磁铁一侧设置有铁片。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滑筒内的伸缩电机且伸缩电机输出轴驱动有与滑杆之间为螺纹配合的伸缩螺杆,所述伸缩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皮带轮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滑筒底壁的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与安装架之间螺纹配合,所述皮带轮组另一端连接于调节螺杆。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包括矩形筒且矩形筒内竖向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滑杆、滑筒分别固定在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杆上,其中一个矩形筒内设有升降电机且升降电机输出轴驱动有与矩形杆之间为螺纹配合的升降螺杆。

优选的,两所述矩形筒底部连接有可伸缩弹性橡胶带。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心脏复苏装置可根据设定好的按压频率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相对传统的人工按压其精度、可靠度大大提高,节省了人力,使得医护人员负担大大降低;再者,该装置可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进行调整(调整该装置的高度、宽度,根据患者体型的胖、瘦、宽、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装置调整到与患者体型相匹配的状态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该装置在不需使用的时候可进行折叠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在任意场合、地点均可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2)而且该装置在按压的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通气输氧,按照一定的通气按压比对患者实时心肺复苏抢救,使得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并且针对成人、儿童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其按压通气比的不同设置了两组供氧机构,使得该装置实用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纵向一侧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盘、连杆、按压杆与安装架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筒、滑筒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切换装置、第一轴、按压盘、第二传动装置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切换装置、气缸、第二传动装置、驱动盘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且其中一个阀门打开另一阀门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封堵板打开且矩形腔剖视后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槽轮、驱动盘、触发杆、弧形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槽轮、驱动盘、触发杆、弧形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横向一侧正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啮合板之间相互啮合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两弧形杆与触发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伸缩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伸缩架上固定有滑杆1且另一伸缩架上固定有与滑杆1滑动配合的滑筒2,滑杆1置于滑筒2内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滑筒2内的驱动机构且滑筒2底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连接有设置在滑筒2底壁上的第一传动装置且第一传动装置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架3上转动安装有按压盘且按压盘纵向一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杆4,所述连杆4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竖向滑动连接于安装架3上的按压杆5且按压盘由设置于安装架3上的按压电机6驱动,所述按压杆5底部设置有按压板7,所述安装架3纵向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供氧箱8且供氧箱8上端连通有输氧装置,所述输氧装置上设有阀门9,所述安装架3置于按压盘上方纵向滑动连接有动力切换装置且按压电机6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动力切换装置,动力切换装置纵向两侧分别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上的第一啮合板10且第一啮合板10同轴转动有驱动盘11,其中一个驱动盘11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供氧箱8底壁的第一槽轮12且另一驱动盘11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供氧箱8底壁的第二槽轮13,第一槽轮12、第二槽轮13分别同轴转动安装有触发盘14且触发盘14上固定有触发杆15,所述供氧箱8底壁相应位置设有与触发杆15相配合的触发装置,当触发杆15与触发装置相接触时使得与该触发装置相对应的阀门9打开,从而为患者进行通气供氧。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所述安装架3横向滑动连接于滑筒2底壁且在初始状态时安装架3位于滑筒2底部中间位置,该装置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伸缩架处于收缩状态且滑杆1全部置于滑筒2内部,此时便于对该装置的存放或者携带,当需要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我们首先控制伸缩架使得该装置升高并且使得高度与所要急救的患者体型相匹配,随后我们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杆1由滑筒2内向外滑出,从而使得该装置展开,我们将两伸缩架之间的距离调整为与患者体型相匹配,由于初始状态时安装架3位于滑筒2底壁中间部位,因此当驱动机构驱动滑杆1由滑筒2内向外滑出的过程中,驱动机构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同步驱动安装架3沿滑筒2底壁进行滑动,使得不管两伸缩架之间的距离变为多少,安装架3始终位于两伸缩架中间位置(参照附图13所示,因为我们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的时候,按压部位为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当我们将装置调整好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状态后,此时通过按压电机6控制器控制按压电机6开始工作进而按压点击驱动按压盘转动,按压盘转动通过与之转动安装的连杆4驱动按压杆5在竖向沿安装架3进行滑动,按压盘每转动一圈按压杆5完成一次按压过程(在按压电机6的驱动下按压盘46每转动一圈同样带动驱动盘11转动一圈),按压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通过按压电机控制器控制按压电机6按照一定转速进行转动,从而满足按压杆5在按压电机6的驱动下按照规范所要求的按压频率对患者胸部实施按压;

较好的,我们在安装架3纵向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供氧箱8且供氧箱8连通有输氧装置,当患者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时,其所需的通气按压比也不同,例如:成人通气按压比为2:30,儿童通气按压比为2:15,我们设定与第一槽轮12相对应的供氧箱8为儿童供氧箱8,与第二槽轮13相对应的供氧箱8为成人供氧箱8;

当患者为成人时,我们控制动力切换装置与和第二槽轮13相对应的第一啮合板10进行啮合,从而将按压电机6动力经第二传动装置传递给动力切换装置进而驱动该第一啮合板10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盘11转动,我们通过驱动盘11和与之相配合的第二槽轮13,使得驱动盘11每转动n圈使得第二槽轮13转动一圈,进而使得与第二槽轮13同轴转动的触发盘14转动一圈,因此使得固定于触发盘14上的触发杆15与设置于供氧箱8底壁上的触发装置接触(触发杆15随触发盘14转动且只有当触发杆15位于触发装置正下方时方可触发阀门9打开),从而使得该供氧箱8所对应的输氧装置上的阀门9打开,为患者进行输氧通气,因此驱动盘11每转动n圈(即,完成n次对患者胸部的按压)该供氧箱8完成一次对患者的通气供氧,使得通气按压比复合规范要求;

当患者为儿童时,我们控制动力切换装置与和第一槽轮12相对应的第一啮合板10进行啮合,从而将按压电机6动力经第二传动装置传递给动力切换装置进而驱动该第一啮合板10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盘11转动,我们通过驱动盘11和与之相配合的第一槽轮12,使得驱动盘11每转动m圈使得第一槽轮12转动一圈,进而使得与第一槽轮12同轴转动的触发盘14转动一圈,因此使得固定于触发盘14上的触发杆15与设置于供氧箱8底壁上的触发装置接触(触发杆15随触发盘14转动且只有当触发杆15位于触发装置正下方时方可触发阀门9打开),从而使得该供氧箱8所对应的输氧装置上的阀门9打开,为患者进行输氧通气,因此驱动盘11每转动m圈(即,完成m次对患者胸部的按压)该供氧箱8完成一次对患者的通气供氧,使得通气按压比复合规范要求。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动力切换装置包括纵向滑动连接于安装架3上的转轴架16且转轴架16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横向两端分别套固有与第一啮合板10相配合的第二啮合板18,所述转轴架16连接有固定在安装架3上的气缸19,所述按压盘经第一轴20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上且第一轴20与按压电机6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转轴17上套固有第一皮带轮21且第一轴20上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2,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之间连接有皮带23。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动力切换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6所示,此时与第二槽轮13相对应的第二啮合板18与第一啮合板10进行啮合(此时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为成人),此时在按压电机6的驱动下经第二传动装置驱动转轴17转动进而带动套固于转轴17上的第二啮合板18转动,从而驱动与第二槽轮13相对应的第一啮合板10转动并且第一啮合板10转动带动与之同轴转动的驱动盘11转动,驱动盘11通过与之相配合的第二槽轮13带动触发盘14转动,从而实现对患者按压的同时按照所设定的通气按压比对患者进行输氧;

当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儿童时,此时我们通过气缸19控制器控制气缸19伸长进而带动转轴架16沿安装架3进行滑动,使得与第二槽轮13相对应的第一啮合板10与第二啮合板18脱离,由于第二皮带轮22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轴20上(我们在第一轴20轴向两端设有限位块47并且在第二皮带轮22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滑动配合的限位槽48),因此转轴架16通过皮带23带动第二皮带轮22沿第一轴20进行轴向滑动,以至使得与第一槽轮12相对应的第一啮合板10与第二啮合板18进行啮合,此时在按压电机6的驱动下经皮带23驱动转轴17转动进而驱动套固于转轴17上的第二啮合板18转动,第二啮合板18带动与之相配合的第一啮合板10转动进而通过与第一啮合板10同轴转动的驱动盘11带动第一槽轮12转动,从而实现对患者按压的同时按照所设定的通气按压比对患者进行输氧。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驱动盘11经第二轴24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上且与该驱动盘11同轴转动的第一啮合板10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轴24另一端,所述第一啮合板10面向与之相对应的驱动盘11一侧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5且第一复位弹簧25另一端连接在套固于第二轴24上的圆板26上,所述第一槽轮12与第二槽轮13上围绕其外圆面设置有若干导槽27且第一槽轮12与第二槽轮13上的导槽27数量不同,所述驱动盘11上设与槽轮相配合的柱销28。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较好的,参照附图14所示,第一啮合板10与第二啮合板18结构相同,均为啮合板49上围绕其外圆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啮合块50构成,为了防止转轴架16在气缸19的驱动下带动套固于转轴17两端的第二啮合板18与第一啮合板10进行啮合的过程中,发生碰齿现象(啮合块50与啮合块50头部之间相抵触),我们将第一啮合板10轴向滑动连接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轴24上且第二轴24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上,当相互配合的两啮合板49在进行啮合的过程中发生啮合块50与啮合块50之间头部相抵触时,会挤压第一复位弹簧25由于此时第二啮合板18在按压电机6的驱动下始终处于旋转状态,因此当设置于第二啮合板18上的啮合块50与设置于第一啮合板10上的啮合块50相互错开时,在第一复位弹簧25弹力作用下会使得第一啮合板10朝着靠近第二啮合板18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啮合块50与啮合块50之间的配合(即,啮合块50与啮合块50之间侧壁相抵触,如附图14所示),并且实现动力的传递,第一槽轮12与第二槽轮13沿其外圆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槽27且驱动盘11上设有与导槽27相配合的柱销28(参照附图10、11所示),并且第一槽轮12与第二槽轮13上设置的导槽27数量不同,假设第一槽轮12设有x个导槽27,即,驱动盘11每转动x圈(按压x次)第一槽轮12转动一圈(为患者进行输氧通气一次),导槽27数量的设置满足为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通气按压比复合规范要求。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触发装置包括间隔设置且竖向滑动连接于供氧箱8底壁上的弧形杆29,所述弧形杆29为弧形部分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弧形杆29两侧连接有压缩弹簧30且压缩弹簧30另一端连接于供氧箱8底壁,所述触发杆15与两弧形杆29相配合部位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相互配合的两第一导电片串联于设置在供氧箱8内的稳压回路中。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触发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参照附图10、11所示,触发杆15(触发杆15与两弧形杆29接触配合部位同样设置为弧形)固定在触发盘14上且随与之相对应的槽轮转动,以至当触发杆15移动到位于弧形杆29正下方且与两弧形杆29弧形面部位接触时,会使得稳压回路接通(触发杆15弧形部位处设置有第二导电片且两弧形杆29弧形部位处设置有第一导电片),当触发杆15随触发盘14转动且触发杆15刚要与弧形杆29接触时,通过弧形面的相互接触触发杆15会挤压弧形杆29并且挤压压缩弹簧30,以至当触发杆15完全与两弧形杆29弧形面部位接触时(并且此时设置于驱动盘11上的柱销28刚好与设置于槽轮上的导槽27脱离,当下一次驱动盘11上的柱销28与设置于槽轮上的导槽27再次配合时,带动触发杆15与两弧形杆29脱离,此过程为对患者进行通气输氧的过程,当触发杆15与弧形杆29脱离后稳压回路断开并且此时停止为患者通气输氧)方可使得稳压回路接通。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输氧装置包括与供氧箱8连通的输氧管31且输氧管31另一端连通有输氧罩32,所述阀门9包括与输氧管31连通的矩形腔33且矩形腔33内,所述矩形腔33内设有滑道34且滑道34内滑动连接有封堵板35,封堵板35置于矩形腔33外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36且第二复位弹簧36另一端连接于矩形腔33外壁上,所述矩形腔33上设有l形板51且l形板51上面向封堵板35一侧设有电磁铁且电磁铁和两第一导电片共同串联于稳压回路中,封堵板35面向电磁铁一侧设置有铁片。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关于输氧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将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连通于输氧罩32与矩形腔33之间的输氧管31为可伸缩软管,可根据需要将输氧罩32拉动至患者口鼻处,矩形腔33与供氧箱8之间的输氧管31为硬管,参照附图7、8、9所示,图7所示状态为其中一个供氧箱8为患者进行通气输氧(该供氧箱8所对应的阀门9处于打开状态),另一供氧箱8处于不工作状态,参照附图8所示,该发明处于打开状态,即,当该供氧箱8所对应的触发装置被触发时,稳压回路处于接通状态,此时设置在封堵板35上的铁片被设置于l形板51上的电磁铁通过电磁力吸引,使得封堵板35从矩形腔33沿滑道34向外滑出,从而将阀门9打开,实现为患者进行通气输氧的效果,当触发杆15与触发装置脱离时,稳压回路断开且电磁铁失去电磁力,封堵板35在第二复位弹簧36弹力作用下沿滑道34滑入至矩形腔33内,实现将阀门9关闭的效果,从而停止对患者进行通气输氧。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滑筒2内的伸缩电机37且伸缩电机37输出轴驱动有与滑杆1之间为螺纹配合的伸缩螺杆38,所述伸缩电机37输出轴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皮带轮组39,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滑筒2底壁的调节螺杆40且调节螺杆40与安装架3之间螺纹配合,所述皮带轮组39另一端连接于调节螺杆40。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参照附图4所示,该装置在不使用时,滑杆1位于滑筒2内,当该装置使用且将其展开时,此时我们控制伸缩电机37通过驱动伸缩螺杆38进而驱动与伸缩螺杆38螺纹配合的滑杆1沿滑筒2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将该装置展开的效果,在伸缩电机37驱动滑杆1滑动的同时,伸缩电机37经皮带轮组39驱动转动安装在滑筒2底壁上的调节螺杆40进而同步带动安装架3沿滑筒2底壁进行移动,使得安装架3始终处于两伸缩架中间位置(初始状态时安装架3位于两伸缩架中间位置)。

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伸缩架包括矩形筒41且矩形筒41内竖向滑动连接有矩形杆42,所述滑杆1、滑筒2分别固定在与之相对应的矩形杆42上,其中一个矩形筒41内设有升降电机43且升降电机43输出轴驱动有与矩形杆42之间为螺纹配合的升降螺杆44。

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所述伸缩架包括竖向滑动配合的矩形筒41与矩形杆42且其中一个矩形筒41内设有升降电机43,升降电机43输出轴驱动有与矩形杆42之间为螺纹配合的升降螺杆44进而带动矩形杆42沿矩形筒41进行竖向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该装置高度的效果,在对不同的患者做心肺复苏急救时,使得该装置与患者体型相匹配,进而实现较好的急救效果。

实施例8,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两所述矩形筒41底部连接有可伸缩弹性橡胶带45。较好的,我们在两矩形筒41底部连接有可伸缩弹性橡胶带45,使得当两矩形筒41在伸缩电机37的驱动下将装置展开至和患者体型相匹配状态时,我们将该装置从患者头部越过,使得可伸缩弹性橡胶带45位于患者身体下部且两矩形筒41紧贴患者身体两侧,从而将该装置较为牢靠的固定在患者身上,防止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该装置产生晃动,导致按压部位偏移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该心脏复苏装置可根据设定好的按压频率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相对传统的人工按压其精度、可靠度大大提高,节省了人力,使得医护人员负担大大降低;再者,该装置可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进行调整(调整该装置的高度、宽度,根据患者体型的胖、瘦、宽、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装置调整到与患者体型相匹配的状态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该装置在不需使用的时候可进行折叠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在任意场合、地点均可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而且该装置在按压的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通气输氧,按照一定的通气按压比对患者实时心肺复苏抢救,使得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并且针对成人、儿童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其按压通气比的不同设置了两组供氧机构,使得该装置实用性大大增加。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