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药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234发布日期:2020-04-14 20:1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颅内药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内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颅内药物支架。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ics)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重度ics患者(狭窄率70%-90%)的1年卒中再发率高达23%。颅内动脉支架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及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技术要求,已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包括了单纯的球囊扩张术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方法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其应用逐步得到普及。支架置入术缺点之一为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再狭窄率可高达53%。支架再狭窄的原因在于血管经支架扩张后造成血管损伤,从而造成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最终导致血管的再狭窄,并且目前的一些颅内支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膨胀作用,但是现有的颅内支架大多不具有伸缩性能,膨胀不均匀,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具备伸缩性好、膨胀比较均匀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颅内支架的不具有伸缩性能,膨胀不均匀,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颅内药物支架具备伸缩性好、膨胀比较均匀和治疗效果比较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冒口,所述凸起冒口的内部插接有缓冲网,所述凸起冒口靠近缓冲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显影标识,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硬块,所述连接硬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支架本体远离第一连接硬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硬块,所述第二连接硬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膜,所述膨胀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裹袋。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相互交叉组成菱形网,所述菱形网的轴向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呈椭圆形,椭圆形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的外径均为0.03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的材质均为镍钛合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硬块与第二连接硬块均为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扩张外径的最大值为3.5毫米。

优选的,所述裹袋膨胀后呈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网的编织角度范围为四十五度至一百二十度,所述缓冲网的孔径范围为二十至四百微米,所述缓冲网的材质为镍钛合金。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颅内药物支架,通过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颅内药物支架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相互交叉组成菱形网状结构,且每个菱形网状结构上下交错排列可有效提高该颅内药物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更好地贴附血管壁,不易位移,而且该支架的菱形网格结构比“z”形以及波纹形结构受力均匀,不易变形,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2、该颅内药物支架,通过膨胀膜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将该颅内药物支架植入到血管的内部,由于血液从第一导管流入到支架本体的内部,支架本体内部的囊袋能够对流入到囊袋内部的血液进行存储,使得囊袋膨胀,囊袋膨胀会导致体积增大,使得支架体积缓慢的变大,然后带动第一拉伸丝与第二拉伸丝扩张,起到支撑动脉管壁的作用,并且囊袋数量为若干个,覆盖整个膨胀膜,从而使得膨胀比较均匀,达到实用性强的目的。

3.该颅内药物支架,通过凸起冒口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凸起冒口进入到血管之中后,在当血液进入到血管的时候,能够使得血液的压力能够最大限度得到缓冲,大大增强其实用性,通过缓冲网的设置,使得血液通过缓冲网的时候,可使压力进一步降低,血管受到的冲击可进一步减小,大大降低支架在植入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颅内药物支架膨胀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本体2、第一拉伸丝3、第二拉伸丝4、凸起冒口5、缓冲网6、显影标识7、第一连接硬块8、第一导管9、第二连接硬块10、第二导管11、膨胀膜12、裹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颅内药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包括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通过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颅内药物支架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相互交叉组成菱形网状结构,且每个菱形网状结构上下交错排列可有效提高该颅内药物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更好地贴附血管壁,不易位移,而且该支架的菱形网格结构比“z”形以及波纹形结构受力均匀,不易变形,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冒口4,通过凸起冒口4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凸起冒口4进入到血管之中后,在当血液进入到血管的时候,能够使得血液的压力能够最大限度得到缓冲,大大增强其实用性,凸起冒口4的内部插接有缓冲网5,通过缓冲网5的设置,使得血液通过缓冲网5的时候,可使压力进一步降低,血管受到的冲击可进一步减小,大大降低支架在植入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潜在风险,凸起冒口4靠近缓冲网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显影标识6,支架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硬块7,连接硬块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导管8,支架本体1远离第一连接硬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硬块9,第二连接硬块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导管10,支架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膜11,通过膨胀膜11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将该颅内药物支架植入到血管的内部,由于血液从第一导管流入到支架本体1的内部,支架本体1内部的囊袋12能够对流入到囊袋12内部的血液进行存储,使得囊袋12膨胀,囊袋12膨胀会导致体积增大,使得支架体积缓慢的变大,然后带动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扩张,起到支撑动脉管壁的作用,并且囊袋12数量为若干个,覆盖整个膨胀膜11,从而使得膨胀比较均匀,达到实用性强的目的,膨胀膜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裹袋12,囊袋12能够对流入到囊袋12内部的血液进行存储,使得囊袋12膨胀,囊袋12膨胀会导致体积增大,使得支架体积缓慢的变大,然后带动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扩张,起到支撑动脉管壁的作用,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相互交叉组成菱形网,菱形网的轴向夹角为60度,支架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呈椭圆形,椭圆形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的外径均为0.03毫米,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的材质均为镍钛合金,第一连接硬块7与第二连接硬块9均为长方形结构,支架本体1扩张外径的最大值为3.5毫米,裹袋12膨胀后呈圆台形结构,缓冲网5的编织角度范围为四十五度至一百二十度,缓冲网5的孔径范围为二十至四百微米,缓冲网5的材质为镍钛合金。

综上所述,该颅内药物支架,通过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颅内药物支架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相互交叉组成菱形网状结构,且每个菱形网状结构上下交错排列可有效提高该颅内药物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更好地贴附血管壁,不易位移,而且该支架的菱形网格结构比“z”形以及波纹形结构受力均匀,不易变形,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膨胀膜11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将该颅内药物支架植入到血管的内部,由于血液从第一导管流入到支架本体1的内部,支架本体1内部的囊袋12能够对流入到囊袋12内部的血液进行存储,使得囊袋12膨胀,囊袋12膨胀会导致体积增大,使得支架体积缓慢的变大,然后带动第一拉伸丝2与第二拉伸丝3扩张,起到支撑动脉管壁的作用,并且囊袋12数量为若干个,覆盖整个膨胀膜11,从而使得膨胀比较均匀,达到实用性强的目的,通过凸起冒口4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该凸起冒口4进入到血管之中后,在当血液进入到血管的时候,能够使得血液的压力能够最大限度得到缓冲,大大增强其实用性,通过缓冲网5的设置,使得血液通过缓冲网5的时候,可使压力进一步降低,血管受到的冲击可进一步减小,大大降低支架在植入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潜在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