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2118发布日期:2020-11-03 23:4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有可插入到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弯曲部,在弯曲部的前端侧设有头端部。头端部内至少设有成像单元、传像单元以及照明单元。弯曲部由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操纵操作线而进行弯曲动作。

一般,弯曲部都是由多个彼此相连的蛇骨关节组成。为实现弯曲部可进行弯曲动作,该蛇骨关节,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蛇骨关节上设有牵引孔,以穿过牵引线;相邻蛇骨关节通过铰接装置相连接,其铰接装置允许它们相对于枢转;蛇骨关节有足够的内腔空间,以通过电线、光纤等。

目前所有公知的内窥镜弯曲部,都是由多个彼此相连的蛇骨节组成,其连接装置允许它们相对于枢转。所述连接装置分别布置在这些蛇骨节的面上。这些蛇骨节和连接装置,就蛇骨节的制造而言,及其复杂;就蛇骨节的连接装配而言,也特别复杂。因此,不仅国内外能生产内窥镜弯曲部的厂商极少,大规模生产难度大,而且成本昂贵。

而且,在实际使用中,现有技术的内窥镜弯曲部由于其结构原理原因,都存在弯曲半径大,无法通过狭小且过弯急或过弯多的空间。

申请号201811592756.4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弯曲块。相邻两个弯曲块之间通过连接部可转动连接,连接部包括凹槽及凸起。凸起可转动收容于凹槽内,弯曲块的端面于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抵接面,凸起在凹槽内相对转动到最大角度,相邻两弯曲块的抵接面相抵接,使两弯曲块之间处于最大弯曲角度,多个弯曲块的高度相同,多个弯曲块沿弯曲部的延伸方向分为多组弯曲块组,靠近弯曲部前端的弯曲块组的最大弯曲角度最大。上述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通过多个弯曲块连接,进而实现弯曲,上述方案的加工成本高,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包括螺旋件、操作线以及操作线护套管,其中:

操作线护套管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旋件一端侧;

操作线一端通过所述操作线护套管伸入所述螺旋件内,并固定在所述螺旋件另一端侧。

优选地,所述螺旋件包括弹簧。

优选地,所述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的数量为一对或者多对。

优选地,所述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沿所述螺旋件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操作线的一端和操作线护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螺旋件的同侧或者相对侧。

优选地,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旋件内,所述操作线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操作线进行限位。

优选地,还包括端部接圈,所述端部接圈设置在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侧。

优选地,所述端部接圈通过一端部接圈分离件设置在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侧,所述端部接圈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一侧,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操作线一端固定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内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上述的内窥镜弯曲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装配方便且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螺旋件和操作线的结构连接,实现弯曲部的小半径弯曲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内窥镜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窥镜弯曲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内窥镜弯曲部的的弯曲弹簧管一端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示出:

螺旋件1

操作线2

操作线护套管3

端部接圈4

端部接圈分离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为表述清楚,说明书中的螺旋件1的上部分的端部为远端,下部分的端部为近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弯曲部,内窥镜弯曲部包括在由线状部件绕制而成的螺旋件1,其远端与头端部连接,近端与插入部或操作部连接。螺旋件1的远端侧,与操作线2固定连接;螺旋件1的近端侧,与操作线护套管3固定连接。操作线2的远端与螺旋件1远端侧固定连接,穿过操作线护套管3,操作线2的近端与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连接。操作线护套管3的远端与螺旋件1近端侧固定连接,操作线护套管3的近端与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连接。

在螺旋件1的周向,设置固定有若干对操作线2及其操作线护套管3。每对操作线2及其操作线护套管3与螺旋件1的固定连接点可以是同侧,也可以是对侧等任意位置关系。

操作线护套管3与螺旋件1的固定连接处,可以是螺旋件1的近端侧末端,也可以是螺旋件1的近端侧非末端。螺旋件1的近端可以是与另一螺旋件1连接,也可以是与柔性管、挠性管、刚性管等连接,然后再与操作部连接。绕制螺旋件1的线状部件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长圆形、椭圆形等。

内窥镜弯曲部的头端部包括端部接圈4,所述端部接圈4设置在所述螺旋件1的另一端侧。端部接圈4通过一端部接圈分离件5设置在所述螺旋件1的另一端侧,所述端部接圈4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5的一侧,所述螺旋件1的另一端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5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限位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旋件内,所述操作线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操作线进行限位,防止操作线在弯曲时左右偏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以操作线2与螺旋件1的固定连接点和操作线护套管3与螺旋件1的固定连接点是同侧位置关系时为例:操作线2向远端侧推送过去时,操作线2的弯曲强度小于螺旋件1的整体拉伸强度,因此不会导致螺旋件1的整体拉伸,但能导致螺旋件1的单侧拉伸,从而实现螺旋件1的弯曲。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件、操作线以及操作线护套管,其中:

操作线护套管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旋件一端侧;

操作线一端通过所述操作线护套管伸入所述螺旋件内,并固定在所述螺旋件另一端侧;所述螺旋件包括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的数量为一对或者多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操作线和操作线护套管沿所述螺旋件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的一端和操作线护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螺旋件的同侧或者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旋件内,所述操作线穿过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操作线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部接圈,所述端部接圈设置在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接圈通过一端部接圈分离件设置在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侧,所述端部接圈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一侧,所述螺旋件的另一端套设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线一端固定在端部接圈分离件的内周面上。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弯曲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包括螺旋件、操作线以及操作线护套管,其中:操作线护套管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旋件一端侧;操作线一端通过所述操作线护套管伸入所述螺旋件内,并固定在所述螺旋件另一端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装配方便且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螺旋件和操作线的结构连接,实现弯曲部的小半径弯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民言;孔维彪;李承玖;郭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熠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