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873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细菌、细胞等微生物体分泌的蛋白及胞外基质在材料表面的有害粘附一直是困扰生物、医学、之邀、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的难题之一。在医学领域,蛋白及胞外基质通过在医械材料表面的粘附,促进细菌定植、扩增、堆积,进而形成生物膜,会引起长期慢性感染、血管栓塞、菌血等症状。目前,肝素涂层或类聚乙烯氧结构材料(如:peg/peo)最为常用,受到的研究关注也较多。但这类材料均具有明显缺陷,如合成工艺复杂、提取代价昂贵、稳定性差等,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导尿管是临床常用医疗器械,留置导尿期间,导管与尿液和粘膜组织长期接触,蛋白等物质易在导管表面粘附,导致吸附凝结血块,堵塞管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产品难以满足临床上导尿管易吸附凝结血块,堵塞管路问题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该导尿管制备过程简单,可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导尿管对体内蛋白物质的吸附,减少凝结吸附血块,堵塞管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基底、活化层和塑化蛋白功能层,导尿管基底的内外表面有经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活化层,活化层涂敷于导尿管基底的内外表面,所述活化层表面涂敷有塑化蛋白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为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的去免疫原性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厚度在15纳米至200微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尿管基底采用乳胶或硅胶材质形成的管体。

本实用新型中,活化层为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轰击硅胶或乳胶导尿管管体表面形成富含羟基、羧基或氨基中任一种的功能基团层。

本实用新型中,塑化蛋白功能层由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塑化蛋白功能层无免疫原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导尿管对体内蛋白物质的吸附,减少凝结吸附血块,堵塞管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使用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导尿管基底,2为活化层,3为塑化蛋白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基底1,导尿管基底1内外表面有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活化层2,所述活化层2表面涂敷有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的塑化蛋白功能层3。

所述导尿管基底1,其材质为硅橡胶。

所述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活化层2,在导尿管基底1的表面,为富含氨基官能基团的单分子层,起到改善基底材料亲疏水性能,增强与塑化蛋白功能层3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3,在最外层,由大豆清白蛋白构成。

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3经高温(100℃-120℃)交联形成塑化蛋白功能层。

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3无免疫原性。

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3层厚度为100微米。

制作时,将硅橡胶材质的导尿管置于真空低温等离子处理设备腔体,辉光放电处理3-10分钟,获得富含氨基官能团的单分子层活化层2,然后将导尿管基底1浸没于由大豆清白蛋白配制成的水相溶液中,浸泡6小时,去除沥干,经高温(100℃-120℃)处理交联形成塑化蛋白功能层3。制备的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导尿管对体内蛋白物质的吸附,减少凝结吸附血块,堵塞管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基底、活化层和塑化蛋白功能层,导尿管基底的内外表面有经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活化层,活化层涂敷于导尿管基底的内外表面,所述活化层表面涂敷有塑化蛋白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为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的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厚度在15纳米至200微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基底采用乳胶或硅橡胶材质形成的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活化层为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轰击硅胶或乳胶导尿管管体表面形成富含羟基、羧基或氨基中任一种的功能基团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由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无免疫原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蛋白及胞外基质粘附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基底、活化层和塑化蛋白功能层。导尿管基底的内外表面有经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活化层,所述活化层表面涂敷有塑化蛋白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为天然动植物蛋白经高温或辐照交联形成的去免疫原性功能层,所述塑化蛋白功能层厚度在15纳米至200微米之间。该导尿管制备过程简单,可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导尿管对体内蛋白物质的吸附,减少吸附凝结血块,堵塞管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范忠鹏;文超;孙康;黄伟;王惠琪;安丰美;文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睿研纳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