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31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



背景技术:

熏蒸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者患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同时通过皮肤给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及软化局部组织的作用。

而现有技术中基本没有是针对患者手臂或腿部的穴位进行熏蒸的熏蒸器,而对于患者手臂或腿部进行熏蒸时,难以针对其部位的熏蒸器的熏蒸腔进行固定,同时现有中药熏蒸器内部不可对药草进行搅拌处理,导致部分药草因为位置处于较为偏脚处导致药草药性难以得到发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固定在患者臂上或腿部、同时提高了对药草利用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包括:护理带;熏蒸壳体,所述熏蒸壳体固定嵌合在护理带一侧面,且护理带与熏蒸壳体对应处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熏蒸壳体的内顶壁;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熏蒸壳体内,且旋转机构包括储放筒和驱动电机,所述储放筒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与熏蒸壳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储放筒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熏蒸壳体的内侧壁;绑定机构,两对规格相同的所述绑定机构分别设置在护理带两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活动门,所述活动门通过销轴安装在储放筒上,且活动门上固定安装有平面锁,所述储放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微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保温层和加热板,所述保温层嵌合在熏蒸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加热板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熏蒸壳体的内顶壁。

优选的,所述绑定机构包括弹性绑带和魔术贴,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护理带端面的一侧,且弹性绑带的另一端固定缝合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储放筒对应的熏蒸壳体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开口向下的排气斗,且排气斗内的护理带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熏蒸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护理带两端的弹性绑带绕过患者手臂或腿部,护理带开设有连通孔处覆盖在患者穴位上,而弹性绑带两端的魔术贴分别为公面和毛面,将弹性绑带拉紧,并使得相对应的魔术贴的公面和毛面进行相互粘合,从而完成设备在患者患处的固定,医护人员将侵湿的药草放置到储放筒内,通过绑定机构将设备固定在人体的手臂或腿部,开启驱动电机带动储放筒进行旋转,而储放筒内的药草在加热机构的作用下,使得药草内的潮气进行蒸发,蒸汽通过排气斗从连通孔排至患者佩戴的患处,从而对穴位进行熏蒸康复护理,而储放筒内的药草由于储放筒的旋转而进行自动搅拌,提高了药草的利用率,避免了部分药草因为位置处于角落处而得不到加热产生蒸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熏蒸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护理带,2、熏蒸壳体,3、连通孔,4、加热机构,41、保温层,42、加热板,5、旋转机构,51、储放筒,52、驱动电机,53、活动门,6、排气斗,7、转动门,8、绑定机构,81、弹性绑带,8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熏蒸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穴位康复护理熏蒸器包括:护理带1、熏蒸壳体2、加热机构4、旋转机构5和绑定机构8,所述熏蒸壳体2固定嵌合在护理带1一侧面,且护理带1与熏蒸壳体2对应处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3,所述加热机构4设置在熏蒸壳体2的内顶壁,所述旋转机构5设置在熏蒸壳体2内,两对规格相同的所述绑定机构8分别设置在护理带1两端,所述熏蒸壳体2的外侧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储放筒51和驱动电机52,所述储放筒51的一侧外壁通过转轴与熏蒸壳体2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储放筒51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转轴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2固定安装在熏蒸壳体2的内侧壁。

需要说明的是:医护人员将侵湿的药草(药草只会有湿气不会有水液滴落)放置到储放筒51内,通过绑定机构8将设备固定在人体的手臂或腿部,开启驱动电机52带动储放筒51进行旋转,而储放筒51内的药草在加热机构4的作用下,使得药草内的潮气进行蒸发,蒸汽通过排气斗6从连通孔3排至患者佩戴的患处,从而对穴位进行熏蒸康复护理,而储放筒51内的药草由于储放筒51的旋转而进行自动搅拌,提高了药草的利用率,避免了部分药草因为位置处于角落处而得不到加热产生蒸汽的现象。

参考图2所示,所述旋转机构5还包括活动门53,所述活动门53通过销轴安装在储放筒51上,且活动门53上固定安装有平面锁,所述储放筒5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微孔,通过转动储放筒51使得活动门53与熏蒸壳体2上的转动门7相互对应,从而便于护理人员将药草放置到储放筒51内。

参考图2所示,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保温层41和加热板42,所述保温层41嵌合在熏蒸壳体2的内侧壁,所述加热板42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熏蒸壳体2的内顶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开启加热板42使得加热板42对储放筒51内的药草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熏蒸的蒸汽,而熏蒸壳体2内的保温层41采用气凝胶,降低了熏蒸壳体2内部热量的散失,以提高熏蒸的效果。

参考图1所示,所述绑定机构8包括弹性绑带81和魔术贴82,所述弹性绑带8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护理带1端面的一侧,且弹性绑带81的另一端固定缝合有魔术贴8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护理带1两端的弹性绑带81绕过患者手臂或腿部,护理带1开设有连通孔3处覆盖在患者穴位上,而弹性绑带81两端的魔术贴82分别为公面和毛面,将弹性绑带81拉紧,并使得相对应的魔术贴82的公面和毛面进行相互粘合,从而完成设备在患者患处的固定,同时便于护理人员将设备固定在患者臂上或腿部处,提高了熏蒸器使用固定时的灵便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储放筒51对应的熏蒸壳体2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开口向下的排气斗6,且排气斗6内的护理带1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3,通过排气斗6可以很好将熏蒸壳体2内产生的蒸汽外排,同时排气斗6采用上窄下宽,从而降低了蒸汽回流的现象。

本方案中,驱动电机52的型号采用ff-180pa,而电机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而电机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实现电机的转动控制,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