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649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脑部治疗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是近些年来常见的一种疾病。脑血管疾病多为长期饮食习惯引起的,其中饮食中脂类和醇类过多,并且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已经堵塞的血栓,一般通过脑部治疗康复仪来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的治疗。脑部治疗康复仪简称脑康治疗仪,一般包括帽体和设置在帽体内的治疗部(一般包括电磁片和药包等)。由于在帽体上面需要布置相应的功能结构件,并且帽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市面上的产品都是采用固定的结构形状的帽体。一般来说,脑康治疗仪更多是适合家庭或者是在固定的环境中使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随时随地可以携带和使用脑康治疗仪。而现有的脑康治疗仪则存在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该治疗仪便于患者在户外使用时的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嵌套的多层帽圈,所述帽圈的内外表面均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截头锥面,所述帽圈的内部设有治疗部,还包括多个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帽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下方的帽圈的上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帽圈的侧边滑动配合,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杆的滑动。

采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方案中,包括多层帽圈,多层帽圈连接成一体后,可以形成脑康治疗仪,在每个帽圈的内部的治疗部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当需要携带时,通过连接部,使上方的帽圈嵌套到下面帽圈即可,使整个脑康治疗仪的面积变小,方便携带。

采用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一般的脑康治疗仪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本方案的脑康治疗仪可以通过连接部改变脑康治疗仪的形状,缩小脑康治疗仪的体积,便于携带。

2.本方案中,帽圈通过连接部连接,在需要改变脑康治疗仪的形状时,仅需要转动连接杆即可,操作方便。

3.本方案中,连接部还包括限位件,可以对连接杆进行限位,使脑康治疗仪无论是在治疗时还是在携带时都能保持既定的形状。

4.本方案中,帽圈为逐渐增大的锥头截面,操作方便,可以使脑康治疗仪在携带时的体积尽可能的小。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于帽圈侧部,所述连接杆上端通过滑槽与帽圈滑动配合。连接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可容纳于滑槽内。连接杆容纳于滑槽内,一方面可以使整个脑康治疗仪的形状比较美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连接杆占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脑康治疗仪的体积,更加便于携带。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和钢球,所述连接杆侧部设有盲孔,所述弹簧和钢球位于盲孔内,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盲孔底部和钢球连接,所述滑槽侧壁设有凹槽,所述钢球可容纳于凹槽内。需要改变脑康治疗仪的形状时,转动连接杆,当钢球进入到凹槽内时,钢球的两部分分别位于凹槽和盲孔内,可以对连接杆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所述滑槽两侧设有弧形槽。在转动连接杆时,可以通过弧形槽将连接杆从滑槽内移出,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帽圈呈四棱台状。帽圈呈四棱台状在将帽圈嵌套时所占空间较小,也便于生产制造。

进一步,还包括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固定在最下端的帽圈的内侧,所述环形气囊设有进气口和堵塞进气口的堵头。可以通过进气口对环形气囊充放气,进而调节环形气囊的大小,从而适用于不同头围的人。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压簧、滑块和两个限位杆,所述连接杆侧部开有通孔,两个限位杆分别与通孔滑动配合,连接杆一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压簧位于两个限位杆之间,所述连接绳两端分别与滑块和限位杆连接,所述帽圈侧部开有限位槽。可以沿滑动槽滑动滑块,进而通过连接绳带动限位杆压缩压簧,使限位杆进入到通孔内,当调节脑康治疗仪的形状到制定位置后,放开滑块,限位杆进入到限位槽内,对连接杆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限位杆远离压簧的一端为楔形。限位杆端部为楔形,更容易使限位杆进入到限位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笔携带的脑康治疗仪实施例一中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实施例一的携带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帽圈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实施例一种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帽圈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环形气囊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四中限位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帽圈1、滑槽2、连接杆3、弧形槽4、盲孔5、弹簧6、钢球7、凹槽8、环形气囊9、进气口10、堵头11、滑动槽12、滑块13、限位杆14、通孔15、压簧16。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3所示:方便携带的脑康治疗仪,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嵌套的多层帽圈1,多个帽圈1形成帽体。帽圈1的内外表面均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截头锥面,帽圈1的内部设有治疗部。本方案中的治疗部为现有的电磁片和药包等,关于治疗部的具体结构和治疗部与帽圈1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方案中,帽体整体呈四棱锥形,帽圈1共有四个且帽圈1呈四棱台状。帽圈1呈四棱台状在将帽圈1嵌套时所占空间较小,也便于生产制造。本方案中还包括多个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帽圈1。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部。具体的,上下相邻的帽圈1采用连接部连接,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帽圈1相邻的两个侧面,这样能够使得帽圈1间的连接更为稳固。连接部包括连接杆3。位于下方的帽圈1的上部设有连接槽,连接杆3的下端伸入连接槽内并与连接槽铰接。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上方的帽圈1的侧边滑动配合。

具体实施时,多层帽圈1连接成一体后,可以形成脑康治疗仪,在每个帽圈1的内部的治疗部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当需要携带时,如图2所示,仅需要转动连接杆3即可,使连接杆3绕连接杆3与连接槽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杆3的另一端沿滑槽2滑动,使上方的帽圈1嵌套入下方的帽圈1,使整个脑康治疗仪的面积变小,方便携带。

连接结构还包括滑槽2,滑槽2设于帽圈1侧部,连接杆3上端通过滑槽2与帽圈1滑动配合。连接杆3与滑槽2滑动配合,操作方便。连接杆3可容纳于滑槽2内,一方面可以使整个脑康治疗仪的形状比较美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连接杆3占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脑康治疗仪的体积,更加便于携带。

如图4所示,连接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弹簧6和钢球7,连接杆3侧部设有盲孔5,盲孔5位于连接杆3远离连接槽的一端。弹簧6和钢球7位于盲孔5内,弹簧6两端分别与盲孔5底部和钢球7连接,在帽圈1端面设有凹槽8,凹槽8位于滑槽2的侧壁上(图3中未画出凹槽)。钢球7可容纳于凹槽8内,钢球7进入凹槽8的体积小于钢球7体积的二分之一。本实施例中在滑槽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凹槽8,两个凹槽8分别位于滑槽2的两端(以下简称上端和下端,图3中仅以上端为例)。以上端的凹槽8为例,需要改变脑康治疗仪的形状时,转动连接杆3,使连接杆3设有钢球7的一端沿滑槽2滑动。此时钢球7在滑槽2侧壁的作用下压缩弹簧6,钢球7完全位于盲孔5内。当钢球7滑动到凹槽8处时,钢球7在弹簧6的作用下进入到凹槽8内时,钢球7的两部分分别位于凹槽8和盲孔5内,可以对连接杆3起到限位作用,这个时候帽圈1形成了帽体,用于对患者进行治疗。同理的,当钢球7进入到下端的凹槽8内时,钢球7能够对嵌套后的帽圈1进行限定。使脑康治疗仪无论是在治疗时还是在携带时都能保持既定的形状。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滑槽2两侧设有弧形槽4(他5中未画出凹槽)。在转动连接杆3时,可以通过弧形槽4将连接杆3从滑槽2内移出,操作方便。连接杆3为可伸缩连接杆3,可伸缩连接杆3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连接杆3可伸缩,则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杆3的长度,操作更为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气囊9,环形气囊9固定在最下端的帽圈1的内侧,环形气囊9设有进气口10和堵塞进气口10的堵头11。可以通过进气口10对环形气囊9充放气,进而调节环形气囊9的大小,从而适用于不同头围的人。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限位件包括压簧16、滑块13、连接绳和两个限位杆14。连接杆3侧部开有通孔15,两个限位杆14分别与通孔15滑动配合,连接杆3一面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13,压簧16位于两个限位杆14之间,连接绳两端分别与滑块13和限位杆14连接,滑槽2侧壁开有限位槽。可以沿滑动槽12滑动滑块13,进而通过连接绳带动限位杆14压缩压簧16,使限位杆14进入到通孔15内,当调节脑康治疗仪的形状到制定位置后,放开滑块13,限位杆14进入到限位槽内,对连接杆3进行限位。限位杆远离压簧的一端为楔形,更容易使限位杆进入到限位槽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