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594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



背景技术:

吞咽是人类复杂的行为之一。咀嚼与吞咽过程至少需要6对颅神经、第1~3颈神经节段和口、咽及食道的26块肌肉参与。吞咽过程一般可分为5阶段:认知期、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

吞咽功能障碍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口、咽、食管疾患,脑神经、延髓病变、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肌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用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训练,通过输出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兴奋神经及吞咽肌群。可促使产生类似吞咽的肌群依次运动,可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吞咽反射弧功能重建与恢复,进而提高吞咽及语言能力。一般对后颈部位和下颚部位进行电脉冲刺激。

目前,大部分都使用传统的绷带对治疗仪的固定导片(安全电接头)进行固定以提供脉冲电流进行治疗。但存在以下问题:1、绷带结构单一,固定不稳,固定导片易移位;2、治疗过程中活动不便,固定导片易脱落,导致治疗的有效性降低;3、绷带的松紧程度不可调节,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4、绷带的固定过程操作复杂,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绷带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固将固定导片固定的绷带组件,以提高吞咽功能的治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包括,肩颈绷带,包括第一绷带、第二绷带和颈部固定件,所述第一绷带与所述颈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绷带与所述颈部固定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颈部固定件包括网袋和按扣,所述网袋置于颈部固定件中间位置,所述按扣置于所述网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绷带包括纽扣和纽孔,所述纽扣设置于所述第一绷带的一端,所述纽孔置于所述第一绷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颈部固定件还设有长孔,所述纽扣穿过长孔与所述纽孔配合,所述纽孔数量至少为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绷带与所述第一绷带完全相同,所述第一绷带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左侧,所述第二绷带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下颚绷带,包括左绷带、右绷带和下颚承托件,所述左绷带和所述右绷带与所述下颚承托件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绷带包括第三绷带和第四绷带,所述第三绷带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左上角区域,所述第四绷带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左下角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绷带包括卡扣,所述第四绷带包括扣孔,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配合,所述扣孔的数量至少为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右绷带与所述左绷带完全相同,与左绷带对称连接于所述下颚承托件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颚承托件包括网袋和按扣,所述网袋置于下颚承托件中间位置,所述按扣置于所述网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能够将吞咽功能治疗仪的固定导片稳固固定,不易移位和滑落,松紧可伸缩的设计使患者更舒适,且绷带的固定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肩颈绷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肩颈绷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肩颈绷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下颚绷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下颚绷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下颚绷带的卡扣和扣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种实施例中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下颚绷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的肩颈绷带,如图1所示,肩颈绷带100包括第一绷带101、第二绷带102和颈部固定件103,第一绷带10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103上,所述第二绷带10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103上。进一步地,第一绷带101另一端连接在颈部固定件103左上角区域,第二绷带102连接在颈部固定件103的右上角区域。这样患者两只手臂套于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内,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系于肩膀部位,此时,颈部固定件103将贴合在后颈部位。可将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固定导片放入颈部固定件103和后颈之间,患者即可进行治疗。

传统后颈部位的固定导片的固定是用绷带在颈部缠绕多圈,然后将固定导片塞到相应的位置。这样做固定导片十分容易移位或滑落,且这种方式固定,对患者来说十分不舒适。相比于传统的绷带或绷带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肩颈绷带100固定效果更好,且患者舒适度更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所用材料是有弹性的,是一种弹性绷带。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的肩颈绷带,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增加了颈部固定件103,颈部固定件103包括网袋103a和按扣103b,所述网袋103a为双层,网袋103a内用于放置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固定导片。由于网袋103a的特性使得置于其中的固定导片很难在网袋103a内相对滑动。但因为固定导片还与导线相连,仍有滑落风险,故增加了按扣103b。按扣103b置于网袋103a上,可按合在颈部固定件103上,起到加强稳固固定导片的作用,有效防止其因导线拖拽而滑落。

第一绷带101包括纽扣101a和纽孔101b,第一绷带101一端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103左下角区域,第二绷带102一端连接在所述颈部固定件103右下角区域。纽扣101a设置于第一绷带101的另一端,纽孔101b置于所述第一绷带101上,颈部固定件103上还设有长孔,纽扣101a可穿过长孔与在翻折与纽孔101b配合固定。第二绷带102与所述第一绷带101完全相同,具体连接上:第一绷带101另一端连同其上的纽扣101a先穿过颈部固定件103上的长孔再翻折通过纽扣101a与第一绷带101上的纽孔101b配合固定;同样,第二绷带102另一端连同其上的纽扣101a先穿过颈部固定件103上的长孔再翻折通过纽扣101a与第二绷带101上的纽孔101b配合固定,且第一绷带101设置于颈部固定件103左侧,第二绷带102对称设置于颈部固定件103右侧。

需要说明的是,纽孔101b的数量至少为2,多个纽孔101b的存在,可以用来调节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的长度。当患者的体型较壮实时,可增加未穿过肩颈固定件103的长度,增加患者舒适度;当患者体型较瘦小时,可通过调节,减少穿过肩颈固定件103的长度,使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的长度合适。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的肩颈绷带,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纽扣101a为一种按扣,其母扣设于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的一端,其公扣设于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上,公扣的数量可以用多个。与第二个实施例相比,即将纽孔101b换成公扣,其他的连接方式都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绷带101和第二绷带102除了上述纽扣和扣孔的配合以调节长度以及公扣和母扣这样的按扣方式调节长度,还可使用其它的调节方式,如调节扣、日字扣和三档扣等方式,都可进行等同替换。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下颚绷带,在该实施例中:下颚绷带200,包括左绷带201、右绷带202和下颚承托件203,左绷带201和右绷带202分别与所述下颚承托件203相连。使用时,左绷带201与右绷带202分别悬挂于患者左右耳上,下颚承托件203可贴于患者下颚上。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固定导片可放置于患者下颚与下颚承托件203之间,固定导片即可释放电流脉冲对患者进行治疗。

传统下颚固定导片的固定是用绷带从头顶到下颚之间缠绕多圈,再将固定导片塞到下颚与下颚的绷带之间,由于头顶的头发使得绷带的固定很难紧固,故固定导片仍十分容易移位或滑落,影响治疗效果。相比于传统的绷带或绷带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下颚绷带100不需要与头发接触,固定效果更好,且患者舒适度更高。需要说明的是,左绷带201和右绷带202所用材料是有弹性的,是一种弹性绷带。

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五个实施例的下颚绷带,在该实施例中:下颚绷带200,包括左绷带201、右绷带202和下颚承托件203,左绷带201和右绷带202分别与所述下颚承托件203相连。使用时,左绷带201与右绷带202分别悬挂于患者左右耳上,下颚承托件203可贴于患者下颚上。进一步地,左绷带201包括第三绷带201a和第四绷带201b,第三绷带201a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上角区域,第四绷带201b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下角区域。

第三绷带201a和第四绷带201b可以相互系上,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患者下颚与耳朵之间的距离自行调整绷带的松紧程度,使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更加舒适。

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六个实施例的下颚绷带,在该实施例中:下颚绷带200,包括左绷带201、右绷带202和下颚承托件203,左绷带201和右绷带202分别与所述下颚承托件203相连。左绷带201包括第三绷带201a和第四绷带201b,第三绷带201a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上角区域,第四绷带201b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下角区域。进一步地,第三绷带201a包括卡扣201a-1,第四绷带201b包括扣孔201b-1,所述卡扣201a-1与所述扣孔201b-1配合,扣孔201b-1的数量至少为2。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下颚与耳朵之间的距离使第三绷带201a上的卡扣201a-1与第四绷带201b上不同的扣孔201b-1进行扣合,以达到调节绷带松紧的作用。

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吞咽功能治疗仪的绷带组件提供的第七个实施例的下颚绷带,在该实施例中:下颚绷带200,包括左绷带201、右绷带202和下颚承托件203,左绷带201和右绷带202分别与所述下颚承托件203相连。左绷带201包括第三绷带201a和第四绷带201b,第三绷带201a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上角区域,第四绷带201b连接在所述下颚承托件203左下角区域。第三绷带201a包括卡扣201a-1,第四绷带201b包括扣孔201b-1,所述卡扣201a-1与所述扣孔201b-1配合,扣孔201b-1的数量至少为2。进一步地,右绷带202与所述左绷带201完全相同,与左绷带201对称连接于下颚承托件203的右侧。并且下颚承托件203包括网袋103a和按扣103b,网袋103a置于下颚承托件103中间位置,按扣103b置于所述网袋103a上,且右绷带202与所述左绷带201完全相同且与左绷带201对称连接于下颚承托件203的右侧。

下颚绷带200的结构和网袋103a的配合使用可使吞咽功能治疗仪的固定导片稳固固定,不易移位和滑落。卡扣201a-1和多个扣孔201b-1的设计使得绷带在使用过程中,绷带的松紧可调节患者感觉更舒适,且绷带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