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451发布日期:2020-05-26 17:4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其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因而介入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开刀手术。但是因股动脉上粗大的动脉鞘的植入,穿刺部位的压迫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的被报道,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穿刺通道较大,较高的动脉血压使穿刺部位出血,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制动不良或压迫装置固定不可靠,无效的穿刺点压迫导致穿刺部位出血。目前,中国专利库中公开的股动脉压迫装置主要分为两类:支架式和带式。支架式股动脉压迫装置一般通过固定在床上或腿上的支架,将支架上设置的加压头固定在穿刺点局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固定在床上的底座可使加压头和穿刺点现对固定,但压迫过程中患者相对于病床丝毫无法移动,造成患者极大的不适和痛苦。

2、固定在腿上的支架可使加压头和大腿相对固定,患者腿部可有一定活动,但是轻微的活动即可造成加压头和穿刺点的位置变化,导致无效加压。

带式股动脉压迫装置克服了支架式压迫装置的部分问题(如患者完全被固定在床上,压迫点移位等),但是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止血过程相对于本使用新型较长,对穿刺点的止血效果也比较差。

2、不能根据病人的要求调节对病人大腿处的压迫强度,压迫强度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压力过大导致下肢动脉缺血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不仅对穿刺点的止血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相对较短;而且,还能根据病人的要求调节对病人大腿处的压迫强度,减小了因压迫强度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压力过大导致下肢动脉缺血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等现象发生的几率。舒适度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包括套体和手动充气筒;所述套体的内壁上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气囊、侧壁上固定设有上部纵向开设有圆形通孔的矩形板,且矩形板的上部滑动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中部纵向插接有提拉杆,提拉杆的底部设有圆形安装板,所述圆形安装板的底部磁性连接有与之相配合的圆形按压片,所述圆形按压片的底部胶接有止血贴;所述安装框顶部的底部与圆形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周向设置的若干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套体外壁的中部胶接有一组第一固定带,两第一固定带的外侧均胶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提拉杆的顶部设有侧面的两端部开设有一组用于容纳第一固定带的矩形通槽,所述气囊与手动充气筒通过导气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套体和气囊的表面均均设有与提拉杆相配合的圆形通孔,且所述套体、气囊表面的圆形通孔与矩形板上部的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共线。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呈倒u型,所述矩形板的中部开设有凸型滑槽,所述安装框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设有与凸型滑槽底部的两端部相配合的梯形滑块。梯形滑块和凸型滑槽的配合使用便于移动安装框的位置,便于后续的穿刺工作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圆形安装板的直径等于圆形按压片的直径,且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圆形安装板的直径,便于圆形安装板和圆形按压片顺利穿过圆形通孔,为病人大腿部进行止血。所述弹簧的个数至少为3。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两端部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使得连接或解开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时均比较方便和快捷。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壁上设有与之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套体,且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通过手动充气筒向气囊内冲入空气,气囊膨胀后将本使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的大腿处,不仅便于医护人员后续的穿刺工作。而且气囊的使用不会对病人的腿部产生勒伤的现象,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和舒适。

优选的,所述圆形安装板的底部周向开设有4个矩形榫槽,所述矩形榫槽的底部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矩形铁片,所述圆形按压片的顶部周向设有4个与矩形榫槽相配合的矩形榫头,且矩形榫头的顶部胶接有与矩形铁片相配合的矩形磁铁片。矩形榫头和矩形榫眼的配合使用以及矩形铁片与矩形磁铁片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得安装和拆卸圆形按压片比较简便和快捷,而且也便于更换圆形按压片底部胶接的止血贴,便于医护人员为下个病人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框和圆形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相连接,在弹簧回复力和第一固定带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圆形按压片和其底部的止血贴紧紧地按压在病人穿刺伤口处,不仅稳定性比较好,而且止血贴的配合使用更能缩短止血所需的时间,提高止血的效果。

2、通过手动充气筒向气囊内冲入空气,气囊膨胀后将本使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的大腿处,不仅便于医护人员后续的穿刺工作。而且气囊的使用不会对病人的腿部产生勒伤的现象,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和舒适。另外,通过向气囊内冲入不同体积的空气,能根据病人的要求调节对病人大腿处的压迫强度,减小了因压迫强度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压力过大导致下肢动脉缺血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等现象发生的几率。舒适度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框和提拉杆的第一视角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框和提拉杆的第二视角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形按压片和止血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套体、2手动充气筒、3气囊、4圆形通孔、5矩形板、6安装框、7提拉杆、8圆形安装板、9圆形按压片、10止血贴、11弹簧、12第一固定带、13第二固定带、14矩形通槽、15导气管、16进气管、17流量调节阀、18矩形榫槽、19矩形铁片、20矩形榫头、21矩形磁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介入穿刺股动脉压迫止血固定套,包括套体1和手动充气筒2;所述套体1的内壁上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气囊3、侧壁上固定设有上部纵向开设有圆形通孔4的矩形板5,且矩形板5的上部滑动设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中部纵向插接有提拉杆7,提拉杆7的底部设有圆形安装板8,所述圆形按压片9的底部磁性连接有与之相配合的圆形按压片9,所述圆形按压片9的底部胶接有止血贴10;所述安装框6顶部的底部与圆形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周向设置的若干个弹簧11相连接,所述套体1外壁的中部胶接有一组第一固定带12,两第一固定带12的外侧均胶接有第二固定带13,所述提拉杆7的顶部设有侧面的两端部开设有一组用于容纳第一固定带12的矩形通槽14,所述气囊3与手动充气筒2通过导气管15相连通。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套体1和气囊3的表面均均设有与提拉杆7相配合的圆形通孔4,且所述套体1、气囊3表面的圆形通孔4与矩形板5上部的圆形通孔4的中心轴线共线。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6呈倒u型,所述矩形板5的中部开设有凸型滑槽,所述安装框6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设有与凸型滑槽底部的两端部相配合的梯形滑块。梯形滑块和凸型滑槽的配合使用便于移动安装框6的位置,便于后续的穿刺工作的进行。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安装板8的直径等于圆形按压片9的直径,且所述圆形通孔4的孔径大于所述圆形安装板8的直径,便于圆形安装板8和圆形按压片9顺利穿过圆形通孔4,为病人大腿部进行止血。所述弹簧11的个数至少为3。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带12、第二固定带13的两端部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使得连接或解开第一固定带12和第二固定带13时均比较方便和快捷。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3的外壁上设有与之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贯穿套体1,且所述进气管16的外壁上设有流量调节阀17。通过手动充气筒2向气囊3内冲入空气,气囊3膨胀后将本使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的大腿处,不仅便于医护人员后续的穿刺工作。而且气囊3的使用不会对病人的腿部产生勒伤的现象,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和舒适。

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安装板8的底部周向开设有4个矩形榫槽18,所述矩形榫槽18的底部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矩形铁片19,所述圆形按压片9的顶部周向设有4个与矩形榫槽18相配合的矩形榫头20,且矩形榫头20的顶部胶接有与矩形铁片19相配合的矩形磁铁片21。矩形榫头20和矩形榫眼的配合使用以及矩形铁片19与矩形磁铁片21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得安装和拆卸圆形按压片9比较简便和快捷,而且也便于更换圆形按压片9底部胶接的止血贴10,便于医护人员为下个病人使用。

病人进行穿刺后,在对其穿刺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时,先将病人脚部穿过本使用新型中的气囊3和套体1,并逐渐向病人大腿处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穿刺位置与套体1、气囊3表面的圆形通孔4和矩形板5上部的圆形通孔4相重合)。通过第二固定带13将本使用新型固定在病床的床帮上,实现对本使用新型的固定。然后医务人员一手向上拉动提拉杆7,即压缩弹簧11。另一手推动安装框6水平移动,直至圆形安装板8、圆形按压片9和止血贴10位于圆形通孔4的正上方。此时缓慢松开提拉杆7,在若干个弹簧11回复力的作用下,圆形按压片9及其底部的止血贴(通过双面胶粘贴在圆形按压片9的底部)10向下移动,最终在弹簧11回复力的作用下与病人大腿处的穿刺伤口向接触,并挤压穿刺伤口,然后将第一固定带12穿过提拉杆7顶部两端的矩形通槽14内,并通过魔术贴将第一固定带12与其另一端部相连接。在弹簧11回复力和第一固定带12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圆形按压片9和其底部的止血贴10紧紧地按压在病人穿刺伤口处,不仅稳定性比较好,而且止血贴10的配合使用更能缩短止血所需的时间,提高止血的效果。

再者,通过手动充气筒2向气囊3内冲入空气,气囊3膨胀后将本使用新型固定在病人的大腿处,不仅便于医护人员后续的穿刺工作。而且气囊3的使用不会对病人的腿部产生勒伤的现象,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和舒适。另外,通过向气囊3内冲入不同体积的空气,能根据病人的要求调节对病人大腿处的压迫强度,减小了因压迫强度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压力过大导致下肢动脉缺血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等现象发生的几率。舒适度较好。

另外,矩形榫头20和矩形榫眼的配合使用以及矩形铁片19与矩形磁铁片21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得安装和拆卸圆形按压片9比较简便和快捷,而且也便于更换圆形按压片9底部胶接的止血贴10,便于医护人员为下个病人使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