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式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1248发布日期:2020-07-10 16:00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剪刀式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一旦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已由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目前最常见的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恢复脊柱稳定性、保护神经功能的治疗方式。椎体间融合是在椎体间隙切除椎间盘结构,刮除上下软骨终板,在两椎体间植入各种融合材料,不但可减少内固定螺钉松动、折断、拔出等并发症,同时能加速和提高椎体间融合率和融合质量。其中要用到的椎间融合器由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器的配件螺钉构成。材料采用ti6al4v钛合金。非灭菌包装。只有物理支撑作用,而无骨长入作用。产品适用于脊柱椎间融合。腰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是一种骨科脊柱融合术外科手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适用于:1.各种原因的腰椎退变性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需行后路减压者;2.手术后腰椎不稳,需同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者;3.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路手术受限者;4.各种原因的腰椎滑脱,需同时行椎管减压及复位固定者。

现阶段的椎间融合器,多必须具备支撑设备,处于支撑设备中部的骨材料填装设备和防止支撑设备脱落的自锁设备,其中自锁设备多为自锁爪。在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改进多集中于整体设备的外轮廓,使之与上下椎间盘的贴合更为紧密,或者更便于骨材料填装设备的填装。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134223.6,名为升降椎间融合器的专利技术,其内的导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内,高度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椎间高度,治疗效果好,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调节过程中,具有多自由度的设备多,调节不便,尤其是申请人在长期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该结构由于自身灵活度过高,存在至少两处斜面,往往在后期康复中容易有变形的情况发生,具体为病患站立条件下该零部件受力效果极差,斜面位移隐患大,影响病患手术后的康复。

同时,申请人还认为,现阶段的设备即使包含调节设备,可以容纳设备进行调节的空间过小,在相关实操中也是问题之一,设备本身的最大尺寸小于40mm,留给位置调节的空间更小,在具体手术中操作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尺寸难以调节术中损伤大,或调节的灵活度过高,或术后康复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高度尺寸难以调节或术后康复难度大,调节操作空间小的问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设计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由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侧边和顶边开口的柜状底座和抽装于所述柜状底座开口部分内的抽匣板,所述抽匣板与所述柜状底座对应侧面间安装至少两对调节其间距的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的同时连接柜状底座的顶板下面,所述抽匣板与所述柜状底座间设有自锁机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方贯穿设有通孔,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柜状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锁定卡爪,所述柜状底座上设骨材料注入孔。

具体实施中,所述连杆组包括首位铰支连接的四连杆,其四个铰支连接点中两个底板侧面和抽匣板上,另一个活动处于底板上方和最后一个固定于顶板下方。

具体实施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块状限位工件、设置在所述抽匣板上的工件限位槽和排状设置在所述柜状底座上的工件限位孔。

具体实施中,所述锁定卡爪包括至少5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

具体实施中,所述柜状底座的四根立棱处设有圆角,对应的所述抽匣板的两侧也设有弧形过渡,使之与所述柜状底座间设有圆角过渡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设备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方式相对简易,具备可逆性,内部空间大,骨材料填充容积大,采用推拉的方式进行升降调节,留给推拉的空间大,相对降低操作难度;在增加厚度调节的同时,有效限制各个零部件的自由度,更有利于针对病患个体实现特定厚度的调节,同时其结构设置便于内部骨料的填充与后期的康复生长;

圆角过渡区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康复过程中受力状态下设备被崩开,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同时,有效防止骨材料溢出;

3d打印的金属钽材料的使用,增加了设备的强度,同时其多孔结构便于骨质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剖视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柜状底座;2.抽匣板;3.通孔;4.骨材料注入孔;5.锁定卡爪;6.圆角;7.弧形过渡;8.连杆组;9.铰支连接;10.工件限位槽;11.工件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剪刀式锥间融合器,参见图1至图5,设计由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侧边和顶边开口的柜状底座1和抽装于柜状底座1开口部分内的抽匣板2,抽匣板2与柜状底座1对应侧面间安装两对调节其间距的连杆组8,连杆组8的同时连接柜状底座1的顶板下面,抽匣板2与柜状底座1间设有自锁机构,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方贯穿设有通孔3,在顶板的上表面和柜状底座1的下表面还设有锁定卡爪5,柜状底座1上设骨材料注入孔4。手术过程中,融合器以最薄的结构进入工位,之后抽匣板2内推,顶板缓慢抬升,直至到达需要位置。整个调节过程操作难度低。

连杆组8包括首位铰支连接9的四连杆,其四个铰支连接9点中两个底板侧面和抽匣板2上,另一个活动处于底板上方和最后一个固定于顶板下方。改结构形式简单而状态稳定。

自锁机构包括块状限位工件、设置在抽匣板2上的工件限位槽10和排状设置在柜状底座1上的工件限位孔11。当抽匣板2到位后限位工件卡装在工件限位槽10和工件限位孔11内,对抽匣板2的位置进行锁定,进而位置整个设备的自锁。

锁定卡爪5包括至少5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提高接触的表面摩擦力,防止后期滑动或脱落。

柜状底座1的四根立棱处设有圆角6,对应的抽匣板2的两侧也设有弧形过渡7,使之与柜状底座1间设有圆角6过渡区。该设计中两个圆角6过渡区可以有重叠,也可以没有重叠,有重叠时,可以防止抽匣板2脱落,有定位作用,没有重叠时也不影响推拉,作为两种结构形式选用。

通孔3的设计是为了形成上下骨道生长空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连杆组8可以有3个,在顶板底部形成3个支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保持顶板的水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