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915发布日期:2020-07-07 14:1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



背景技术:

消化道疾病是人类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医用吻合器代替医生的手工操作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吻合。医用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器械,大多采用轴向内装订方式,在手术时对食管、胃、肠道等生理组织形成端对端的、或者端对侧的吻合,吻合时两段组织内敛收容于医用吻合器内,击发完成后在组织上形成圆形吻合口,重建了人体通道。

现有技术中,医用吻合器包括医用吻合器本体部、活动连接所述医用吻合器本体部的操作把手以及与所述本体部配合的钉砧组件。所述医用吻合器本体部包括设于远端侧的钉仓组件和钉仓组件架,所述钉仓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多个吻合钉。在手术时,将钉仓组件和钉砧组件闭合,握持操作把手,可以推动吻合钉向组织运动,通过钉仓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组件处的成型,将组织吻合。

现有技术中的吻合钉与支撑件是直接连接的,由于吻合钉和支撑件均为金属件,两者之间即形成了金属与金属的刚性连接,该连接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吻合器击发而吻合钉向组织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吻合钉与支撑件难以脱离而卡住的情况,而一旦有一个吻合钉卡住,会阻碍击发块继续向远端侧的运动,也会影响周围其他吻合钉的成型和脱离,造成手术失败,此外,在吻合器的击发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吻合钉还未闭合成型就与支撑件提早脱离的情况,影响吻合钉的成型效果,造成术后瘘等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在吻合钉闭合成型过程中通过盖板的保持作用,吻合钉不会与支撑件脱离;在吻合钉完成闭合成型后,盖板的弯折部不再固定吻合钉,吻合钉可以方便地与支撑件脱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钉仓组件,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

多个吻合钉,所述吻合钉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侧面;

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吻合钉一一对应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旋转连接;

击发块,所述击发块上设置有驱动部;

所述吻合器未击发时,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贴合以将所述吻合钉保持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击发块的驱动部进入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之间,以使得所述弯折部向外旋转而与所述吻合钉分离。

可选地,所述击发块还包括推钉部,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击发块的推钉部推动所述吻合钉闭合成型,所述吻合钉闭合成型后,所述击发块的驱动块进入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之间。

可选地,所述吻合钉的第一端为钉脚,所述吻合钉的第二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弯折部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吻合钉未闭合成型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配合部,所述支撑件的侧面设置有第四配合部,所述吻合钉未闭合成型时,所述第三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分别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分别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包括一球形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为具有球形表面的凸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连通形成一通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分别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导向面,从所述导向面的远端侧向所述导向面的近端侧,所述导向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侧面的方向倾斜,所述驱动部进入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之间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弯折部的内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覆盖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弯折部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或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任一项所述的钉仓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在吻合钉未闭合成型时,通过盖板的保持作用,吻合钉被保持在盖板的弯折部和吻合钉之间而不会与支撑件脱离,在吻合钉闭合成型后,在击发块的驱动部的作用下,盖板的弯折部外旋而与吻合钉分离,不再约束吻合钉,吻合钉可以方便地与支撑件脱离,从而保证吻合钉吻合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将驱动部设置于推钉部的近端侧,在推钉部将吻合钉向上推出闭合成型之后,驱动部才进入弯折部和吻合钉之间,避免在吻合器击发过程中,吻合钉过早与支撑件脱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吻合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件与吻合钉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件31钉脚

11支撑件的近端侧32连接部

12支撑件的远端侧33第一凹槽

13第二固定件34第二凹槽

2盖板4击发块

21弯折部41驱动部

211内壁42导向面

212第一固定件43推钉部

22固定部431推钉部的远端侧面

3吻合钉432推钉部的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以及包括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支撑件、设置于支撑件侧面的多个吻合钉、盖板以及击发块。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吻合钉一一对应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旋转连接,即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可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件的方向旋转。所述击发块上设置有驱动部。所述弯折部用于在吻合钉未完全成型时,保持吻合钉不脱离所述弯折部。所述驱动部用于在吻合钉完全闭合成型后,分离弯折部与吻合钉,使得在失去弯折部的保持作用的吻合钉可以方便地与支撑件脱离。

具体地,所述吻合钉未完全成型时,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贴合以将所述吻合钉保持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弯折部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吻合钉不会与所述支撑件脱离,所述吻合钉完全成型后,所述击发块的驱动部进入所述弯折部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之间,以使得所述弯折部向外旋转而与所述吻合钉分离,失去了所述弯折部的保持作用后,所述吻合钉可以方便地与所述支撑件脱离而不会出现卡住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所述钉仓组件,所述钉仓组件位于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通过采用该种钉仓组件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吻合器的手术效果。

下面结合图1~10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钉仓组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钉仓组件,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支撑件1、多个吻合钉3、盖板2和击发块4。其中,所述支撑件1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从支撑件1的近端侧11至远端侧12设置有多个吻合钉3。图1中示出了在一个钉仓组件中设置两个支撑件1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钉仓组件中支撑件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以其中一个支撑件1为例进行介绍。

所述盖板2包括与所述支撑件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2和与所述吻合钉3一一对应的弯折部21,所述弯折部21与所述固定部22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弯折部21旋转时,所述弯折部21可以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弯折部21的内壁211与吻合钉3的表面贴合的状态,另一种是弯折部21向外旋转而与吻合钉3的表面分离的状态,此处弯折部21向外旋转指的是弯折部21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件1的方向旋转。所述击发块4上设置有驱动部41,所述驱动部41在插入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211和所述吻合钉3之间时,驱使所述弯折部21向外旋转而与所述吻合钉3的表面分离。

在图1的视角中,一部件的近端侧即为该部件的右端侧,一部件的远端侧即为该部件的左端侧。例如,对于支撑件1来说,其近端侧11即为其右端侧,其远端侧12即为其左端侧。

所述吻合钉未完全成型时,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与所述吻合钉3贴合以将所述吻合钉3保持在所述支撑件1和所述弯折部21之间,即保持所述吻合钉3不脱离所述支撑件1。所述吻合钉完全成型后,所述击发块4的驱动部41进入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211与所述吻合钉3之间,以使得所述弯折部21向外旋转而与所述吻合钉分离,失去了所述弯折部21的保持作用后,所述吻合钉3可以方便地与所述支撑件1分离,而不会阻碍击发块4继续向远端运动而驱动吻合钉继续闭合成型,保证吻合钉吻合效果。图1~图4示出了最近端侧的吻合钉3被击发的结构。最近端侧的一个吻合钉3已经被击发块4向上推出,且最近端侧的弯折部21已经被击发块4的驱动部41驱动而向外旋转与吻合钉3分离,吻合钉3可以与支撑件2脱离而吻合于组织中。优选地,弯折部21在被驱动部41驱动而向外旋转后,如果驱动部41继续向远端侧运动,则弯折部21不再受到驱动部41的作用,可以依靠弯折部21本身的弹性向内旋转而返回至初始位置,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击发块4还包括推钉部43,所述驱动部41设置于所述推钉部43的上方,且所述驱动部41设置于推钉部43的近端侧,且所述驱动部41的远端侧与所述推钉部43的远端侧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得在击发吻合器时,所述推钉部43先于所述驱动部41与吻合钉3接触,即在所述驱动部41进入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211与所述吻合钉3之间之前,所述推钉部43将所述吻合钉3推出闭合成型。由此,在推钉部43将吻合钉3推出闭合成型之后,驱动部41才进入弯折部31和吻合钉3之间,将吻合钉3与支撑件1分离,避免在吻合器击发过程中,吻合钉3还没有闭合成型时过早与支撑件1脱离。

具体地,所述推钉部43包括远端侧面431和上表面432。在推钉部43推出吻合钉3时,推钉部43的远端侧面431首先与吻合钉3接触,而将吻合钉3的钉脚31向上推出,然后推钉部43的上表面432与吻合钉3接触,将吻合钉3进一步向上推出至闭合成型,然后驱动部41驱动弯折部21向外旋转,吻合钉3与支撑件1脱离而吻合于组织。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驱动部41进入到弯折部21的内壁211和吻合钉3之间,所述驱动部41包括导向面42,从所述导向面42的远端侧向所述导向面42的近端侧,所述导向面42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件1的侧面的方向倾斜,所述驱动部41形成一个远端侧薄而近端侧厚的楔形结构,且所述驱动部41为刚性结构,所述驱动部41进入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211与所述吻合钉3之间时,所述导向面42与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211相贴合,以引导所述驱动部41向外撑开所述弯折部21。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31的近端设有顺滑的导向面,以更好地与所述驱动部41适应以使得所述弯折部31在所述驱动部41驱动向旋转。

所述吻合钉3的第一端为钉脚31,所述吻合钉3的第二端为连接部32。为了实现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弯折部21对所述吻合钉3更好的位置保持作用,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连接部32朝向所述弯折部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弯折部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吻合钉未完全闭合成型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嵌合。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凹槽33,第二配合部为第一固定件212。并且为了便于吻合钉闭合成型后第一固定件212与第一凹槽33的分离,所述第一凹槽33包括一球形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212为具有球形表面的凸块,通过球形表面的导向作用,避免吻合钉闭合成型后出现弯折部21卡住而吻合钉3无法脱离盖板2和支撑件1的情况。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第一配合部为固定件,而第二配合部为凹槽,第一固定件也可以不采用球形表面,而设置为具有导向面的凸台,第一凹槽为与第一固定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的结构。

为了方便吻合钉3在支撑件1上的安装以及对吻合钉3在支撑件1上的位置定位更加准确,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连接部32朝向所述支撑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配合部,所述支撑件1的侧面设置有第四配合部,所述吻合钉未完全闭合成型时,所述第三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相互嵌合。在该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第二凹槽34,第四配合部为第二固定件13。并且为了便于吻合钉闭合成型后时第二固定件13与第二凹槽34的分离,所述第二凹槽34包括一球形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13为具有球形表面的凸块,通过球形表面的导向作用,避免在吻合钉闭合成型后出现吻合钉3卡住而无法脱离支撑件1的情况。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第三配合部为固定件,而第四配合部为凹槽,第二固定件也可以不采用球形表面,而设置为具有导向面的凸台,第二凹槽为与第二固定件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的结构。

在另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连通形成一通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分别为可插入所述通孔中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该种实施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在连接部32上加工以形成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配合的通孔。

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2覆盖所述支撑件1的上表面以形成一个上盖结构,所述弯折部21设置于所述固定部22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弯折部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或橡胶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所述盖板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弯折部也可以分体设置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仓组件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在吻合钉未闭合成型时,通过盖板的保持作用,吻合钉被保持在盖板的弯折部和吻合钉之间而不会与支撑件脱离,在吻合钉闭合成型后,在击发块的驱动部的作用下,盖板的弯折部外旋而与吻合钉分离,不再约束吻合钉,吻合钉可以方便地与支撑件脱离,从而保证吻合钉吻合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将驱动部设置于推钉部的近端侧,在推钉部将吻合钉向上推出闭合成型之后,驱动部才进入弯折部和吻合钉之间,避免在吻合器击发过程中,吻合钉过早与支撑件脱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