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454发布日期:2020-07-10 15:5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软性组织微创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据史料记载,早期埃及人和希腊人用热烙术治疗体表肿物,这说明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热能治疗肿瘤。近年来,射频热消融技术更是蓬勃发展,在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时,电极中的高频交流电射入周围组织,组织中的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当组织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细胞死亡,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不发生。

现在临床应用的电极种类较多,且多为一次性使用。对于现有的平面电极装置,如专利公开号为cn291757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平面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套管、手柄和手柄接头,电极为平面盘状结构,平面盘状的最大直径为5mm-25mm,厚度为0.5mm-1.5mm。套管的末端处有一0-90度弯角。

上述专利中,通过对电极加热,电极接触需要消融的表面肿瘤或组织进行手术,但是,平面盘状电极加热治疗时,其自身温度高,容易损伤平面电极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造成病人术后难以恢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射频消融表面肿瘤或组织过程中损伤周围正常组织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其具有保护正常组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平面电极,所述平面电极边缘开设有环腔,所述环腔中填充有高压液氨,所述推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环腔连通,所述推杆靠近手柄的一端形成冷凝端,所述手柄中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冷凝端降温的冷却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平面电极竖直朝下使用,由于环腔内填充有高压液氨,当平面电极周侧的温度过高时,环腔中的高压液氨汽化吸热,于冷凝端遇冷液化,液体又流入环腔中,循环往复,实现对平面电极周侧的冷却。手柄中设置冷却装置,加快冷凝端蒸气的液化速度,有助于平面电极周侧更快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冷凝端周侧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冷却管与用于输入高压液氨的输液管和用于排出高压液氨的排液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与输液管和排液管连接,可通入多种用于冷却的液体,实现快速冷凝。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端周侧设置有锡表层,所述锡表层远离所述冷凝端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所述冷却管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端将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锡表层,锡表层可迅速吸收,并传递给冷却管,凹槽有助于扩大锡表层与冷却管的接触面积,加快温度传递效率,实现快速冷凝。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使所述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端盖的中部开设有相交于所述通孔的环形卡腔,所述推杆沿同一直径的周侧等距离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环形卡腔插接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上的端盖用于固定推杆,开设通孔与环形卡腔为辅助孔,医护人员可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推杆长度,插块通过通孔进入端盖中,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插块插接配合在环形卡腔中,实现对推杆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壁与所述环腔内壁为不锈钢耐腐蚀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轻高压液氨对空腔内壁及环腔内壁的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电极为平面圆形,平面椭圆形或圆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根据射频消融表面肿瘤或组织的不同形状来选择更适合的平面电极,提高射频消融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易于消融完成彻底震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震动件有助于射频消融更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稳固所述冷凝端的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有助于固定冷却管,防止冷凝端在手柄内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平面电极边缘开设环腔,环腔中放置高压液氨,环腔与空腔连通,高压液氨在环腔中汽化与在冷凝端液化循环往复,实现对平面电极周侧的冷却;在手柄中安装冷却装置,加快冷凝端蒸气的液化速度,使平面电极周侧更快冷却;

(2)进一步地,通过手柄上安装端盖来固定推杆,端盖上开设通孔与环形卡腔辅助固定推杆,推杆沿同一直径的周侧等距离设置有插块,可调节推杆至合适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柄;2、推杆;3、平面电极;4、环腔;5、空腔;6、冷凝端;7、冷却管;8、端盖;9、通孔;10、环形卡腔;11、输液管;12、排液管;13、插块;14、锡表层;15、凹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在射频消融仪上进行消融手术,其冷却功能只能在平面电极3位于手柄1下方时使用,包括手柄1,手柄1一端安装有推杆2,推杆2远离手柄1的一端安装有平面电极3,平面电极3边缘设置有填充高压液氨的环腔4,推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空腔5,空腔5与环腔4连通,推杆2靠近手柄1的一端形成冷凝端6,手术需要的温度超过60摄氏度,局部组织温度超过100摄氏度。蒸气压为1554.2kpa时,高压液氨低于40摄氏度为高压液氨,高于40摄氏度为气氨。采用蒸气压1554.2kpa的条件将高压液氨置于环腔4内,常温下高压液氨为液体,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高压液氨汽化至冷凝端6,冷凝端6低于40摄氏度则液化流至环腔4内,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冷却平面电极3周侧的效果。

参见图3,在手柄1中设置有缠绕冷凝端6的冷却管7,冷却管7与输液管11和排液管12连接,本实施例中,冷却管7缠绕于冷凝端6上,冰水由输液管11流入冷却管7,流经冷凝端6后经排液管12流出,缠绕的方式扩大了冷却管7与冷凝端6的接触面积,且冷却管7中不断更换用于冷却的冰水,使冷凝端6冷凝速度加快,进而加快冷却平面电极3周侧。

冷凝端6周侧包裹有锡表层14,锡表层14远离冷凝端6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冷却管7的凹型槽15,冷凝端6将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锡表层14,锡表层14可迅速吸收,并传递给冷却管7,凹型槽15有助于扩大锡表层14与冷却管7的接触面积,加快温度传递效率,实现快速冷凝。空腔5内壁与环腔4内壁为碳钢材质,可以抵抗氨水的轻微腐蚀。

手柄1内设置有震动件,此处震动件采用能产生振动输出的微型电机,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727321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目的是使射频消融手术进行的更加彻底,手柄1内还安装有橡胶垫,对冷凝端6起到固定作用,使冷凝端6不易在手柄1内发生晃动。

平面电极3可以为平面圆形,平面椭圆形或方形,根据需要射频消融的表面肿瘤或组织形状来选择平面电极3,可提高射频消融效率。

实施例二: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电极装置,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手柄1靠近平面电极3的一端固定有端盖8,端盖8上开设有使推杆2穿过的通孔9,推杆2穿设通孔9,推杆2可沿通孔9的轴线方向在通孔9内滑移,端盖8远离平面电极3的一端开设有垂直于通孔9的环形卡腔10。推杆2沿同一直径的周侧等距离设置有插块13,插块13与环形卡腔10插接配合。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将推杆2调节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推杆2正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使位于推杆2上的插块13与环形卡腔10卡接配合,从而固定推杆2,实现推杆2长度可调节,增加电极装置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平面电极3边缘开设环腔4,环腔4中设置高压液氨,推杆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空腔5,环腔4与空腔5连通,高压液氨于环腔4中汽化,于冷凝端6液化,如此循环,实现对平面电极3周侧的冷却;通过在冷凝端6缠绕冷却管7,加快冷凝端6蒸气的液化速度,使平面电极3周侧冷却速度加快;通过冷凝端6表面设置锡表层14,锡表层14远离冷凝端6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冷却管7的凹型槽15,加快温度传递效率,实现快速冷凝;通过手柄1内设置有震动件,使射频消融手术更为彻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