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384发布日期:2020-08-11 21:4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技术是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等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将气管导管由口腔经声门置入气管,为病患者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治疗条件,是呼吸道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气管导管质地柔软,临床护理中,为了防止病人麻醉初醒或因烦躁、不适等原因咬闭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术完成后,需要在病患者上下牙间垫入硬质的牙垫。

目前,由于气管导管的粗细程度不一,在使用不同粗细气管导管时,使用者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装置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不利于使用者及时寻找到适配的固定装置,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经费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由于气管导管的粗细程度不一,在使用不同粗细气管导管时,使用者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装置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不利于使用者及时寻找到适配的固定装置,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经费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的上端中间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中间形成导管固定套,所述导管固定套内壁可拆卸卡合有环形的气囊,所述气囊一侧固定有微型充气泵,所述微型充气泵通过充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上设有放气管,所述微型充气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卡圈,所述导管固定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圈相适配的第一卡槽。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圈,所述第一卡槽靠近口腔一侧的所述导管固定套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圈卡合在第二卡槽内,所述固定圈往口腔内部延伸方向依次固定有牙垫套、挡舌体;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牙垫套内沿轴向形成气管导管通过的圆形通腔。

优选的,还包括放置所述微型充气泵的放置盒和盒盖,所述放置盒固定于所述右固定板上,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放置盒上;所述右固定板上还开设有放置所述充气管的管道。

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进行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导管固定套下侧开口处,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下端开口处,所述第一卡扣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管固定套的左半部与所述左固定板的下端处。

优选的,还包括吸痰口,所述吸痰口为两个,且对称开设于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上。

优选的,还包括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为两个,并对称贴合于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靠近脸部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的后侧,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的中间处均为断开设置,且断开处均通过魔术贴贴合。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对称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固定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固定板与所述右固定板,且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耳圈,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位于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耳圈均具有一定的松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微型充气泵和所述气囊,方便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使用者先将所述气囊套设在气管导管的外表壁,通过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有固定板的转动卡合,使得位于所述气囊外表壁的所述卡圈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方便对所述气囊的固定,所述微型充气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所述微型充气泵通过所述充气管向所述气囊中充气,待所述气囊鼓起后,所述气囊的内侧壁与气管导管紧密贴合,便可以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所述气囊的中间,从而本固定装置适应于不同粗细的气管导管,通过打开所述放气管,使所述气囊中的气体排出,方便对气管导管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者对病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固定套一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牙垫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转轴;4、导管固定套;5、微型充气泵;6、充气管;7、气囊;8、卡圈;9、第一卡槽;10、第二卡槽;11、放气管;12、牙垫套;13、固定圈;14、挡舌体;15、圆形通腔;16、放置盒;17、盒盖;18、管道;19、第一卡扣;20、第二卡扣;21、吸痰口;22、软垫层;23、上固定带;24、下固定带;25、第一固定轴;26、第二固定带;27、第二固定轴;28、耳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的上端中间处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中间形成导管固定套4,导管固定套4内壁可拆卸卡合有环形的气囊7,气囊7一侧固定有微型充气泵5,微型充气泵5通过充气管6与气囊7连通,气囊7上设有放气管11,微型充气泵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耳圈28,方便将卡合后的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固定在病患的面部,使用者将左固定板1与有固定板2卡合并扣合后,再分别将两个耳圈28挂在患者两侧的耳朵上,由于第二固定带26与耳圈28均具有一定的松紧度,方便适应于不同面部的患者使用,同时在患者侧卧与平躺中,有效的防止了本固定装置的偏离和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转轴3,方便左固定板1与有固定板2的开启与扣合,使用者分别握住左固定板1与有固定板2并转动,使左固定板1与有固定板2以转轴3为中心轴转动,方便了导管固定套4的开启与闭合,使用者将套设有气囊7的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口中,再将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放置在患者面部适当的位置并卡合,使得气囊7外侧壁的卡圈8与导管固定套4内壁上的第一卡槽9卡合,从而使得气囊7被固定住,微型充气泵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微型充气泵5通过充气管6向气囊7中充气,待气囊7鼓起后,便可以对气管导管进去固定,利用气囊7方便对不同粗细的气管导管进行固定,通过打开放气管11,使气囊7中的气体排出,方便对气管导管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者对病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本装置中微型充气泵5的型号是pt27a001,本型号的微型充气泵5体积较小,价格低廉,适应于医学技术领域。

进一步的,气囊7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卡圈8,导管固定套4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圈8相适配的第一卡槽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卡圈8,方便对气囊7的固定,使用者在将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逐渐卡合时,卡圈8会逐渐卡合在与之适配的第一卡槽9中,从而使得气囊7被固定在导管固定套4内,防止了气囊7的掉落。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圈13,第一卡槽9靠近口腔一侧的导管固定套4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0,固定圈13卡合在第二卡槽10内,固定圈13往口腔内部延伸方向依次固定有牙垫套12、挡舌体14;固定圈13与牙垫套12内沿轴向形成气管导管通过的圆形通腔1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气管导管穿过固定圈13与牙垫套12内的圆形通腔15,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卡合时,固定圈13被卡合在与之适配的第二卡槽10内,从而可以对牙垫套12与挡舌体14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放置微型充气泵5的放置盒16和盒盖17,放置盒16固定于右固定板2上,盒盖17盖合于放置盒16上;右固定板2上还开设有放置充气管6的管道18。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盒盖17打开,露出了放置盒16内部的情况,使用者将微型充气泵5放置在放置盒16内,而导管固定套4的右半部分下侧处开设有方便充气管6通过的开口,充气管6通过管道18进行固定,再将盒盖17与放置盒盖合,从而使得微型充气泵5被固定住,方便微型充气泵5的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进行卡接固定的第一卡扣19和第二卡扣20,第一卡扣19设置在导管固定套4下侧开口处,第二卡扣20设置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下端开口处,第一卡扣19的左端与第二卡扣20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导管固定套4的左半部与左固定板1的下端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卡合后,第一卡口19的右端直接卡入导管固定套4的右半部的卡槽内,使得导管固定套4、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被固定,二第二卡扣20的右端直接卡入第二固定板2下端处的卡槽内,使得导管固定套4、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得到进一步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痰口21,吸痰口21为两个,且对称开设于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吸痰口21,方便对患者口中的痰进行吸出,患者在使用气管导管时,口中因不适而会产生痰,使用者将吸管通过吸痰口21插入到患者的口中痰所处的位置并操作吸管,便可以将痰吸出,通过导管固定套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吸痰口21,方便使用者从两侧对患者口中痰的吸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垫层22,软垫层22为两个,并对称贴合于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靠近脸部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均为硬质材质设置,将软垫层22贴合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靠近脸部的一侧后,软垫层22将患者的脸部与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隔开,因软垫层22比较柔软,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固定带23和下固定带24,上固定带23与下固定带24上下对称设置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的后侧,上固定带23与下固定带24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轴25固定连接于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上固定带23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再将下固定带24固定在患者的脖颈处,增加了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位于患者脸部的稳定度,保证了对本装置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上固定带23与下固定带24的中间处均为断开设置,且断开处均通过魔术贴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固定带23与下固定带24的断开处均设置有魔术贴,方便上固定带23和下固定带24与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之间的空间增大或减小,方便使用者将本装置固定在不同患者的脸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固定带26,第二固定带26对称设置在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每个第二固定带26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固定轴27固定连接于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且每个第二固定带26远离第二固定轴27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耳圈28,两个第二固定带26均位于上固定带23与下固定带24之间,且每个第二固定带26与耳圈28均具有一定的松紧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两个耳圈28分别挂在患者两侧的耳朵上后,进一步增加了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处于患者脸部的稳定性,在患者侧卧或平躺中,有效的放置了左固定板1与右固定板2的偏移,从而防止了气管导管的脱落,保证了患者的呼吸安全,又因第二固定带26与耳圈28均具有一定的松紧度,方便适用于不同患者的面部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