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6223发布日期:2020-06-16 23:4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动物、人体机体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将心电描记器的记录电极放在体表的任何两个非等点部位,都可记录出心电变化的图像,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双极导联,电极是用来提取人体各种生物电的金属导体,工作时,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心脑血管发病急,致命性强,但发病时如果能及时进行救治会大大减轻其危害,针对此特点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用于检测心率的发展相对成熟的仪器设备,因此也诞生了一系列的车载心率监测装置,由于其属于车辆辅助设备,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及安装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关于车载心率监测装置应用性不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方向盘上的正电极组件及第一负电极组件、设置在挂挡杆上的第二负电极组件;所述处理器包括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所述正电极组件包括绑带a、设置在绑带a上的正电极片、连接正电极片及正极连接端的导线a;所述第一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b、设置在绑带b上的第一负电极片、连接第一负电极片及负极连接端的导线b;所述绑带a与绑带b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相扣的魔术贴;所述第二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c、设置在绑带c上的第二负电极片、连接第二负电极片及负极连接端的导线c;所述绑带c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套绳;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均采用弹簧绳结构。

优选的,所述绑带a及绑带b呈扇形结构,端面上呈弧形分布若干空槽。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包括勾面贴及毛面贴,所述勾面贴设置在绑带a及绑带b内弧形端的两侧,所述毛面贴设置在绑带a及绑带b外弧形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的弹簧绳结构呈扁型状,并分别贴合方向盘下端外壁及挂挡杆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偏离弹簧绳结构的部位设置有密封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用于安装在车体内,由于开车过程中,驾驶员右手可能会放置在方向盘上,也可能放置在挂挡杆上,因此在方向盘及挂挡杆上均设置了负电极片,此时左手接触正电极片,右手接触任一负电极片,人体与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构成一回路,从而可以测得人体心率、阻抗等相应的生物电信息。

(2)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安装在任一轿车内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导线a、导线b及导线c沿车体内壁设置,并最终与处理器连接,由于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方向盘需要转动,挂挡杆也需要拨动,因此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段均设计为弹簧绳结构,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便于方向盘的转动及挂挡杆的拨动。

(3)绑带a及绑带b呈扇形结构,端面上呈弧形分布若干空槽,主要由于不同车型的方向盘设计有不同,设计的空槽便于实现绑带a及绑带b与方向盘的匹配贴合。

(4)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的弹簧绳结构呈扁型状,便于实现其与车体内壁的贴合,避免圆柱形的弹簧绳结构影响空间使用。

(5)密封胶条的设计便于导线a、导线b及导线c的固定,避免出现线路紊乱的情况,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设置在车体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展开图。

其中:a、方向盘,b、挂挡杆;

1、处理器,11、正极连接端,12、负极连接端;

2、正电极组件,21、绑带a,22、正电极片;

3、第一负电极组件,31、绑带b,32、第一负电极片;

231、空槽,232、勾面贴,233、毛面贴;

4、第二负电极组件,41、绑带c,42、第二负电极片,43、环形套绳;

5、导线a,6、导线b,7、导线c,8、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汽车中,方向盘a设置在主驾驶室内,挂挡杆b设置在主驾驶室与副驾驶室中间,为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安装在方向盘a与挂挡杆b上,用于监测人体包括与心率相关的生物电信号,从而对驾驶员的生物、心理特征做出分析和识别,并基于分析识别结果采取相应的警告、降速等作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处理器1、设置在方向盘a上的正电极组件2及第一负电极组件3、设置在挂挡杆b上的第二负电极组件4。

处理器1主要用于实现信号的接收、放大、处理等,其呈扁状结构,并安装在主驾驶室靠近挂挡杆b一侧的侧壁上,该处理器1包括正极连接端11及负极连接端12。

正电极组件2设置在方向盘a的左侧,与人体的左上肢接触,包括绑带a21、设置在绑带a21上的正电极片22、连接正电极片22及正极连接端11的导线a5。

第一负电极组件3设置在方向盘a的右侧,与人体的右上肢接触,包括绑带b31、设置在绑带b31上的第一负电极片32、连接第一负电极片32及负极连接端12的导线b6。

绑带a21及绑带b31呈扇形结构,端面上呈弧形分布若干空槽231,用于适应不同方向盘a使用,使其围着方向盘a绑定一圈后,整体结构的弧度能够实现细微的调整,避免安装完成后,驾驶人员手握使用不方便;绑带a21与绑带b31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相扣的魔术贴,魔术贴包括勾面贴232及毛面贴233,勾面贴232设置在绑带a21及绑带b31内弧形端的两侧,毛面贴233设置在绑带a21及绑带b31外弧形端的两侧。

第二负电极组件4设置在挂挡杆b上端,主要包括绑带c41、设置在绑带c41上的第二负电极片42、连接第二负电极片42及负极连接端12的导线c7;绑带c41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套绳43,用于套设在外凸的挂挡杆b上端两侧。

导线a5、导线b6及导线c7中部均采用弹簧绳结构,该弹簧绳结构呈扁型状,便于实现其与车体内壁的贴合,避免圆柱形的弹簧绳结构影响空间使用;同时导线a5、导线b6及导线c7偏离弹簧绳结构的部位设置有密封胶条8。

安装时,首先将处理器1、正电极组件2、第一负电极组件3及第二负电极组件4分别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合理排布导线a5、导线b6及导线c7的位置,其中导线a5及导线b6沿方向盘a外壁依次设置,并顺延向下,从主驾驶室底部延伸至最终与处理器1连接,导线c7沿挂挡杆b外壁设置,并最终与处理器1连接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