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678发布日期:2020-08-14 19:46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背景技术:

临床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或者特殊情况下病人的痰液等常用负压装置将其吸出,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楚、或者减少污染、或者防止特殊患者被痰液等卡住等情况的发生;电动吸引器就是常用的负压装置之一。以前常用电动吸引器配套的负压引流瓶多为玻璃瓶暂存吸引物,目前为减少污染部分电动吸引器配套的负压引流瓶改进为硬质塑料瓶内嵌一次性引流袋,但由于一次性引流袋本身无支撑,无法很好的与硬质塑料瓶贴合,有些甚至在吸引过程中因为进口和出口的压力不一致造成一次性负压袋的皱缩,同时因为没有与硬质塑料瓶完全贴合,会影响医护人员对吸引物量的准确判断,尤其是在做儿童手术时,儿童出血的量若不能被医护人员时刻掌控,则很有可能小患者会因为失血过多,而产生其他影响,甚至是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包括可充气引流袋,所述可充气引流袋上具有进气单向管和出气单向管,所述可充气引流袋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支撑点,双层结构上具有加压气的进气口,进气口处具有密封结构和给进气口充气的加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具有粘性密封材料,比如具有粘性的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为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装置为加压球。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球包括加压球体、调压阀和压力表,调压阀和压力表均安装在加压球体的出气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气引流袋为医用高分子材料袋。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单向管和出气单向管的材质均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单向管和出气单向管中均具有一个固定挡环和多个活动扇形叶片,固定挡环和多个活动扇形叶片的边缘都与管壁固定连接,所有活动扇形叶片的尖端围合形成一个圆。

进一步的,所述可充气引流袋外表面标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充气引流袋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支撑点,充气后,能很好的与硬质塑料瓶贴合;另外,表面有准确的刻度显示,医护人员对吸引物量能进行准确判断,可以有效的让病人了解病人的情况。一次性医用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病人与医护人员,防止二次污染与二次传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

图3为固定挡环和活动扇形叶片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向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向示意图;

图6为加压球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向示意图;

图中:可充气引流袋、进气单向管2、出气单向管3、连接支撑点4、进气口5、固定挡环6、活动扇形叶片7、加压球体8、调压阀9、压力表1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的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中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包括可充气引流袋1,所述可充气引流袋1上具有进气单向管2和出气单向管3,所述可充气引流袋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支撑点4,双层结构上具有加压气的进气口5,进气口5处具有密封结构和给进气口5充气的加压装置。在常规状态下,一次性负压引流袋扁形袋状;使用时,经加压装置充气,成有相对坚硬支撑的壳体,医护人员按照标识插入进气端和出气端即可使用。

在申请实施例中,可充气引流袋1如下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可充气引流袋1为双层结构,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袋,两层医用高分子材料袋中间有很多连接支撑点4,用于保证两层医用高分子材料袋的一体性;除连接支撑点4外的其他部分为空腔,以供使用时存储带压的气体;引流袋有进加压气(加压球产生)的进气口5,该进气口5含有粘性材质(即粘性的胶带),一是用来确保与加压球连接的密封性,二是根据使用后是否需要保持引流袋的形状而选择粘合或打开。当然密封结构也可以为单向阀。

可充气引流袋1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一次性吹塑而成,同时外侧袋体标有刻度,吹塑成型后,装入进气单向管2和出气单向管3,组成一个整体;常规状态为扁形袋状,不占空间;使用时连接支撑点4和带压的气体使两层医用高分子材料袋张紧形成一个相对坚固的壳体来暂存吸引物。

在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进气单向管2和出气单向管3的材质均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进气单向管2和出气单向管3中均具有一个固定挡环6和多个活动扇形叶片7,固定挡环6和多个活动扇形叶片7的边缘都与管壁固定连接,所有活动扇形叶片7的尖端围合形成一个圆。吸引物等流体(包含空气)只能按照图示从上而下流动;工作时活动扇形叶片7向下呈伞状打开,吸引物等流体通过固定挡环6和活动扇形叶片7按照图示从上而下流动;若接口接反,按照图示,下部有活动扇形叶片7,活动扇形叶片7与管子上方的直角会阻碍活动扇形叶片7打开,同时活动扇形叶片7上部的固定挡环6也会阻止活动扇形叶片7的打开,这样就形成一个断路,不予许吸引物等流体从下方流至上方。

在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装置为加压球。如图6-7所示,所述加压球包括加压球体8、调压阀9和压力表10,调压阀9和压力表10均安装在加压球体8的出气口上。压力表10内标有刻度(主要显示为“正常”和“超压”)。加压球(在调压阀9和压力表10的一端)与引流袋进加压气的进气口5的粘性物质相连,并通过该口对引流袋进行充气,当加压球压力表10指针显示在“正常”区域,则可停止加压,将调压阀9顺时针转动,即可锁死加压球,连接于加压球引流袋内的气体也被锁死,停留片刻,观察加压球的压力表10是否变动,不变动则可供临床使用;压力表10指针变动则需要更换加压球,若不是加压球的问题,则更换引流袋,直至正常为止。若加压球打入引流袋内气体过多,加压球压力表10指针在“超压”区,则需逆时针转动调压阀9,待压力表10指针指在“正常”区即可将调压阀9顺时针转动,锁死加压球,观察压力表10的指针,若不变动,则可供临床使用,若变动,则更换则需要更换加压球,若不是加压球的问题,则更换引流袋,直至正常为止。

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在临床使用结束后,医护人员可将进气单向管2和出气单向管3堵住,同时可以将加压球拔出,若需要保持引流袋的形状则将引流袋进加压气的进气口5的粘性物质粘合即可;反之则不粘合。之后医护人员根据吸引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即可,空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参照相应医疗垃圾分类进行处理。

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大小,以供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人员使用,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确保医护人员对全局的掌控,同时也将负压引流袋这块对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污染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