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18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产妇生产后骨盆矫正修复各项功能康复的器具,确切地说是一种产后骨盆矫正修复带。



背景技术:

由于产妇在妊娠期间伴随着胎儿和子宫体积增大,腰骶前凸增加,加上孕妇的腹部肌肉功能低下,脊柱背伸肌牵拉,腹背侧肌群不平衡,导致脊柱前凸,打破了脊柱稳定系统和生物力学平衡。此外,在产妇妊娠期间松弛激素的分泌,造成韧带松弛,允许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运动幅度增加,哺乳后松弛激素的分泌中止,韧带再次紧张,经常发现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再接近时形成左右不对称,所以容易造成骶髂关节半脱位,进而引起腰骶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现象,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束缚带帮助产妇骨盆恢复,束缚带能够对腰腹曲线至下腹部起提升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和骨盆回位,还可以防止内脏下垂,帮助体内机能慢慢恢复。

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产后束缚带都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功能单一,仅仅对腰部的支撑,对骨盆产生束缚作用,没有分析骶髂关节的功能障碍,未对骨盆进行针对性矫正。为了改善妇女产后腰痛的症状,提高了妇女的生活质量,所以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骨盆矫正修复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穿戴方便,骨盆矫正效果好,满足使用需求,便于产品的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盆矫正修复带,包括本体、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左侧髂骨带、右侧髂骨带、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所述本体呈弧形结构,本体左侧设有一体结构的左侧连接带,本体右侧设有一体结构的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内侧靠近中部处连接左侧髂骨带,左侧髂骨带内侧设有可充气的左侧气囊,右侧连接带内侧靠近中部处连接右侧髂骨带,右侧髂骨带内侧设有可充气的右侧气囊,所述本体内侧中部设有可充气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

所述第一气囊、第三气囊上下并排设置在本体内侧靠近左侧连接带处,第二气囊、第四气囊上下并排设置在本体内侧靠近右侧连接带处。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表面分别粘贴靠垫,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的靠垫分别贴紧左右两侧的髂后上棘和做骨结节。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表面均采用一体结构设置靠垫。

所述第一气囊、第三气囊与第二气囊、第四气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分别贴紧人体左右两侧的髂后上棘,所述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分别贴紧人体左右两侧坐骨结节。

所述左侧气囊表面粘贴靠垫,所述右侧气囊表面粘贴靠垫,靠垫能够支撑人体两侧骨盆,所述靠垫接触髂脊、髋关节和股骨。

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表面均采用一体结构设置靠垫。

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背面分别设有气嘴,气嘴上密封塞扣气塞。

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背面分别设有气嘴,气嘴上密封塞扣气塞。

所述左侧连接带末端内侧固定魔术贴的公扣,右侧连接带末端外侧固定魔术贴的母扣,公扣、母扣通过粘扣连接。

所述左侧连接带为并排设置的两根,所述右侧连接带为并排设置的两根。

所述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上分别设有孔,所述左侧髂骨带、右侧髂骨带与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连接处分别设有固定扣,固定扣为矩形结构,固定扣中部固定中柱,中柱上可转动的穿套卡固杆,卡固杆末端延伸到固定扣边缘,右侧连接带以绕过中柱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上,并将卡固杆穿套在孔内,左侧连接带以绕过中柱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上,并将卡固杆穿套在孔内。

所述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上分别设有孔,所述左侧髂骨带、右侧髂骨带与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连接处分别设有固定扣,固定扣为矩形结构,固定扣中部固定中柱,中柱上可转动的穿套卡固杆,卡固杆末端延伸到固定扣边缘,右侧连接带以绕过中柱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上,并将卡固杆穿套在孔内,左侧连接带以绕过中柱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上,并将卡固杆穿套在孔内。

所述右侧连接带、左侧连接带分别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左侧髂骨带、右侧髂骨带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穿戴方便舒适,可以通过气囊带的气体量来调整修复带的松紧程度,对骨盆施加矫正力量,同时气囊带上采用由记忆海绵制成的靠垫,使得靠垫能够与产妇骨盆更加紧密的贴合,增强了修复带对骨盆的支撑能力,达到较好的矫正骨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产后骨盆修复带,使用前结合专业诊断分析判断骨盆是否存在功能障碍,然后根据诊断通过对不同的气囊带充气,达到骨盆合适的束缚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右侧连接带或左侧连接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左侧髂骨带或右侧髂骨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的右侧连接带或左侧连接带与左侧髂骨带或右侧髂骨带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所述的骨盆矫正修复带,包括本体1、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左侧髂骨带4、右侧髂骨带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所述本体1呈弧形结构,本体1左侧设有一体结构的左侧连接带3,本体1右侧设有一体结构的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内侧靠近中部处连接左侧髂骨带4,左侧髂骨带4内侧设有可充气的左侧气囊10,右侧连接带2内侧靠近中部处连接右侧髂骨带5,右侧髂骨带5内侧设有可充气的右侧气囊11,所述本体1内侧中部设有可充气的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所述第一气囊6、第三气囊8上下并排设置在本体1内侧靠近左侧连接带3处,第二气囊7、第四气囊9上下并排设置在本体1内侧靠近右侧连接带2处。

所述第一气囊6、第三气囊8与第二气囊7、第四气囊9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分别贴紧人体左右两侧的髂后上棘,所述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分别贴紧人体左右两侧坐骨结节。

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表面分别粘接靠垫,靠垫能够支撑人体骨盆,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的靠垫分别贴紧左右两侧的髂后上棘和做骨结节。

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表面均采用一体结构设置靠垫,为了使气囊更舒适地贴合人体,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表面分别设有记忆海绵制作而成的靠垫。

所述左侧气囊10贴紧人体左侧的髂脊、髋关节和股骨,右侧气囊11贴紧人体右侧的髂脊、髋关节和股骨。

所述左侧气囊10表面粘接靠垫,所述右侧气囊11表面粘接靠垫,靠垫能够支撑人体两侧的髂脊、髋关节和股骨。

所述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表面均采用一体结构设置靠垫,为了使气囊更舒适地贴合人体,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表面分别设有记忆海绵制作而成的靠垫。

所述靠垫由记忆海绵通过模具一次性定型制成,记忆海绵是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具有压力感应及温度感应记忆功能,能够根据体形、体重和体温做出反应,可根据人体形状均匀分配压力。

所述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背面分别设有气嘴12,用于向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充气,气嘴12上密封塞扣气塞13,使用时,打开气塞13,左侧气囊10、右侧气囊11分别根据需要通过气嘴12密封连接到气管,气管连接到充气气球,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取下气管,塞好气塞13即可。所述充气气球与胶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阀。

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背面分别设有气嘴12,用于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充气,气嘴12上密封塞扣气塞13,使用时,打开气塞13,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分别根据需要通过气嘴12密封连接到气管,气管连接到充气气球,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取下气管,塞好气塞13即可。所述充气气球与胶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阀。

所述左侧连接带3末端内侧固定魔术贴的公扣14,右侧连接带2末端外侧固定魔术贴的母扣15,公扣14、母扣15通过粘扣连接,使得修复带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所述左侧连接带3为并排设置的两根,所述右侧连接带2为并排设置的两根。

所述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的面料为棉或竹纤维或者竹炭纤维或其他功能性纤维和一直与弹力纤维混纺而成,质地柔软。吸湿排汗,皮肤接触性好。

所述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上分别设有孔16,所述左侧髂骨带4、右侧髂骨带5与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连接处分别设有固定扣17,固定扣17为矩形结构,固定扣17中部固定中柱19,中柱19上可转动的穿套卡固杆18,卡固杆18末端延伸到固定扣17边缘,使用时,将右侧连接带2以绕过中柱19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17上,并将卡固杆18穿套在孔16内,从而将固定扣17与右侧连接带2固定,进而将右侧连接带2与左侧髂骨带4或右侧髂骨带5固定,将左侧连接带3以绕过中柱19的方式穿套在固定扣17上,并将卡固杆18穿套在孔16内,从而将固定扣17与左侧连接带3固定,进而将左侧连接带3与左侧髂骨带4或右侧髂骨带5固定。

进一步实施中,所述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分别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左侧髂骨带4、右侧髂骨带5上。

具体实施中,通过弧形结构的本体1,使得修复带更加贴合腰部,通过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上的采用材料为记忆海绵的靠垫,能够与产妇骨盆的髂后上棘和坐骨结节紧密的贴合,通过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分别上的右侧气囊11、左侧气囊10分别固定于右、左骨盆侧方,右侧气囊11、左侧气囊10通过记忆海绵的靠垫紧贴左右骨盆的髂脊、髋关节和股骨,增强了修复带对骨盆左右侧方的束缚力,更好的帮助产妇产后恢复,更具有舒适感。

具体使用时,将本体1置于产妇骨盆后面,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能够与产妇骨盆的髂后上棘和坐骨结节紧密的贴合,髂骨带4和5调整好位置,使得髂骨带内侧的右侧气囊11、左侧气囊10分别接触骨盆左右两侧髂脊、髋关节和股骨。然后右侧连接带2、左侧连接带3通过魔术贴粘扣连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收紧修复带。然后通过气嘴12向气囊内充入气体,以产妇的舒适度为准。达到很好矫正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

此外通过专业的临床诊断,分析出产妇骨盆存在的功能障碍,即是否存在骨盆的向后向下半脱位和骨盆的向前向上半脱位。如果该产妇的一侧骨盆为存在向后向下半脱位,则用打气筒通过气嘴向同侧的本体1中接触髂后上棘的气囊带和对侧接触坐骨结节的气囊带内充入空气,如果该产妇的一侧骨盆为存在向前向上半脱位,则需要打气筒通过气嘴向同侧的本体1中接触坐骨结节的气囊带和对侧接触髂后上棘的气囊带内充入空气,如果产妇骨盆不存在半脱位,则本体1中的气囊带不需要充气,仅仅对髂骨带内侧的气囊带10和11充气,达到合适束缚效果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