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加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2474发布日期:2020-08-07 18:2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加热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器加热仪。



背景技术:

输液加热器(输液器加热仪)是用来把所输送的液体保持在三十七度左右,从而减少患者的冷刺激,同时还可加快药物吸收。目前的输液加热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电加热,其发热快温控稳定。另一种是采用自发热材料,通过材料反映发热进行加热,这种方式十分简便,不需要电池或电线,但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控温不准确,很容易引发事故。

前的电加热的输液加热仪虽然采用单片机进行准确温控,但是一般采用一个探头探测温度,存在较大误差,另外不许连接充电线或电池,否则无法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院一般没有预留过多的插座,而且直接插电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漏电事故。而且一旦温度传感器受损,就很容易造成过度加热,导致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器加热仪,其具有过热保护功能,且还能够断电继续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加热仪,包括底壳、中壳,所述底壳固定在中壳底部,所述中壳上设置有安装槽、卡扣槽、缺槽,所述顶盖与卡扣槽对应处设置有卡扣板,所述卡扣板与卡扣槽卡合装配;所述安装槽顶部密封、安装有加热块;所述安装槽内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安装槽底部固定有第一检测盒、第二检测盒;

所述导热腔两端分别安装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安装槽内还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通电发热,且电热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线另一端与电源插口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另一端通过导电片与电源插口的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各为正极、负极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串联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通过过热保护组件触发。

优选地,还包括顶盖,所述中壳顶部固定有第一铰接筒,所述顶盖与第一铰接筒固定处固定有第二铰接筒,转轴穿过第一铰接筒、第二铰接筒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顶盖将中壳顶部遮盖。

优选地,加热块位于安装槽内侧的部分上安装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上设置有无数贯穿孔。

优选地,导热片、加热块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加热块上设置有弯曲的加热槽,加热槽用于放置输液皮条。

优选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与mcu的信号端通讯连接,所述mcu安装在主板上;电源插口与ac-dc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电连接,ac-dc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能被主板、温度传感器、电热丝、显示屏使用的直流电;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板分别安装在底壳内部的底腔内。

优选地,第二检测盒内部为中空的导热腔,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颗粒,导热颗粒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颗粒材料制成,温度探头与导热颗粒接触导热。

优选地,过热保护组件包括触发杆、记忆弹簧,所述按钮开关的触发端与触发杆一端正对,所述触发杆另一端装入第一检测盒的感应内腔内,且触发杆装入感应内腔内的部分上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触发杆位于限位环与感应内腔底面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弧形弹簧片,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

所述触发杆远离按钮开关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斜面设置在驱动块上,驱动块固定在导向板上,导向板与的感应内腔内壁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导向板与感应内腔靠近第二检测盒一端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记忆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记忆弹簧在38-40℃时伸长、在25-30℃时缩短;所述第一检测盒、第二检测盒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中壳、底壳上分别安装有显示屏、按钮,所述显示屏的信号端与主板上的显示电路的输出端通讯连接,从而使得显示屏能够显示mcu输送开的信息,mcu的信号端与显示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mcu的信号端还分别与按钮通讯连接,在触发按钮时可向mcu输入控制指令,显示屏通过充电插口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记忆弹簧实现过热自动断电保护的功能,从而防止电子设备或程序出问题时无休止加热导致医疗事故。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变储能材料,从而能够存储热量并且保证热量均匀释放以增加加热效果及可断电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过热保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8,一种输液器加热仪,包括底壳110、中壳120、顶盖130,所述底壳110固定在中壳120底部,所述中壳120顶部固定有第一铰接筒150,所述顶盖130与第一铰接筒150固定处固定有第二铰接筒131,转轴140穿过第一铰接筒150、第二铰接筒131可圆周转动装配;

所述顶盖130将中壳120顶部遮盖,所述中壳120上设置有安装槽121、卡扣槽122、缺槽123,所述顶盖130与卡扣槽122对应处设置有卡扣板132,所述卡扣板132与卡扣槽122卡合装配,从而实现顶盖130与中壳120的卡合装配、固定;缺槽123用于便于手指伸入顶盖130下方,从而便于打开顶盖130。

所述安装槽121顶部密封、安装有加热块160,加热块160位于安装槽121内侧的部分上安装有导热片170,导热片170、加热块160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所述加热块160上设置有弯曲的加热槽161,加热槽161用于放置输液皮条,从而对输液皮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而弯曲的加热槽161可以增加药液的加热效果。

所述安装槽121内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导热片170上设置有无数贯穿孔171,所述安装槽121底部固定有第一检测盒310、第二检测盒320,第二检测盒320内部为中空的导热腔321,导热腔321内填充有导热颗粒410,导热颗粒410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颗粒材料制成,如金属球或金属砂;

所述导热腔321两端分别安装有温度探头261,温度探头261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与mcu的信号端通讯连接,所述mcu安装在主板280上;

所述安装槽121内还安装有电热丝240,电热丝240通电发热,且电热丝2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线271、第二导线272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线271另一端与电源插口210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72另一端通过导电片273与电源插口210的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各为正极、负极其中一个。使用时,电源插口210与ac-dc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电连接,ac-dc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能够被主板、温度传感器、电热丝使用的直流电。

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板分别安装在底壳110内部的底腔111内,所述第一导线271或第二导线272上串联安装有按钮开关250,所述按钮开关250的触发端与触发杆540一端正对,从而使得触发杆540能够触发按钮开关250,所述触发杆540另一端装入第一检测盒310的感应内腔311内,且触发杆540装入感应内腔311内的部分上固定有限位环542,所述触发杆540位于限位环542与感应内腔311底面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弧形弹簧片550,弧形弹簧片550具有弹性其用于产生阻碍触发杆540下移的弹力;

所述触发杆540远离按钮开关250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41,所述第一斜面541与第二斜面531接触、贴合,所述第二斜面531设置在驱动块530上,驱动块530固定在导向板520上,导向板520与的感应内腔311内壁卡合、可滑动装配,所述导向板520与感应内腔311靠近第二检测盒320一端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记忆弹簧510,所述的记忆弹簧510在38-40℃时伸长、在25-30℃时缩短。

所述第一检测盒310、第二检测盒320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使用时,相变储能材料的热量直接加热加热块160、导热片170、第一检测盒310、第二检测盒320,从而使得导热片170将热量传输至加热块160上,加热块160对输液皮条进行加热,此时顶盖130盖合在中壳120顶部以封闭加热槽161;

而热量传输至导热颗粒410、记忆弹簧510,导热颗粒将热量均匀输送至温度探头261,从而大大增加对温度探测的准确度。一旦记忆弹簧510的温度达到38-40℃时,记忆弹簧510伸长,从而驱动导向板520、驱动块530向触发杆移动,使得第二斜面531与第一斜面541配合以将触发杆克服弧形弹簧片的弹力下压,直到触发杆触发按钮开关250,此时按钮开关断开,电热丝电流断开以防止过热,按钮开关初始状态时为接通状态。在断电后,虽然电热丝不能继续加热,但是相变储能材料还能够继续放热,从而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加热,实现断电继续使用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中壳120、底壳110上分别安装有显示屏220、按钮230,所述显示屏220的信号端与主板上的显示电路(或显卡)的输出端通讯连接,从而使得显示屏能够显示mcu输送开的信息,mcu的信号端与显示电路的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mcu的信号端还分别与按钮230通讯连接,在触发按钮230时可向mcu输入控制指令,从而便于调节或控制mcu上内置的程序,显示屏通过充电插口210供电。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