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9174发布日期:2020-08-07 18: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



背景技术:

担架床主要与救护车配合使用,用于盛放伤患人员,将其运上救护车,到达医院后,用于盛放伤患人员,送入对应的科室进行抢救与治疗,而在这个过程中伤患人员会受到过大的震动,例如一名胸骨断裂插入内脏的伤者,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受到过大的震动后,既有可能造成伤势恶化,甚至直接死亡,因此担架床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震,但当伤患到达医院后,进行治疗时需要将其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震动。

目前市场已存在自动将伤患人员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的担架床,但因为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因不同手术台或者病床高度不同,无法将伤患人员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进而还是需要人工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市面上的担架床不能适应各种高度的病床或者手术台,进而完成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具有调节高度,移动平稳、重心稳定与使用省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包括担架本体、床板本体与车本体,所述担架本体放置在床板本体上侧,所述床板本体固定于车本体上侧,所述车本体包括底座与升降台,所述底座与升降台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升降台与床板本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升降台与担架本体通过搬运机构连接,所述底座下侧设有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包括担架本体、床板本体与车本体,所述担架本体放置在床板本体上侧,所述床板本体固定于车本体上侧,所述车本体包括底座与升降台,所述底座与升降台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升降台与床板本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升降台与担架本体通过搬运机构连接,所述底座下侧设有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担架本体包括担架杆与担架布,所述担架布两侧设有圆形通道,所述担架杆穿入圆形通道固定,所述担架布包括背部、臀部、腿部与脚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床板本体包括背板、臀板、腿板与脚板;所述背板一端与臀板一端铰接,所述臀板另一端与腿板一端铰接,所述腿板另一端与脚板一端铰接,所述臀板固定在升降台上,所述背板、臀板、腿板与脚板上表面都设有软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升降台靠近两端位置都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固定板,两端的所述固定板铰接有传动机构,一侧的所述传动机构与背板铰接,另一侧所述传动机构与脚板铰接;所述腿板上固定有突出板,所述突出板上铰接有传动机构,所述突出板上的传动机构与脚板铰接;与所述背板铰接的传送机构位于固定杆中心,与所述脚板铰接和与所述腿板铰接的传送机构分别位于在固定杆中心轴线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底板、顶板、连杆板a、连杆板b与伸缩机构;所述底板固定在底座顶部,所述顶板固定在升降台于臀板固定位置的正下方,所述连杆板a与连杆板b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与顶板,所述连杆板a位于连杆板b上侧,所述连杆板b中部设有方孔,所述伸缩机构穿过方孔分别与底座和连杆板a顶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搬运机构包括主动旋转杆、被动旋转杆与支撑板,所述升降台两端都活动固定有主动旋转杆,所述主动旋转杆一侧活动固定有被动旋转杆,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铰接主动旋转杆与被动旋转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侧u形槽结构,所述u形槽结构嵌入固定担架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主动旋转杆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减速机与电机都固定于升降台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升降台靠近所述主动旋转杆的一侧设有固定围栏,所述升降台另一侧设有活动围栏,所述活动围栏底部设有圆柱凸起,所述升降台上靠近圆柱凸起两端设有u形环,所述圆柱凸起与两侧的u形环通过一根铰接杆铰接,所述铰接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被动旋转杆传动连接,所述铰接杆穿过圆柱凸起采用键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底座四角上设有万向轮,所述平衡装置卡入滑槽活动固定在底座底部,所述平衡装置滑出一侧设有底侧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台两侧设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的使用方法,包括;

s1、从地面上将病患移动上担架床:

将担架本体放置到病患身体下,工人抬起担架本体放置到床板本体上,并将担架杆卡入u形槽结构固定;

s2、调节床板本体:

先抽出担架本体两侧的担架杆放置到挂钩位置,然后通过调节三个传动机构,让背板、腿板与脚板之间形成各种角度倾斜,达到病患最舒适的位置;

s3、从担架床上将病患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

调节伸缩装置将床板本体伸缩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的高度,拉出平衡装置,然后搬运机构转动将担架本体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

s4、从手术台或者病床上将病患移动会担架床上:

调节伸缩装置将床板本体伸缩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的高度,拉出平衡装置,先将搬运机构转出,再将担架本体放置到病患身体下,然后将担架本体的担架杆卡入u形槽结构固定,最后回转搬运机构将担架本体移动到床板本体上。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装置将调节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担架床能以最合适的高度,将伤患人员平稳的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或者从手术台或者病床上移动到担架床上。

2、本实用新型采用底板、顶板、连杆板a、连杆板b构成一个平行四连杆机构,使得底板与顶板的底边一直处于相互平行的位置,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向一侧倾斜的情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采用传动机构调节背板、腿板与脚板的倾斜角度,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使得伤患处于更加舒适的状态。

4、本实用新型在升降台两侧设有挂钩,通过挂钩放置取下的担架杆,进而避免了取下的担架杆放置在其他地方之后被遗弃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担架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担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担架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台仰视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活动围栏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挂钩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担架本体;101、圆形通道;110、担架杆;120、担架布;121、背部;122、臀部;123、腿部;124、脚部;200、床板本体;201、背板;202、臀板;203、腿板;204、脚板;210、传动机构;211、突出板;220、软垫;300、车本体;310、底座;311、平衡装置;312、万向轮;320、升降台;321、固定杆;322、固定板;323、固定围栏;324、u形环;325、铰接杆;326、挂钩;330、活动围栏;331、圆柱凸起;400、伸缩装置;410、底板;420、顶板;430、连杆板a;440、连杆板b;441、方孔;450、伸缩机构;500、搬运机构;510、主动旋转杆;511、减速机;512、电机;520、被动旋转杆;530、支撑板;531、u形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包括担架本体100、床板本体200与车本体300,其中担架本体100放置在床板本体200上侧,床板本体200螺钉固定于车本体300上侧,具体的车本体300包括底座310与升降台320,底座310与升降台320之间设有伸缩装置400,升降台320与床板本体200之间设有传动机构210,升降台320与担架本体100通过搬运机构500连接,底座310下侧设有平衡装置311。

如图2-3所示,担架本体100包括担架杆110与担架布120,其中担架布120两侧缝合形成有圆形通道101,担架杆110穿入圆形通道101固定,具体的担架布120包括背部121、臀部122、腿部123与脚部124;床板本体200包括背板201、臀板202、腿板203与脚板204;背板201、臀板202、腿板203与脚板204上表面都嵌入固定有软垫220,担架布120的背部121、臀部122、腿部123与脚部124对应放置在背板201、臀板202、腿板203与脚板204上。

如图3所示,背板201一端与臀板202一端采用合页铰接固定,臀板202另一端与腿板203一端采用合页铰接固定,腿板203另一端与脚板204一端采用合页铰接固定,臀板202螺钉固定在升降台320上。

如图3-4所示,升降台320靠近两端位置都焊接固定有固定杆321,固定杆321上螺钉固定有固定板322,固定板322采用销轴铰接有传动机构210,一侧的传动机构210与背板201采用销轴铰接,另一侧传动机构210与脚板204采用销轴铰接;腿板203上焊接固定有突出板211,突出板211上采用销轴铰接有传动机构210,突出板211上的传动机构210与脚板204采用销轴铰接;与背板201铰接的传送机构位于在固定杆321中心,与脚板204铰接和与腿板203铰接的传送机构分别位于在固定杆321中心轴线两侧,其中的传动机构210都为电推杆,采用电推杆实现将背板201、腿板203、脚板204的转动升降,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使得伤患人员更加舒适,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如图3所示,伸缩装置400包括底板410、顶板420、连杆板a430、连杆板b440与伸缩机构450;其中底板410螺钉固定在底座310顶部,顶板420螺钉固定在升降台320于臀板202固定位置的正下方,连杆板a430与连杆板b440两端分别采用销轴铰接连接底板410与顶板420,连杆板a430位于连杆板b440上侧,连杆板b440中部开设有方孔441,伸缩机构450穿过方孔441分别与底座310和连杆板a430顶端采用销轴铰接,具体的伸缩机构450为电推杆,采用电推杆推动顶板420向上运动,同时因为底板410、顶板420、连杆板a430与连杆板b440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会顶板420不会发生倾斜。

如图5所示,搬运机构500包括主动旋转杆510、被动旋转杆520与支撑板530,升降台320两端都活动固定有主动旋转杆510,主动旋转杆510一侧活动固定有被动旋转杆520,支撑板530两端分别采用螺栓铰接主动旋转杆510与被动旋转杆520,支撑板530上开设有两侧u形槽结构531,u形槽结构531用于担架杆110嵌入固定。

如图4所示,主动旋转杆510传动连接有减速机511,减速机511采用传动杆传动连接有电机512,电机512通过连接盘螺钉固定于减速机511上,减速机511与主动旋转杆510通过传动杆采用键连接,减速机511通过一个法兰盘螺钉固定在升降台320内侧。

如图5-6所示,升降台320靠近主动旋转杆510的一侧螺钉固定有固定围栏323,升降台320另一侧设有活动围栏330,具体的活动围栏330底部一体成型有圆柱凸起331,升降台320上靠近圆柱凸起331两端螺钉固定有u形环324,圆柱凸起331与两侧的u形环324通过一根铰接杆325铰接,铰接杆325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被动旋转杆520采用键连接,铰接杆325穿过圆柱凸起331采用键连接固定。

如图1、7所示,底座310四角上螺钉固定有万向轮312,平衡装置311卡入滑槽活动固定在底座310底部,即平衡装置311上有卡槽,而底座310底部有卡块,采用卡槽卡入卡块连接,使得平衡装置311可以沿卡块滑动,平衡装置311滑出一侧设有底侧螺钉固定有万向轮312,升降台320两侧螺钉连接有挂钩326,用于放置取下的担架杆110。

一种升降医用担架床的使用方法,包括;

s1、从地面上将病患移动上担架床:

使用时将担架本体100放置到病患身体下,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将担架布120放置到病患的身体下侧,然后用担架杆110穿过两侧圆形通道101,形成担架本体100,第二种是将病患抬起放置到担架本体100上;将伤患人员放置到担架本体100上之后,工人握住担架杆110抬起担架本体100放置到床板本体200上,并将担架杆110卡入u形槽结构531固定。

s2、调节床板本体200:

先抽出担架本体100两侧的担架杆110放置到挂钩326位置,然后通过调节三个传动机构210,让背板201、腿板203与脚板204之间形成各种角度倾斜,具体的是开启与背板201铰接的传动机构210可以是让背板201绕臀板202旋转,直到转动到舒适的角度停止传动机构210,而开启与腿板203铰接的传动机构210可以是让腿板203绕臀板202旋转,直到转动到舒适的角度停止传动机构210,而开启与脚板204铰接的传动机构210可以是让脚板204绕腿板203旋转,直到转动到舒适的角度停止传动机构210。

s3、从担架床上将病患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

调节伸缩装置400将床板本体200伸缩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的高度,拉出平衡装置311,然后搬运机构500转动将担架本体100移动到病床或者手术台上;具体的先开启伸缩机构450推动顶板420向上运动,同时连杆板a430与连杆板b440使得顶板420上部始终保持水平,直到床板本体200上升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高度,然后将平衡装置311拉出,再开启两侧电机512,此时两侧电机512转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减速机511带动与主动旋转杆510的连接的传动杆缓慢转动,传动杆带动主动旋转杆510转动,主动旋转杆510带动支撑板530向一侧运动,担架本体100随着支撑板530移动,支撑板530带动被动旋转杆520转动,被动旋转杆520转动带动铰接杆325转动,铰接杆325带动活动围栏330转动,当伤患人员已经移动到手术台或者病床上时,两侧电机512停转,将担架杆110抽出后,放置在挂钩326上,两侧电机512回转,活动围栏330也转回原来位置,主动旋转杆510与被动旋转杆520也转回原来位置,然后停止两侧电机512,担架布120在伤患人员脱离危险后再行取出。

s4、从手术台或者病床上将病患移动会担架床上:

调节伸缩装置400将床板本体200伸缩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的高度,拉出平衡装置311,先将搬运机构500转出,再将担架本体100放置到病患身体下,然后将担架本体100的担架杆110卡入u形槽结构531固定,最后回转搬运机构500将担架本体100移动到床板本体200上;具体的先开启伸缩机构450推动顶板420向上运动,同时连杆板a430与连杆板b440使得顶板420上部始终保持水平,直到床板本体200上升到与病床或者手术台相同高度,然后将平衡装置311拉出,再开启两侧电机512,此时两侧电机512转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减速机511带动与主动旋转杆510的连接的传动杆缓慢转动,传动杆带动主动旋转杆510转动,主动旋转杆510带动支撑板530向一侧运动,担架本体100随着支撑板530移动,支撑板530带动被动旋转杆520转动,被动旋转杆520转动带动铰接杆325转动,铰接杆325带动活动围栏330转动,当支撑板530到达手术台台面或者病床床面时,两侧电机512停转,将担架杆110从挂钩326上取下重新插入圆形通道101,然后将担架杆110卡入u形槽结构531固定,然后两侧电机512回转,活动围栏330也转回原来位置,主动旋转杆510与被动旋转杆520也转回原来位置,然后停止两侧电机512,此时伤患人员已经平稳的放置到担架床上。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