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160发布日期:2020-07-31 21:47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



背景技术:

传统病床床板由硬质木板或pvc材料制成,对长期卧床病人容易造成褥疮,而翻身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完成。

医用气垫床,又叫做防褥疮床垫,是预防长期卧床人员发生褥疮的床垫。使用气垫床,可以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几率。褥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身体表面皮肤持续受压,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皮肤组织产生坏死和溃烂。而气垫床使长期卧床人员皮肤体压分散,降低局部压力,使细胞不会坏死。还可以保持皮肤干燥,减轻汗液浸渍,预防了局部皮肤的浸润损伤从而预防褥疮的发生。传统的医用气垫床虽然能延长病患翻身时间,但无法完全取代翻身功能,病患的翻身工作主要依靠2到3名护理人员协同搀扶。传统的翻身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会给病患带来不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病患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实现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包括床架、气动部分以及控制部分;所述气动部分包括气垫、排气泵、气源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磁阀以及管道,所述电磁阀有28个,所述气源装置包括充气泵;所述气垫包括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右侧翻身气垫以及底部气垫,所述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以及右侧翻身气垫均由从上至下的3个气囊组成,所述底部气垫设有2组气囊组;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源开关、变压器、转换开关、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键盘、处理器以及译码器;所述气源装置通过管道与气囊或气囊组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半的电磁阀依次设置于气源装置与气囊或气囊组之间的管道,所述排气泵通过管道与气囊或气囊组连接,另一半电磁阀设置于排气泵与气囊或气囊组之间的管道;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变压器、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还与转换开关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还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充气泵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排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键盘、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还与译码器电连接,所述译码器与电磁阀电连接,所述译码器还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源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出气口与所述充气泵出气口分别设置1个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容积为4l,储气罐压力为2mpa。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转换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动部分还包括排气汇流板、进气汇流板,所述电磁阀中一半设置于排气汇流板,另一半设置于进气汇流板。

优选的,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控制键盘上,所述控制键盘还包括床头上升按键、床头下降按键、左侧翻身按键、左侧回位按键以及睡眠模式按键。

优选的,所述气囊均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以及右侧翻身气垫各自的3个气囊相互独立不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材质为阻燃绝缘pvc材料,所述气垫外层由帆布包裹起来;气囊和气囊组均为柔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核心部分为stc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气垫的相互配合实现帮助病患自动翻身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各个气垫均采用阻燃绝缘pvc材料制作,且外层均为帆布包护,具有安全可靠、性能稳定、集成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中气囊为柔性材质,增加翻身时的舒适感;

4、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往复的供气、排气,使得气垫所受病患身体重力分散,减少褥疮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包括备用电源和备用气源,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在相对较差条件下的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实现自动翻身的医用气垫床,包括床架、气动部分以及控制部分。

如图1、2和3,所述气动部分包括气垫、排气泵、气源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磁阀以及管道,所述电磁阀有28个,分别为电磁阀1、电磁阀2、…、电磁阀27以及电磁阀28,所述气源装置包括充气泵。

所述气垫包括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右侧翻身气垫以及底部气垫,所述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以及右侧翻身气垫均由从上至下的3个气囊组成,所述气囊均为三角形,且所述床头升降气垫、床尾升降气垫、左侧翻身气垫以及右侧翻身气垫各自的3个气囊相互独立不连通,所述底部气垫设有2组气囊组;所述气囊分别为床头气囊-a、床头气囊-b、床头气囊-c、床尾气囊-a、床尾气囊-b、床尾气囊-c、左侧气囊-a、左侧气囊-b、左侧气囊-c、右侧气囊-a、右侧气囊-b以及右侧气囊-c,所述气囊组分别为底部气囊-a和底部气囊-b;所述气垫材质为阻燃绝缘pvc材料,所述气垫外层由帆布包裹起来,这样相对于一般材质而言安全稳定;气囊和气囊组均为柔性材质,这样增加病患翻身时的舒适感;第一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供气状态的气囊或气囊组压力,其设定压力为0.7mpa以上;第二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排气状态的气囊压力,其设定压力为0.05mpa以下。

具体的,床头气囊1共3组,由下至上分别是床头气囊-a、床头气囊-b和床头气囊-c;床尾气囊2共3组,由下至上分别是床尾气囊-a、床尾气囊-b和床尾气囊-c;左侧气囊3共3组,由下至上分别是左侧气囊-a、左侧气囊-b和左侧气囊-c;右侧气囊4共3组,由下至上分别是右侧气囊-a、右侧气囊-b和右侧气囊-c;底部气囊5共2组,从床头至床尾a-b-a-b互相间隔。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电源开关、变压器、转换开关、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键盘、处理器以及译码器,所述处理器核心部分为stc89c52单片机;所述第一继电器用来控制充气泵,所述第二继电器用来控制排气阀;所述译码器用来扩展stc89c52单片机的输出端口,使得所有电磁阀均能受处理器控制。

所述气源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出气口与所述充气泵出气口分别设置1个截止阀,所述储气罐的规格如下:容积为4l,压力为2mpa;气源装置通过管道与气囊或气囊组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半的电磁阀依次设置于气源装置与气囊或气囊组之间的管道,所述排气泵通过管道与气囊或气囊组连接,另一半电磁阀设置于排气泵与气囊或气囊组之间的管道。

所述气动部分还包括排气汇流板、进气汇流板,所述电磁阀中一半设置于排气汇流板,另一半设置于进气汇流板,即在本具体实施例中,14个电磁阀设置于排气汇流板,另外14个电磁阀设置在进气汇流板。

由上可知,每个气囊或气囊组连接2个电磁阀,其中1个电磁阀负责充气功能的实现,另1个电磁阀负责排气功能的实现;各个气囊或气囊组依靠充气泵供气和排气泵排气,通过控制所对应电磁阀,调整各个气囊或气囊组的状态,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各功能。

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变压器、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还与转换开关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还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充气泵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排气泵电连接,具体地,充气泵与所述第一继电器触点电连接,排气泵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触点电连接,所述控制键盘、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还与译码器电连接,所述译码器与电磁阀电连接,所述译码器还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译码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部分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转换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控制键盘上,所述控制键盘还包括床头上升按键、床头下降按键、左侧翻身按键、左侧回位按键以及睡眠模式按键,各个按键按下后可通过处理器实现各自功能。

使用时,通入220v、50hz的市电,若缺少市电供应,则可通过5v的电池组对控制系统直接供电,确保本实用新型运行。

充气泵与排气泵的规格参数均为3mpa,若缺少市电供应,可通过储气罐供气,确保本实用新型运行。

当按下床头上升按键,第一继电器闭合,充气泵通电供气,电磁阀15工作,为床头气囊-a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a充满),电磁阀15关闭,此时床头升高15°;电磁阀16工作,为床头气囊-b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b充满),电磁阀16关闭;此时床头升高30°;电磁阀17工作,为床头气囊-c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c充满),电磁阀17关闭;此时床头升高45°;第一继电器断开,充气泵停止工作。

当按下床头下降按键,第二继电器闭合,排气泵通电吸气,电磁阀3工作,从床头气囊-c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2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c完全收回),电磁阀3关闭,此时床头降低到30°;电磁阀2工作,从床头气囊-b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b完全收回),电磁阀2关闭,此时床头降低到15°;电磁阀1工作,从床头气囊-a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床头气囊-a完全收回),电磁阀1关闭,此时床头回到0°;第二继电器断开,排气泵停止工作。

需进行左侧翻身动作时,按下左侧翻身按键,第一继电器闭合,充气泵通电供气,电磁阀21工作,为左侧气囊-a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a充满),电磁阀21关闭,此时左侧升高15°;电磁阀8工作,为左侧气囊-b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b充满),电磁阀8关闭,此时左侧升高30°;电磁阀9工作,为左侧气囊-c进行充气,系统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c充满),电磁阀9关闭,此时左侧升高45°;第一继电器断开;第二继电器闭合,排气泵通电吸气,电磁阀27、电磁阀28工作,为底部气囊-a、底部气囊-b进行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底部气囊-a和底部气囊-b完全收回),电磁阀27、电磁阀28关闭;底部床身降低,辅助完成翻身;第二继电器断开,完成翻身动作。

需左侧翻身后进行回位操作时,按下左侧回位按键,第二继电器闭合,排气泵吸气,电磁阀23工作,从左侧气囊-c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c完全收回),电磁阀23关闭,此时左侧降低到30°;电磁阀22工作,从左侧气囊-b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b完全收回),电磁阀22关闭,此时左侧降低到15°;电磁阀7工作,从左侧气囊-a中吸气;系统检测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后(此时左侧气囊-a完全收回),电磁阀7关闭;此时左侧回到0°;第二继电器断开,排气泵停止工作。

病患将要睡眠时可按下睡眠模式按键,第一继电器闭合,充气泵工作;第二继电器闭合,排气泵工作;电磁阀13工作,电磁阀28工作,对底部气囊-a供气的同时,从底部气囊-b中吸气,持续一定时间后,电磁阀13关闭,电磁阀28关闭;电磁阀14工作,电磁阀27工作,对底部气囊-b供气的同时,从底部气囊-a中吸气,持续一定时间后,电磁阀14关闭,电磁阀27关闭;循环以上步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