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手腕带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1580发布日期:2020-06-23 22:0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医用手腕带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辅助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手腕带固定座。



背景技术:

手腕带,也称医疗腕带,主要是医院用于识别病人的一种医疗器械。手腕带上记录着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等信息,可以让医生及护士准确的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手腕带作为病人的快速识别装置,给医生、护士再进行查房、输液、护理等工作的时候提供方便。

目前的手腕带都是宽3厘米,长26厘米的连续条状首尾相连绕成的卷状,使用时,都是从一卷上连续撕下,再填写病人信息后通过腰带扣或胶带粘贴方式固定在病人手腕上。由于手腕带经常裸露在空气中,难免会受到污染,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同时手撕取用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手腕带装置固定座,其通过将手腕带放置固定在防护罩内取用,不仅可以防止手腕带的污染,同时可随时取用,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手腕带固定座,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其上设置有腕带盒,所述的腕带盒包括盒盖和盒底上下扣合组成带有开口的腔体;所述的盒底包括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延切线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段弧形过渡的槽口,环形凹槽上设置有环套;所述的盒盖包括与环形凹槽扣合的环形槽板,环形槽板中部设置有与环套插接配合的环形孔轴,环形槽板延切线方向向外延伸有与槽口扣合的一段弧形过渡的槽板口,所述槽口和槽板口扣合的端部形成腔体的开口。

上述底座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两侧的底座上与其垂直方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嵌设有卡轴,所述的腕带盒穿套在所述的卡轴上嵌入所述的凹槽。

上述环形孔轴的内孔为方形孔,所述的凹槽和卡轴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为了便于手腕带的撕拉,在所述腕带盒的腔体开口上设置有齿型板。当拉取手腕带时,可以通过齿型板上的齿牙将手腕带的连接处撕扯开。

为了便于手腕带端部的固定,在所述腕带盒的腔体开口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齿型板的上侧。当手腕带撕取后,可将手腕带上的腰带孔挂在挂钩上,防止手腕带松动脱落。

为了便于实时查看手腕带的用量,在所述的腕带盒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为了便于扣合后的腕带盒打开,以更换手腕带,在所述的盒底和盒盖扣合的接缝处开设有缺口。当需要打开腕带盒时,只需通过缺口撬动盒盖。

为了便于手腕带快速固定在病人手腕上,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抽屉。抽屉内用于放置固定手腕带的腰带扣,腰带扣和手腕带放置在一起,便于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特点。

本实用新型将盒底和盒盖扣合的腕带盒固定在底座上,以便手腕带放置在腕带盒内随时抽取,取用时手腕带延腕带盒的开口一条条撕出,更换取用方便快捷,同时手腕带放置在腕带盒取内用可有效防止手腕带的污染,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腕带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盒底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底座,2-腕带盒,3-挂钩,4-卡轴,5-抽屉,6-把手,7-开口,101-凹槽,102-卡槽,103-抽屉槽,201-盒底,2011-环套,2012-环形凹槽,2013-槽口,2014-缺口,202-盒盖,203-透明视窗,2021-环形孔轴,2022-环形槽板,2023-槽板口,203-透明视窗,204-齿型板,2041-齿牙,205-缺口,206-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医用手腕带固定座,包括长方体状的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腕带盒2。在所述的底座1上端面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的宽度略大于腕带盒的宽度,凹槽101的深度大于腕带盒放置手腕带后手腕带的高度,并保证腕带盒底部与凹槽底部有间隙存在,凹槽101的长度大于腕带盒的长度。凹槽101两侧的底座1上与其垂直方向设置有方形结构的卡槽102,卡槽102横向贯通所述的底座1。所述的凹槽101内嵌设腕带盒2,腕带盒2中心设置有卡轴4,所述卡轴4穿过腕带盒2的内孔,卡轴4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卡轴4的两端嵌入凹槽两侧的卡槽102内将腕带盒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凹槽101上,腕带盒2上端伸出凹槽101,所述的卡槽102的宽度尺寸和卡轴4的宽度尺寸采用过盈配合,卡槽102的深度略大于卡轴4的高度,以便卡轴4可以完全嵌入卡槽内并能从卡槽102内取出。

参加图3-图5,腕带盒2由盒盖202和盒底201上下扣合组成一空腔体结构,腔体成“6”字形结构,腔体内可放置成卷的手腕带,“6”字形腔体的上端头上设置有手腕带撕出的开口7,开口7的宽度和厚度大于手腕带的宽度和厚度,以便手腕带从开口出撕出。所述盒底201包括环形凹槽2012,环形凹槽延其切线方向向外具有一段弧形过渡的槽口2013,弧形过渡的槽口2013延环形凹槽的外圆切线向外侧延伸使盒底201成“6”字形结构,环形凹槽2012的中部为环套2011,环套2011的外径略小于手腕带的圈孔,以便手腕带放置在腔体内可旋转撕出。所述盒盖202包括与环形凹槽2012扣合的环形槽板2022,环形槽板延其切线方向向外具有一段弧形过渡的与槽口2013扣合的槽板口2023,弧形过渡的槽板口延环形槽板的外圆方向向外延伸使盒盖202成“6”字形结构。环形槽板2022中部设置有与环形凹槽内的环套2011插接配合的环形孔轴2021,环形孔轴2021外径略小于环套2011的内孔径,两者为间隙配合,以便环形孔轴能插入环套,环形孔轴2021的内孔206为方形通孔,内孔206与卡轴4为间隙配合,以便腕带盒可以从卡轴4上取下。方形结构的卡轴、凹槽和环形孔轴2021的内孔,便于腕带盒2的固定底座1上,尤其是当抽取手腕带时,腕带盒可以很好的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不易转动。在盒盖202与盒底201扣合后,环形孔轴2021插入环套,槽板口2023与槽口2013扣合的端部形成腔体的开口7。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手腕带的撕开,在腔体开口7处的槽口2013端部上横向设置有齿型板204,齿型板204底部与槽口2013端部固定连接,齿型板204朝向槽板口2023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并排的齿牙2041,齿牙2041的顶端与槽板口2023之间形成缝隙,缝隙宽度略大于手腕带的厚度。当拉取手腕带时,可以通过齿型板204上的齿牙2041将手腕带的连接处快速撕扯开。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手腕带端部的固定,在腔体开口7处的槽口端部设置有挂钩3,所述挂钩3位于齿型板204的上侧,固定在腕带盒2的开口上端与齿型板204相对,挂钩3的方向朝上方倾斜。当手腕带撕取后,可将手腕带上的腰带孔挂在挂钩3上固定,防止手腕带松动脱落。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便于手腕带固定在病人手腕上,在所述的底座1正面中部上开始有抽屉槽103,抽屉槽103内设置有抽屉5。为了便于抽屉的拉拔,抽屉5的端部设置有把手6,为了便于抽屉在抽屉槽内更好的自由滑动,在抽屉槽103的两侧和抽屉5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滑动导轨。抽屉5内可用于放置固定手腕带的腰带扣,腰带扣和手腕带放置在一起,便于同时使用。

如图3-图4所示。为了便于实时查看手腕带的用量,在所述腕带盒2的盒盖202和盒底201上均开设有四个条形的窗口,所述窗口绕环套2011或环形孔轴2022成环形阵列与所述的盒盖202和盒底201的两侧,窗口贯通盒盖202和盒底201,窗口上镶嵌透明塑料板或玻璃板,以形成透明视窗203。

为了便于腕带盒的盒底和盒盖的打开,在所述盒底的环形凹槽的靠近开口7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缺口205,以便盒底和盒盖扣合后容易打开。当所述的腕带盒要打开时,只需通过该缺口205撬动盒盖即可轻易打开。

当然,为了所述腕带盒扣合后的紧固,所述的盒底和盒盖的背部扣合的接缝边缘也可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扣合。

本实施例使用前,首先将带有卡轴4的腕带盒2从底座1上取下,将盒盖202和盒底201打开,将整卷手腕带放置在盒底201内,手腕带的内圈套设在盒底的环套外后将最外圈的手腕带头从开口出撕出,然后扣合盒底、盒盖,盒盖202的环形孔轴2022嵌入盒底201的环套2011内将盒盖盒底固定为一体,手腕带的腰带孔则固定在腕带盒2的开口7上端的挂钩3上备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手腕带的头从腰带孔取下,然后向外撕拉,当拉到第一条手腕带与第二条手腕带的接缝处时,将接缝处朝向齿型板上按压,使手腕带从接缝处断裂,取下第一条手腕带,将第二条腰带扣的腰带孔挂在挂钩上。从底座上的抽屉5取出腰带扣,手腕带上填写病人信息后将其套设在病人手腕上后用腰带扣固定即可。

依次类推直到从透明视窗203上观察到手腕带使用完毕,然后再取下腕带盒,打开盒盖盒底后更换新的手腕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