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4025发布日期:2020-07-31 21:32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成为解决难治性不孕症的日趋成熟并且十分重要的临床技术手段。取卵手术是试管婴儿技术中的重要手术,是一种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卵泡获取卵子的手术。卵泡液从卵巢中抽吸出来后,在试管中会临时放置,等待胚胎学家在显微镜下从卵泡液中拾取卵子,为后续受精和胚胎培养提供原料。取卵手术中,含有卵泡液的试管需要临时放置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而卵泡液对于温度和气体环境十分敏感,适宜高co2低o2的混和气体环境,因此,急需一种兼备通气和保温功能的方便实用的微型装置,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临时放置。

现有取卵手术中试管的放置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同时具备通气和保温功能的培养箱,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152923.5,专利名称为一种取卵过程中恒温低氧操作平台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平台,保温装置设置在存放箱内,存放箱内通气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医疗人员在进行取卵手术时需要频繁开关培养箱,使用该专利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同时箱体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另一种是试管架形式的,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65234.1,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适用于ivf实验室的试管恒温装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温装置,装置导热且内部设置有可安装试管的盲孔,然而该装置不具有通气装置,不能满足卵泡液临时放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并能很好地兼顾通气和保温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顶盖与底座的尺寸相适应,所述顶盖与底座可扣合成一体,且此时顶盖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相对;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通气槽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面还设置有至少1个向内延伸的试管槽;当顶盖与底座扣合时,顶盖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顶盖和/或底座内还设置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与通气槽连通,所述排气管道贯通所述顶盖和/或底座;所述底座为导热体。

其中,所述通气槽由顶盖的底面向内开设。

其中,所述通气槽由底座的顶面向内开设。

其中,当试管槽的数量大于1个时,所述试管槽的尺寸不同或相同。

其中,所述保温通气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

其中,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设置在底座内。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设置于底座的外缘,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的侧面具有开口。

其中,在顶盖和底座只有其中一方设置有通气槽而另一方没有设置通气槽时,未设置通气槽的一方其外缘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宽度与通气槽的侧壁厚度相适应。

其中,当所述底座与顶盖扣合时,其扣合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以及底座除了底面以外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热材料层。

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保温通气装置,通过设置底座、顶盖和通气管,与传统的培养箱相比较,具有体积小而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成本低廉等优点;与试管架相比,一方面通过增加顶盖装置,有助于维持试管温度,另一方面增加通气装置,在保温的同时,提供卵泡液需要的特殊高co2和低o2的混和气体环境,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合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合时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合时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剖视图

其中,1为底座、2为顶盖、3为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4为通气管道、5为试管槽、6为排气管道、7为进气口、8为密封圈、9为绝热层,10为通气槽,31为开口,41为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取卵手术中试管的保温通气装置,如图3、图4、图5所示,包括底座1和顶盖2,所述顶盖2与底座1的尺寸相适应,所述顶盖2与底座1可扣合成一体,且此时顶盖2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相对;

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通气管道4,所述通气管道4一端设置有出气口41,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7,所述出气口41与通气槽10连通;所述底座1的顶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试管槽5;

当顶盖2与底座1扣合时,顶盖2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通气槽10;

所述顶盖2和/或底座1内还设置排气管道6,所述排气管道6的一端与通气槽10连通,所述排气管道6贯通所述顶盖2和/或底座1;

所述底座1为导热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通气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和顶盖2放置在加热平台上加热,随后将需要保温通气的试管放入试管槽5中,盖上顶盖2,此时试管开口端位于底座1和顶盖2之间的通气槽10内。将进气口7与提供混合气体环境的气瓶相连接,气体从进气口7进入通气管道4,并顺着通气管道4移动后通过出气口41从底座1进入通气槽10,从而实现了在试管保温的同时,为试管中的卵泡液源源不断地提供合适的气体环境的技术效果。当需要取出试管时,只需要移开顶盖2,便可以方便而直接地取得所需试管。相比传统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占用更小,操作更加简洁,更加符合医疗实践。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不同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将以如图3所示的结构进行阐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顶盖2应具有明显的底面,所述底座1应具有明显的顶面,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以及相应的顶盖2的具体外形,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加以限定,例如可以为圆柱体,其也可以为立方体、圆锥体等。

从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与顶盖2的外形相匹配,尺寸相适应,底座1与顶盖2可扣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的底面向内开设有通气槽10,图3中可以看出,设置有通气槽10的所述顶盖2的剖面图与“冂”字类似,所述通气槽10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的通气空间。

图2为本实施例中顶盖2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内设置有贯通的排气管道6,所述排气管道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气槽10的底面,另一端则设置于顶盖2的顶面,如此设置,来自气瓶的气体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保持合适的流量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保证放置其中的试管内的卵泡液始终处于适宜的气体环境中。当然,所述排气管道6也可以不设置或者不仅仅设置在顶盖2内,例如,其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内,只要所述排气管道6的一端与通气槽10连通,另一端通向装置外即可满足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排气需求。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底座1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顶面并未设置通气槽10,所述底座1其顶面开设有多个向内延伸的盲孔,即试管槽5,用于插入手术所需使用的试管。其中优选,所述试管槽5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使得试管在插入试管槽5后能更加稳定。所述试管槽5除了可以是相同的以外,也可以具有多种深度和多种尺寸,从而与不同型号的试管相匹配,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景。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通气管道4,所述通气管道4不与前述试管槽5连通。所述通气管道4的出气口41位于底座1的顶面,而所述通气管道4的进气口7则位于底座1的侧面。通过将通气管道4直接设置于放置有试管槽5的底座1内,可以在提高气体环境输送效率的同时,有效地缩减装置的空间占用。同时由于底座1一般稳定不动,气体传输更加稳定,装置在使用时也不会被装置与气瓶之间的连接管路所干涉,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试管保温通气装置还可以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本专利对温度检测装置的具体选择并不加以限定,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温度计等。为了在装置内设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在所述底座1和/或顶盖2内还应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底座1内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相比设置在其他地方,由于底座1为导热体,在此处的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内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最快、最准确地取得试管的环境温度,更好地监控试管中卵泡液的保存情况。除了如图1所示的将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完整地设置于底座1内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如图6所示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图6为底座1的剖视图,在如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设置于底座1的外缘,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槽3在底座1的侧面具有开口31而不封闭,如此设置,当温度检测装置选用温度计的时候,通过将温度计的刻度面正对开口31,工作人员可以在不打开顶盖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口31对温度计进行读数,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除了前述的如图3的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如图4、图5所示,这两张图均公开了在底座1的顶面向内设置通气槽10的技术方案,图4中顶盖2没有设置通气槽10,图5中顶盖2与底座1同样都设置了通气槽10。当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通气槽10时,除了所述试管槽5、出气口41均设置在通气槽10中,其余结构的设置与图3所示的底座1的结构并无区别。

其中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顶盖2和底座1只有其中一方设置有通气槽10而另一方没有设置通气槽10时,未设置通气槽10的一方其外缘设置有台阶。如图1、图3所示,当顶盖2设置有通气槽10,而底座1并未设置通气槽10时,所述底座1的外缘可以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宽度与顶盖2的通气槽10的侧壁厚度相适应,从而在底座1与顶盖2扣合时,顶盖2可以扣合所述台阶上,提高装置的稳定程度。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底座1与顶盖2扣合时,其扣合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圈8,可以提高底座1与顶盖2的密封效果,保证装置通气效果。

如图3、图6所示,所述顶盖2的外表面以及底座1除了底面以外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有绝热材料层9,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装置整体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对于绝热材料并不加以限定,可以为石棉、橡胶等。

值得说明的是,底座1所述的导热体,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稳定结构,本实施例对于导热体以及导热材料并不加以限定,例如可以为金属块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