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转运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9181发布日期:2020-08-07 18: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转运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转运病床。



背景技术:

医院有时候需要把其他医院的生病的新生儿接到本院进行救治,需要将患儿放置于转运床上,由于部分医院距离比较远,患儿需要在车上待很长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时间长达6小时,因路程远且路况差,车子很颠簸,患儿在转运床上也会受到震动,对患儿的脑部影响很大,有时会采取人工怀抱患儿的方案,但因为路途远,人很容易累,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患儿的体质很差,在车上的环境条件不好,容易对患儿的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转运病床,该新生儿转运病床可以实现升降避震的作用,对病床进行升降可以满足新生儿的体位要求,具有避震作用可以减少震动,减少对新生儿的脑部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生儿转运病床,主要包括床腿、床板、万向轮,所述床板为长方形,所述床板的下表面的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盲孔,所述盲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床板竖直向下的投影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床板盲孔对应的位置也设有相同的盲孔,所述床板与支撑板的盲孔分别与竖直方向设置的升降避震装置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下方均设有床腿,所述床腿的下方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有止动结构;所述床板上表面的四周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包围的床板上固定设有床垫,所述床垫的上方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转轴与床板长度方向的护栏连接,所述防护罩可绕转轴转动,所述防护罩上设有蓝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避震装置包括上座、连接杆、弹簧、紧固螺母;所述上座的上部分设有外螺纹,与床板的盲孔的内螺纹连接,所述上座为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通孔沿圆柱体的中心轴方向开设,所述通孔分为上部分通孔和下部分通孔,所述上座的上部分通孔尺寸大于下部分通孔尺寸,所述连接杆包括端部和杆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横截面尺寸小于上座的上部分通孔尺寸且大于下部分通孔尺寸,所述连接杆的杆部穿过上座的下部分通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留在上座的上部分通孔内,所述连接杆的杆部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紧固螺母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连接杆的杆部下部分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杆部下部分先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后,再与支撑板的盲孔的内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防护罩上表面设有2个以上的透气孔,所述防护罩上表面中部设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的床头及侧边设置有多个管道固定环。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靠近床头的位置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凸起的连接块,所述两个凸起的连接块与u形阻挡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u形阻挡件采用弹性布料和多根u形支撑杆制成,所述多根u形支撑杆的封闭端均匀固定在弹性布料上,所述u形阻挡件的多根u形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床垫凸起的连接块通过转轴连接,所述u形阻挡件类似于婴儿车的车篷结构可进行收缩,所述u形阻挡件的弹性布料沿床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管道孔。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上设有交叉形绑带和宽带形绑带;所述交叉形绑带设于所述交叉形绑带设于床垫中部左侧位置,所述交叉绑带一端与床垫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交叉绑带的另一端与床垫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交叉绑带上设有日字调节扣可调节长度;所述宽带形绑带的宽度为5~10公分,所述宽带形绑带设于床垫中部右侧的位置,所述宽带形绑带的一端与床垫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宽带形绑带的另一端与床垫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宽带形绑带上设有日字调节扣可调节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上设有蓝光毯。

进一步地,在所述床垫的床尾右侧设有电子温湿度计。

进一步地,在所述床垫的床尾左侧设有加湿风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升降避震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震动,从而减少对患儿的脑部影响,而且可以对转运病床进行升降,是病床可以满足新生儿患儿的体位要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护罩,可以减少患儿被冷风吹。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蓝光灯、加湿风机、电子温湿度计,可以使患儿所处的环境更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可以调节长度的交叉形绑带和宽带形绑带,可以很好的固定患儿,保护患儿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管道固定环,可以有效的固定治疗用的气管插管的位置,避免管道晃动,影响患儿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避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床腿,3-升降避震装置,4-床板,5-护栏,6-管道固定环,7-床垫,8-u形阻挡件,9-管道孔,10-防护罩,101-转轴,11-提手,12-蓝光灯,13-透气孔,14-加湿风机,15-蓝光毯,16-宽带型绑带,17-交叉形绑带,18-电子温湿度计,1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结构示意,主要包括床腿2、床板4、万向轮19,所述床板4为长方形,所述床板4的下表面的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盲孔,所述盲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床板4竖直向下的投影面设有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与床板4盲孔对应的位置也设有相同的盲孔,所述床板4与支撑板1的盲孔分别与竖直方向设置的升降避震装置3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四个角下方均设有床腿2,所述床腿2的下方均设有万向轮19,可以方便的把转运病床进行移动,所述万向轮19设有止动结构,可确保转运床不会移动;所述床板4上表面的四周设有护栏5,可保护患儿不会从床上摔落,而且床上的东西不会掉下,所述护栏5包围的床板4上固定设有床垫7,所述床垫7的上方设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通过转轴101与床板4长度方向的护栏连接,所述防护罩10可绕转轴101转动,所述防护罩10上设有蓝光灯12,防护罩10可充当一个蓝光房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升降避震装置3包括上座31、连接杆32、弹簧33、紧固螺母34;所述上座31的上部分设有外螺纹,与床板4的盲孔的内螺纹连接,所述上座31为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通孔沿圆柱体的中心轴方向开设,所述通孔分为上部分通孔和下部分通孔,所述上座31的上部分通孔尺寸大于下部分通孔尺寸,所述连接杆32包括端部和杆部,所述连接杆32的端部横截面尺寸小于上座31的上部分通孔尺寸且大于下部分通孔尺寸,所述连接杆32的杆部穿过上座31的下部分通孔,所述连接杆32的端部留在上座31的上部分通孔内,所述连接杆32的杆部外部套设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外径小于紧固螺母34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连接杆32的杆部下部分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32的杆部下部分先与紧固螺母34螺纹连接后,再与支撑板1的盲孔的内螺纹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发生震动时,在弹簧33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减少震动,保护患儿的脑部健康,还可以通过旋转紧固螺母34,把连接杆32从支撑板1中旋转出来,可以调节连接杆32的高度,从而调节床头或者床尾的升降避震装置的高度,进而调节床板4的床头和床尾的高度,使床体高度符合患儿的体位要求,患儿的体位要求一般为床头抬高15-30度,但因为患儿是新生儿,还不能使用枕头,所以升降避震装置在避震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升降,正好可以满足患儿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10为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防护罩内的患儿,所述防护罩10还可以隔绝外界环境,减少环境中各种细菌对患儿的影响,所述防护罩10上表面设有2个以上的透气孔13,确保患儿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所述防护罩10上表面中部设有提手11,可以方便的把防护罩10打开,打开防护罩后把患儿放入防护罩10内。

优选地,所述床垫7的床头及侧边设置有多个管道固定环6,患儿需要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治疗,为了避免气管插管随意移动到患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固使用多个管道固定环6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床垫7靠近床头的位置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凸起的连接块,所述两个凸起的连接块与u形阻挡件8通过转轴连接,所述u形阻挡件8采用弹性布料和多根u形支撑杆制成,所述多根u形支撑杆的封闭端均匀固定在弹性布料上,所述u形阻挡件8的多根u形支撑杆的两端均与床垫7凸起的连接块通过转轴连接,所述u形阻挡件8类似于婴儿车的车篷结构可进行收缩,所述u形阻挡件8的弹性布料沿床垫7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管道孔9;当行驶的车轮剧烈震动时,所述u形阻挡件8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可确保患儿的头部不会直接撞倒护栏5;当打开蓝光灯的时候,展开u形阻挡件8,同时可以有效的遮挡患儿的眼部,避免蓝光对患儿的眼睛造成损伤,当患儿使用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之类的管道或者连接线可以穿过管道孔9后,通过固定环6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床垫7上设有交叉形绑带17和宽带形绑带16;所述交叉形绑带17设于床垫7中部的左侧位置,所述交叉绑带17一端与床垫7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交叉绑带7的另一端与床垫7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交叉绑带7上设有日字调节扣可调节长度,所述交叉绑带17可以很好的固定患儿的上半身;所述宽带形绑带16的宽度为5~10公分,所述宽带形绑带16设于床垫7中部的右侧位置,所述宽带形绑带16的一端与床垫7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宽带形绑带16的另一端与床垫7的另一侧边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宽带形绑带16上设有日字调节扣可调节长度,所述宽带形绑带16可以很好的固定患儿的臀部,同时还可以遮挡患儿的生殖器,避免蓝光的照射,可以通过调节交叉形绑带17和宽度形绑带16的长度,保证患儿舒适的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床垫7上设有蓝光毯15,蓝光毯15可以给患儿照蓝光治疗黄疸,而且可以使患儿躺着比较温暖,比较柔软舒适。

优选地,在所述床垫7的床尾右侧设有电子温湿度计18,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防护罩10内的温度和湿度。

优选地,在所述床垫7的床尾左侧设有加湿风机14,所述加湿风机的型号为h-35m2spe,观察电子温湿度计18的数值后,通过打开加湿风机14的加湿功能,调整湿度,打开加湿风机的冷风或者热风,改变防护罩10内的温湿度,注意风不能对着患儿吹,使防护罩10内的环境对患儿来说是最适宜的温度,对患儿的病情有很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需先把升降避震装置3安装好,先把连接杆32的杆部从上座31的上部分通孔穿入,从下部分通孔穿出后,连接杆32的端部会留在上座31的上部分通孔内,上座31的上部分外螺纹通过与床板4的下表面盲孔的内螺纹连接,使上座31固定在床板4的下表面,然后把弹簧33套入连接杆32的杆部后,把紧固螺母34通过连接杆32的杆部下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此时连接杆32的杆部下部分外螺纹再与支撑板1上表面的盲孔的内螺纹连接,使床板4与支撑板1在竖直方向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升降避震装置3对转运病床起到升降避震的作用,当去外院接患儿到本院进行治疗时,把转运病床的防护罩10打开,解开交叉形绑带17和宽带形绑带16与床垫7的活动连接端,然后把u形阻挡件8收起,把蓝光毯15平铺好,把患儿放置在蓝光毯15上,调节好交叉形绑带17和宽带形绑带16的长度,通过交叉形绑带17和宽带形绑带16与床垫7发连接把患儿固定好,打开u形阻挡件8,可以遮住蓝光的光线,避免照射到患儿眼睛,造成伤害,医护人员把气管插管从u形阻挡件8的管道孔9穿入,然后在患儿的脸部固定好,气管插管等管道可以通过管道固定环6固定,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子温湿度计18观察当时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打开加湿风机14,确定打开冷风或者热风来调节温度,确定加湿或者除湿,注意风不要对着患儿吹,把防护罩10关闭,可以有效隔绝他人呼出气体及空气中细菌对患儿的影响,打开防护罩10上的蓝光灯12及蓝光毯15,可以在转运途中对患儿进行黄疸治疗,通过万向轮19,把转运病床移动到救护车上,尽量在长时间的转运途中给患儿最好的照顾。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