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连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0801发布日期:2020-09-18 19:29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连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即一种多工位连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



背景技术:

在脑和脊髓炎症性病变、脑和脊髓血管性病变、阻塞性和非阻塞性脊髓病变的鉴别诊断当中,以及在气脑造影和脊髓腔碘油造影检查当中,常需要采用腰椎穿刺术。其施术过程首先把穿刺针刺入患者腰椎,引出脑脊液之后根据需要分别进行以下操作:一是使脑脊液进入测压管,测量颅内压力;二是取样,即提取少量脑脊液进行检验;三是对于颅压超标患者进行引流减压;四是向脊椎内注射药物。上述操作过程需要采用不同的器械。测量颅压采用的测压管,是一支透明的直管,管壁上设有刻度线,管下端插装在一个直角弯管的一端,弯管另一端口与穿刺针尾端口接合,脑脊液即可进入管内,通过液面高度测得压力值。而取样或引流则需要用容器接在穿刺针端口。注射药物则需要用注射器与穿刺针尾端接合进行。在临床当中,一次腰椎穿刺往往要进行多项操作。由于所用器械的用途比较单一,在进行多项操作时穿刺针的尾端需要更换不同的器械,增加了施术的步骤和难度。例如:测定颅压后需要取样的,就要把测压管取下,换用接液瓶。需要注射药物的还要换上注射器。更换器械不仅繁琐,而且还会损失管内的脑脊液。特别是在引流减压过程中,需要取下测压管,换用接液瓶。由于不能在引流的同时观察颅压,在引出部分脑脊液以后,还要再次安装测压管观察颅压,这样反复拆装直到颅压正常,过程更加繁琐,液体损失也更大,且施术时间延长,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与穿刺针尾端一次接合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测定脑脊液颅压、取送检液、引流减压和注射药物等多项作业的多工位连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出一种腰椎穿刺脑脊液多工位连用测压管,其特点是:所述测压管是一支透明的直管,其的下端装有一个三通阀,所述三通阀有外壳和阀芯,所述外壳有三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测压管的下端相配合,另一个端口与穿刺针尾端相配合,外壳内腔与阀芯转动配合,阀芯设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内端相连通,外端可与外壳的三个端口分别相对。

所述外壳的三个端口的中心线呈“倒t”形分布,即两侧的两个端口为同一中心线,上侧端口的中心线与两侧端口的中心线相垂直。

所述阀芯的通孔外端直径≥外壳的三个端口的内端直径。

所述阀芯中部有转轴通过轴孔伸出外壳,转轴外端设有手柄。

所述手柄自中心线向外伸出三个扳杆,三个扳杆分别与阀芯的三个通孔的方向一致。

所述扳杆的外端设有定位栓,定位栓设有滑轴,滑轴穿过扳杆外端段的滑轴孔,滑轴内端通过转轴装有球轮,在扳杆内侧的滑轴上装有压簧,压簧的外端通过轴承与扳杆内侧相接触,滑轴外端段设有螺纹并配装有调压螺母,所述外壳与手柄扳杆相对的表面上,在球轮的轨迹线与各端口中心线的相对点上开有与球轮相配合的定位坑。

所述外壳上侧插装测压管的端口周围是一段可摆动的弹性套管。

所述测压管上套有显示垂直状态的矫正器。

所述矫正器有一个滑动环,滑动环内侧设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内径与测压管外径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矫正器的重力,滑动环下面通过挂板吊挂有标定线,标定线呈环状围绕在测压管的外围,标定线所在的平面与测压管的中心线相垂直。

所述矫正器是套在测压管外围的密闭透明的环状瓶,环状瓶与测压管之间设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内径与测压管外径之间的摩擦力≥矫正器的重力,环状瓶中部设有一条非常醒目的标定线,环状瓶里面填装有色液体。当环状瓶直立时,标定线处于水平状态,有色液体的上表面与标定线重合或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刺针完成穿刺以后,只要把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穿刺针的尾端相接,就可以根据需要扭动手柄,即可进行测颅压、取送检液、引流减压和注射药物等多种作业,不用反复拆装器械,特别是可以根据需要关闭一个端口或同时关闭所有端口,操作非常简便,大幅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减少了脑脊液的损耗,缩短了施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腰椎穿刺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腰椎穿刺操作示意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使用示意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三通阀结构主视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测颅压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8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回收脑脊液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9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取送检脑脊液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0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鞘内注射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引流减压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暂停操作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三通阀的放大主视图;

图1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三通阀的放大左视图;

图1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定位栓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6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三通阀外壳的放大主视图;

图1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三通阀外壳及测压管的放大主视图;

图1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矫正器的放大主视图;

图19是第五种实施例的部件三通阀外壳及测压管的放大主视图;

图20是第五种实施例的部件矫正器的放大主视图;

图21是第五种实施例的部件矫正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22是第五种实施例的部件矫正器倾斜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图中可见:测压管1,三通阀2,外壳3,端口4,手柄5,扳杆6,穿刺针7,针芯8,阀芯9,通孔10,接液瓶11,注射器12,定位坑13,定位栓14,滑轴孔15,滑轴16,调压螺母17,轴承18,压簧19,球轮20,转轴21,弹性套管22,矫正器23,滑动环24,防滑套25,挂板26,标定线27,环状瓶28,有色液体29。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图1、图2、图3例举了一种多工位连用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管,图中可见,所述测压管1是一支透明的直管,管壁上设有表示高度的刻度线。和现有的同类测压管相比,测压管下端的构造发生了变化。现有测压管的下端插装在一个直角弯管的上端口内。使用时,弯管的另一端口与穿刺针的尾端接合。而本例的测压管下端没有弯管,而是插装在一个三通阀2的一个端口上。使用时,首先进行腰椎穿刺,再把三通阀与穿刺针尾端接合,即可进行多项作业。

结合图4可见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患者侧卧,身躯蜷曲,由医护人员用穿刺针7刺入腰椎。

结合图5可见测压管的使用方法:穿刺成功之后,抽出针芯8,可见脑脊液流出,立即把测压管下面的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穿刺针尾端相接合,脑脊液即可进入测压管,当脑脊液的液面随呼吸波动并且不再升高,即可记录脑脊液压力。

结合图6可见三通阀的结构:三通阀2包括外壳3和阀芯9。外壳3是有三个端口4的三通管。按照图示方向,设外壳上侧的一个端口为a,左侧端口为b,右侧端口为c。端口a与测压管的下端相配合,两侧的两个端口b和c一个与穿刺针尾端相配合,另一个可与接液瓶或注射器等器械相配合。三个端口的中心线最好呈“倒t”形分布,即两侧的端口b和端口c为同一中心线,上侧端口a的中心线与两侧端口b和c的中心线相垂直。

图中可见,外壳3内腔与阀芯9精密转动配合。因为阀芯要在外壳内转动,外壳内腔的空间与阀芯的外形最好是球体或圆柱体,图中例举的是圆柱体。阀芯9设有三个通孔10,即通孔a、通孔b和通孔c。三个通孔内端相连通。三个通孔的中心线结构与外壳的三个端口的中心线结构相同。当前述端口呈“倒t”形时,通孔b和通孔c为同一中心线,通孔a的中心线与通孔b和通孔c的中心线相垂直。

优选每个通孔的外端直径≥外壳的三个端口的内端直径。这样,当通孔10和端口4相对时,通孔完全覆盖端口,液体会更好的流通。

为了便于操纵阀芯9转动,阀芯中部有转轴,转轴通过轴孔伸出外壳,转轴外端设有手柄5。手柄5的结构形式很多,图中推荐一种:手柄5自转轴中心线向外伸出三个扳杆6。三个扳杆6最好分别与阀芯9的三个通孔10的中心线方向一致。这样,扭动手柄就可以知道里面的阀芯处于什么位置。

图7-图11,分别说明了几种作业的操作方式。

图7介绍的是测颅压的操作方式。图中可见,测压管1下端安装在三通阀外壳3上侧的端口a内,穿刺针7尾端接合在外壳左侧的端口b上,阀芯9的一个通孔c向上与端口a及测压管1相对,另一个通孔b向下被外壳封闭,还有一个通孔a与端口b及穿刺针7尾端相对。外壳的右侧端口c被阀芯封闭。具体做法是:穿刺针穿刺脊椎后抽出针芯,尾端即与三通阀左侧的端口b接合,脑脊液就会进入测压管,当脑脊液的液面稳定,仅随人的呼吸而轻微浮动时即到达最高位置,根据管壁上的刻度即可得到颅压值。

图8介绍的是回收脑脊液的操作方式。图中可见,阀芯9的一个通孔b向上与端口a及测压管1相对,通孔c向下被外壳封闭,通孔a与端口c开通,端口c与接液瓶11相对。外壳的左侧端口b被阀芯封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回收测压管内的脑脊液。具体做法是:当前述的颅压测完之后,扭转手柄,使阀芯到达图示位置,测压管内的脑脊液就会通过通孔a及端口c流到接液瓶11内。这样,即可利用测压管内的脑脊液进行检验分析。

图9介绍的是提取脑脊液的操作方式。图中可见,阀芯9的一个通孔c与端口b以及穿刺针7相对,通孔b与端口c相对,通孔a向下被外壳封闭。通孔b与端口c开通,端口c与接液瓶11相对。外壳的端口a被阀芯封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不需要测颅压而需要提取脑脊液的情况。

图10介绍的是鞘内注射药物的操作方式。图中可见,阀芯9的一个通孔c与端口b以及穿刺针7相通,通孔b与端口c开通,注射器12的输出端插入端口c。通孔a向下被外壳封闭,外壳的端口a被阀芯封闭。这样,就可以向脊椎内推注药物了。

图11介绍的是引流减压的操作方式。图中可见,阀芯9的通孔a、通孔b、通孔c分别与外壳的端口a、端口b、端口c相对。穿刺之后,脑脊液即可到达测压管1和端口c,脑脊液即可通过端口c进入外面的接液瓶11。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引流的同时可以看到颅压值。当颅压高时继续引流,当颅压合格时停止引流。这样就可以改变目前不能观察即时颅压,盲目引流,反复拆装测压管进行测压的方式,施术效果显著提高,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大幅降低,是脑脊液引流减压术的一次革命性的改进。

图12介绍的是操作中止的状态。图中可见,阀芯9的通孔a、通孔b、通孔c分别与外壳的端口a、端口b、端口c错开,都不相对。显然,此时的穿刺针内的脑脊液停在尾端口处。显然,这种状态适于在中止或停止操作时采用。这也是目前同类器械均没有采用的方式,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前所述,工作时,三通阀内的阀芯在手柄的操纵下转动到指定位置,使各个通孔与有关的端口准确相对。而这一目的是靠手柄的扳杆位置决定的。各个扳杆的方向均与阀芯的对应通孔一致,通过扳杆的位置即可确定通孔的位置。可是,这种定位方式需要工作人员认真的观察,稍不注意就会错位,使用比较费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推荐一种新的方案。如图13、图14所示,至少在一个扳杆6的外端安装定位栓14。结合图15可见,定位栓14设有滑轴16,滑轴16穿过扳杆6外端段的滑轴孔15,滑轴16内端通过转轴21装有球轮20。在扳杆内侧的滑轴16上套装有压簧19,压簧19的外端通过轴承18与扳杆内侧相接触,滑轴外端段设有螺纹并配装有调压螺母17。同时,在外壳3与手柄的扳杆6相对的表面上,在球轮20的转动轨迹线与各端口4中心线的相对点上开有与球轮20相配合的定位坑13。所述定位坑13的直径最好稍大于球轮20的直径,而且定位坑的边缘为圆滑过渡。

工作时,扭动扳杆6,球轮20就会在外壳3的表面上行走,当球轮到达任意一个端口的中心线上,就会滑落到定位坑13里面。在压簧19的压力下,球轮会发生一点振动,操作人员很容易感觉到,即可根据需要停止或继续转动。由于定位坑的边缘圆滑过渡,继续转动时球轮也很容易通过。此外,从图15可见,由于压簧19与扳杆6之间有轴承18支撑,滑轴可以在滑轴孔内转动,球轮是一个既可以绕转轴转动,还可以随滑轴转动的万向轮。万向轮的转动非常灵活,操作人员也比较省力。有了上述机构,阀芯9的各个通孔10的工作位置就可以准确的确定了。

第三种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前述可知,测压管工作时要与水平面垂直,所测得的压力才能准确。测压管插在三通阀上侧的端口a内,但这个端口与三通阀外壳之间为刚性整体结构,端口a和端口b的夹角是固定的直角。这样,在使用时,要使测压管与水平面相垂直,就必须正确调整患者的卧姿。显然,调整患者的姿势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小孩等自控能力较差的患者来说更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如图16所示,外壳上侧插装测压管的端口a周围是一段可摆动的弹性套管22。这种弹性套管的柔软程度要适度,在端口a与水平面相垂直时,弹性套管22也能够保持直立状态。当端口a有所倾斜时,手推测压管即可调整弹性套管的角度。这样,即使患者的卧姿不太正确,通过手工调整,测压管也能够保持直立状态。

第四种实施例:在第三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前述三通阀外壳3的端口a采用了弹性套管22,可以手工调整测压管与水平面的垂直度。但这种调整还是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感觉,也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人的感觉有时也不准确,特别是在操作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例推荐了一种新的结构。如图17所示,在测压管1上套有一个矫正器23。结合图18可见:所述矫正器23有一个滑动环24,滑动环24内侧设有防滑套25。当然,这种防滑套25可以是与滑动环一体的材料层,也可以另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防滑套内径与测压管1外径之间最好设有微量的过盈配合,使防滑套的内径与测压管外径之间的摩擦力≥矫正器的重力。这样,滑动环就可以稳定在测压管的某一处,只有人为拉动才能改变位置。滑动环24下面通过挂板26吊挂有标定线27,标定线27呈环状,围绕在测压管的外围,标定线所在的平面与测压管的中心线相垂直。

使用时,当脑脊液进入测压管并且稳定时,即可拉动矫正器23的滑动环24,使标定线27到达脑脊液的液面处。此时,如果测压管倾斜了,液面就会与标定线出现夹角,再推动测压管使之脑脊液平面与标定线相符,即可读出准确的数值。

第五种实施例:对第三种实施例的矫正器进行改进。如图19、图20、图21所示,这种矫正器23是套在测压管1外围的一个中空密闭透明的环状瓶28。环状瓶内侧设有防滑套25。当然,这种防滑套25可以是与滑动环一体的材料层,也可以另由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防滑套的内径与测压管外径之间的摩擦力≥矫正器的重力。这样,滑动环就可以稳定在测压管某一点,只有人为拉动才能改变位置。环状瓶中部设有一条非常醒目的标定线27,环状瓶里面填装有色液体29。当环状瓶直立时,标定线处于水平状态,有色液体29的上表面与标定线重合或平行。

工作时,当测压管直立时,如图20所示,有色液体29的上表面与标定线重合或平行,此时脑脊液压力的读数是正确的。当测压管倾斜时,如图22所示,有色液体上表面与标定线交叉,需要推动测压管到达直立位置才能获得正确的压力值。

本来,测压管壁上的刻度线也可以具有这种标定线的作用,但是,测压管比较细,加之脑脊液色度浅而模糊,不易观察。采用这种环状瓶,相当于加大了测压管的直径,加之标定线和有色液体颜色鲜明,因而更便于识别。此外,由于环状瓶的位置可以改变,不会妨碍脑脊液上平面的观察,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