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及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48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及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及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气管插管头部有一个或两个套囊,套囊充气后可以起到固定插管和密封气道的作用,也可以不带套囊。插管管身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管身内埋有钢丝线圈,以提高径向强度和轴向柔软度。部分插管管身采用抗激光材料或复层,以抗激光照射。为经鼻/口或经皮插入病人气管的插管,一端通过呼吸管路与麻醉呼吸机连接,以维持病人呼吸。现有的气管插管的导管远端呈斜面开口、远端附有袖套状充气套囊、近端有与呼吸器连接的衔接管、套囊由细导管与测试小气囊连接,借以控制套囊的胀缩及其充气压力。位于气管导管远端侧壁上有murphy侧孔,其用途是当气管导管斜口粘贴于气管壁时,呼吸气体可改经此侧孔进出。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气囊最基本的作用是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从而保障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防止漏气和误吸。在使用气管插管维持正常通气时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o,被充气后的套囊与气管内壁黏膜直接接触,对于存在呛咳反射的患者,气管黏膜受充气套囊的刺激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咳嗽,症状轻者患者频繁咳嗽直至该刺激解除或使用麻醉药物抑制患者的咳嗽反射,重者可能会诱发气管或支气管痉挛造成下呼吸道梗阻,严重者可危机生命。但现有的气管插管不便于对气囊黏膜接触处给麻醉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及气管导管,便于给气囊黏膜接触处给麻醉药,可避免气管黏膜受充气套囊的刺激出现剧烈的咳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包括柔性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连接布带和注药管,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由多个连接布带连接在一起,连接布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连接;

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均有环向的中空夹层,所述连接布带的端部伸进中空夹层内;

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柔性连通管,所述柔性连通管将第一套环的中空夹层与第二套环的中空夹层连通;所述注药管的一端与第一套环的中空夹层连通。

其中,多个连接布带沿第一套环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优选地,连接布带有6个。

优选地,连接布带的材质为无纺布。

进一步优选地,柔性连通管沿第一套环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有两条。

进一步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均由环状带对折后部分压合构成,未压合部分的空间构成中空夹层。

优选地,第一套环、第二套环、柔性连通管和注药管的材质为硅胶。

其中,注药管的另一端设有注药接头。

一种气管导管,除了包括权上述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外,它还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远端设有套囊,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均套在套囊外,第二套环位于套囊的远端,所述第一套环位于套囊的近端。

其中,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管体近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于给气囊黏膜接触处上麻醉药,可避免气管黏膜受充气套囊的刺激出现剧烈的咳嗽,可降低气管、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使患者可以长时间耐受气管插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的三维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截面图;

图5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包括柔性的第一套环1、第二套环2、连接布带3和注药管5,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由多个连接布带3连接在一起,连接布带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连接。

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均有环向的中空夹层12,连接布带3的端部伸进中空夹层12内;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柔性连通管4,柔性连通管4将第一套环1的中空夹层12与第二套环2的中空夹层12连通;注药管5的一端与第一套环1的中空夹层12连通,注药管5的另一端设有注药接头6。

连接布带3和柔性连通管4的数量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本实施方式中,6个连接布带3沿第一套环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柔性连通管4沿第一套环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有两条。

连接布带3的材质为无纺布。第一套环1、第二套环2、柔性连通管4和注药管5的材质为硅胶。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均由宽度为10mm的环状硅胶带12对折后部分压合构成,未压合部分的空间构成环向的中空夹层12,压合区13的厚度不超过1mm为宜压合区13的宽度为2.5mm-3mm。6条连接布带3沿轴向伸进环状硅胶带12的对折区,并和压合区13固压在一起实现连接,环状硅胶带12端部穿过压合区13正好伸进中空夹层12中,这样中空夹层12中的液体可以浸在连接布带3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气管导管,如图5所示,它除了包括权上述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外,还包括管体7,管体7远端设有套囊8,套囊8连接有注气装置9。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均套在套囊8外,连接布带3长度与各型号气管导管套囊8充气后的周长的一半相等。第二套环2位于套囊8的远端,第一套环1位于套囊8的近端,注药管5的另一端延伸到管体7近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给患者行气管导管前,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与合适的气管导管套囊外套表面麻醉装置,将气管导管套囊8空气抽吸干净,将管体7远端由第一套环1轻柔套入并第二套环2穿出,使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与套囊8近远端贴合。

可在注药接头6处注射利多卡因等适合表面麻醉的药物,药物经注药管5进入第一套环1的中空夹层12中,再经柔性连通管4进入第二套环2的中空夹层12中,中空夹层12的药物浸润到6条连接布带3上,使6条连接布带3均匀浸润局麻药后完成气管导管。

对于长时间手术,可以在手术中根据需要适当降低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后由注药接头6注入局麻药,完成气管表麻。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咳嗽反射恢复后因气囊压迫造成的剧烈咳嗽,可降低气管、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使患者可以长时间耐受气管插管。对于全身麻醉患者,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因咳嗽反射恢复后因气囊压迫造成的剧烈咳嗽,以及气管、支气管痉挛发生率,可使患者围术期循环更稳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