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4545发布日期:2020-07-14 18:0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耗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做经皮肾镜取石术(即通过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利用这个通道把肾镜插入肾脏,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把肾结石击碎取出的微创手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治疗巾或洞巾,功能单一,只可以起到简单的隔离效果,并且很多洞巾表面的手术洞口是预先设置的,使用直接使用,遇到体型不合适的人群只能另行开口,使用起来既不方便,新开口未必规整,不利于医师的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包括洞巾单主体,所述洞巾单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操作长洞,所述洞巾单主体的外表面粘贴有洞带,所述洞带覆盖于操作长洞的外表面,所述洞带的外表面开设有手术洞,所述手术洞的数量为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洞带设置为粘贴式,在实际的使用中便于医师根据病人的腰围实际情况,微调洞带的粘贴方式,可以使洞带表面的手术洞更加贴合病人的腰部肾处。

进一步地,所述洞带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贴敷层,所述洞巾单主体通过贴敷层贴敷于人体皮肤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敷层可以采用耦合液涂抹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具有粘性的贴层,使用贴敷层可以更好使洞巾单主体贴敷在病人的皮肤表面,防止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产生的多余液体四溢。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长洞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条,所述操作长洞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条,所述洞带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条,所述洞带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条,所述上连条与下连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粘贴,所述上连条与上连接条粘连,所述下连条与下连接条粘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粘贴可以是粘性的粘贴片也可以是魔术粘贴,利用连接粘贴便于人们固定洞带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洞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附加片,所述手术洞开设于附加片的中部,所述附加片与洞带之间设置有连接断线,所述附加片通过连接断线与洞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断线可以为生活中常见的折断线,也可以为便于拆卸的连接线头,对于不同的人体,手术洞的大小可能需要调整,可以直接拆下连接线头或利用折断线直接扯断附加片,扩大手术洞,便于医师的下一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洞巾单主体内部设置有引流道,所述引流道的一端开设于手术洞的洞壁位置,设为引流口,所述引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液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洞巾单主体的厚度可以稍厚一些,在手术中出现的多余液体可以通过引流口经过引流道引入储液袋内收集,有效的防止液体四溢。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口的数量为若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收集多方向溢出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洞的洞壁位置设置有限口环,所述限口环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限口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块,所述引流口设于限块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口环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整个洞巾单在使用时,引流口因重量压覆等原因闭合,堵塞液体,使液体不可以有效的通过引流口流入储液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道为引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道作为洞巾单主体内的通道,可能会因为折叠等方式,使其被阻断,影响引流效果,将引流道替换为引流管可以进一步加强引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袋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标识可以便于人们直接观测到储液袋的储液情况,方便人们及时排出储液袋内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洞巾单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辅助针洞,所述手术洞与辅助针洞的外表面均贴敷有手术贴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针洞便于手术中一些药物的注射使用,手术贴膜为消毒贴膜,可以有效的防止洞巾单主体在使用前受污染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粘贴式的洞带,洞巾单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操作长孔,利用洞带与洞巾单主体进行粘贴,从而覆盖操作长孔,根据粘贴的褶皱、折叠情况来调节两手术洞之间的位置,便于医师根据不同病人体型来灵活使用本装置;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附加片,附加片通过连接断线与洞巾单主体连接,连接断线可以为点断线、已被预先留下折断印记的折断线也可以是其他易于拆下的连接线,在需要扩大手术洞时,医师只需要用力拉拽即可沿连接断线拆下附加片,扩大手术洞口,满足医师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储液袋,利用引流口、引流道/引流管可以将病人身体溢出的液体进行收集,进一步减少手术医师的操作,同时也便于手术的顺利的进行以及有效的防止液体中细菌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等情况;

4、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调节两手术洞的距离,可以让医师手术时选择合适大小的手术洞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还可以吸收收集手术中废液,便于行业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去除洞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洞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储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引流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限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洞巾单主体;2、洞带;3、上连接条;4、下连接条;5、手术洞;6、附加片;7、辅助针洞;8、手术贴膜;9、操作长洞;10、上连条;11、连接粘贴;12、引流口;13、贴敷层;14、引流道;15、连接断线;16、透明标识;17、限口环;18、限块;19、下连条;20、储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带吸引的经皮肾镜的一次性洞巾单,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洞巾单主体1,所述洞巾单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操作长洞9,所述洞巾单主体1的外表面粘贴有洞带2,所述洞带2覆盖于操作长洞9的外表面,所述洞带2的外表面开设有手术洞5,所述手术洞5的数量为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洞带2设置为粘贴式,在实际的使用中便于医师根据病人的腰围实际情况,微调洞带2的粘贴方式,可以使洞带2表面的手术洞5更加贴合病人的腰部肾处。

如图4所示,所述洞带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贴敷层13,所述洞巾单主体1通过贴敷层13贴敷于人体皮肤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敷层13可以采用耦合液涂抹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具有粘性的贴层,使用贴敷层13可以更好使洞巾单主体1贴敷在病人的皮肤表面,防止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产生的多余液体四溢。

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长洞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条3,所述操作长洞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条4,所述洞带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条10,所述洞带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条19,所述上连条10与下连条1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粘贴11,所述上连条10与上连接条3粘连,所述下连条19与下连接条4粘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粘贴11可以是粘性的粘贴片也可以是魔术粘贴,利用连接粘贴11便于人们固定洞带2使用。

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洞带2的外表面设置有附加片6,所述手术洞5开设于附加片6的中部,所述附加片6与洞带2之间设置有连接断线15,所述附加片6通过连接断线15与洞带2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断线15可以为生活中常见的折断线,也可以为便于拆卸的连接线头,对于不同的人体,手术洞5的大小可能需要调整,可以直接拆下连接线头或利用折断线直接扯断附加片6,扩大手术洞5,便于医师的下一步操作。

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洞巾单主体1内部设置有引流道14,所述引流道14的一端开设于手术洞5的洞壁位置,设为引流口12,所述引流道14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液袋20;所述引流口12的数量为若干组;

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手术洞5的洞壁位置设置有限口环17,所述限口环1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限口环17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块18,所述引流口12设于限块18的侧面;所述引流道14为引流管;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储液袋20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标识16;所述洞巾单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辅助针洞7,所述手术洞5与辅助针洞7的外表面均贴敷有手术贴膜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洞巾单主体1的厚度可以稍厚一些,在手术中出现的多余液体可以通过引流口12经过引流道14引入储液袋20内收集,有效的防止液体四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医生可以先根据病人的身体的情况,利用洞带2的上连条10与下连条19将洞带2覆盖于洞巾单主体1表面的操作长洞9的位置,使手术洞5可以与病人的肾部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粘贴11的数量设置为三组,通过三组连接粘贴11可以将洞带2固定,当两个手术洞5的距离过远时,可以使两手术洞5之间的洞带2形成褶皱,用来减小距离的影响,褶皱不会对手术产生影响,原因在于洞巾单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贴敷层13,所述贴敷层13与病人身体皮肤表面粘贴,可以进一步的稳定了手术洞5的位置,进一步最佳的实施方式设置多组连接粘贴11连接固定,若连接粘贴11采用魔术贴的粘贴方式,则上连接条3与下连接条4的下表面应当布满与魔术贴粘贴配合的贴布,用于实现最佳的固定方式;安装完毕后即可使用本装置,首先去除手术贴膜8,确定手术洞5的大小是否适用,当不适用时,应当拆下连接断线15,从而取下附加片6,扩大手术洞5的径长,当病人有液体溢出时,液体可以通过引流口12进入引流道14,引流道14将其引入储液袋20内,必要时可以在储液袋20的底部设置阀门,在其收集满后,可以利用阀门来将液体排出,引流口12采用图4结构时,需要洞巾单主体1的厚度稍厚,便于其形成口状,否则易被压扁,液体容易未进入引流口12而被溢出,采用图6与图7所示结构时,需要注意该限口环17需要与洞巾单主体1连接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使用中,贴敷层13若采用其他的黏性粘连片(布片底部涂抹黏胶),应当如图5所示,该附加片6与洞巾单主体1之间的连接断线15应当与贴敷层13的连接断线15错位设置,贴敷层13的连接断线15处可以更为靠近手术洞15的洞心位置,这样设置是为了更好的集液效果,整个装置较为实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