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4241发布日期:2020-12-29 09: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退热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



背景技术:

人们生病发烧时,多数采用吃退烧药或者用冰敷、毛巾敷等方法。退烧药是通过口服胃部吸收的方式来达到退烧的效果,药物成分会到达人体的五脏六腑,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而物理降温的方式方便有效,而且没有毒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传统的冰敷方式温度太低,很多患者都接受不了。并且冰融化之后会大量水滴,这些水滴不及时抹干,就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毛巾敷的方法有效持续的时间短,需要经常更换而且增加了看护人员的时间。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以退热贴的方式替代冰敷,它是利用退热贴中水分的蒸发带走多余的热量,相对于传统的物理方法,退热贴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安全退热、快速降温、保护大脑等特点,能够持续使用数小时,避免经常更换造成的不变。

但是,现在的退热贴功能单一,无法直观反映温度的升降,看护人员只能用温度计或者手触摸的方式感受患者的温度,操作不方便,影响患者的休息,耽误治疗。

公开号为20939221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包括保护膜层、水凝胶层、无纺布层和感温变色层依次排列,水凝胶层分为若干个沿感温变色退热贴短边间隔设置的冷敷部和非冷敷部,冷敷部的厚度大于非冷敷部;非冷敷部与保护膜层之间设置有垂直于退热贴长边的支撑片,支撑片位于非冷敷部的中心线一侧;弯折后的支撑片上部位于折叠后的非冷敷部的侧面,或者位于相邻感温变色退热贴的表面。该实用新型通过感温变色层可以粗略的反映消费者的体温,降低测量体温的频率;利用支撑片,将退热贴灵活施用于不同的身体部分及可控需要贴敷冷却降温的体表面积。但是无纺布层透气性效果较差,整个退热贴都无法更好的起到退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人体体温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退热效果高效的感温变色退热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包括退热贴本体,所述退热贴本体包括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层;第一凝胶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感温变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第二凝胶层直接贴敷于发热位置,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之间设置支撑层不仅增加了凝胶的强度避免凝胶过厚导致的强度很低,增加了退热贴的透气性,还降低了涂覆工艺的难度,相比于无纺布不仅增加了透气性还减少了隔热效果,使热量传导更快,降温速率更快,感温变色层接受到人体发热部位的热量更快更多,感温变色层的颜色变化更为灵敏,更加有助于直观反映温度的升降,便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避免经常使用温度计等方式进行测量给患者带来体验上的不便,更加适合儿童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温变色层通过丝印技术印刷在第一凝胶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印技术将感温变色层印刷在第一凝胶层离支撑层的一侧,便于在更好的接受从第二凝胶层、支撑层、第一凝胶层传到来的热量,使感温材质更加高效的显色,直观的显示温度的变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温变色层内分布有一种及一种以上随体温变化颜色变化的变色粉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变色粉剂提前分散至感温变色层的材质中给变色粉剂提供载体,再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刷在第一凝胶层上,更加便于变色粉剂灵敏的感温变色,更加直观的显示患者体温的变化,变色粉剂分布可以设图案,在显色时在增加趣味性,更加适合儿童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蚕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蚕丝材质既能够起到足够好的支撑作用,又能够提供更加良好的导热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温变色层远离第一凝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离型膜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凝胶层远离感温变色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离型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分别用以保护感温变色层和第二凝胶层,使用时将第二离型膜层揭开,直接将第二凝胶层贴敷在发热部位,使用非常方便

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包括退热贴本体,所述退热贴本体包括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层;第一凝胶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感温变色层;所述感温变色层通过丝印技术印刷在第一凝胶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所述感温变色层内分布有一种及一种以上用于随体温变化颜色变化的变色粉剂;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蚕丝;所述感温变色层远离第一凝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离型膜层;所述第二凝胶层远离感温变色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离型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感温变色层、第一凝胶层、支撑层、第二凝胶层、第二离型膜层;感温变色层内分布有用于随体温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的变色粉剂通过丝印技术印刷在第一凝胶层远离支撑层的一侧,支撑层的材质为蚕丝材质;离型膜取代传统的无纺布,取下第二离型膜将第二凝胶层直接贴在额头上,起到直接降温的效果;

第一凝胶层、第二凝胶层之间设置支撑层,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单层凝胶层过厚形变,支撑效果差,还降低了涂覆工艺的难度;两层凝胶层的降温速率更快,效果更好;

支撑层还便于增加感温退热贴的透气性,蚕丝材质透气性能更好,同时更加透明美观;

通过在第一凝胶层上丝印感温变色层,使看护人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者体温的变化,进一步的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更好的进行治疗,避免进一步的恶化,同时减轻看护人员的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感温变色退热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离型膜层;2、感温变色层;3、第一凝胶层;4、支撑层;5、第二凝胶层;6、第二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包括退热贴本体,退热贴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1、感温变色层2、第一凝胶层3、支撑层4、第二凝胶层5、第二离型膜层6。

感温变色层2内分布有用于随体温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的变色粉剂,感温变色层2印刷在第一凝胶层3上,第一凝胶层3、第二凝胶层5采用传统的巴布剂体系,柔软,轻薄,并且生物相容性好,并且添加有相变微胶囊,在达到相变点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凝胶层内还可以添加一些中药成分如黄芪、枸杞等,保证再贴敷的同时,将药物渗透进皮肤内,进行治疗。

采用第一离型膜层1、第二离型膜层6替代无纺布,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使用时,揭下离型膜层即可。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随体温的变化,退热贴的变化。

针对不同的人群,譬如,小孩的温度高于成人的温度,设置变色粉剂的温度为37-39℃,第二凝胶层5的底色可以设置为蓝色或绿色,当人体发烧温度达到38至39℃时,变色粉剂的温度褪为无色,实现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可以选择两种不同颜色的变色粉剂,当温度达到37-39℃时,一种变色粉显色,一种变色粉褪为无色,实现从图案a到图案b的转换。

所述支撑层4的材质为蚕丝,支撑层4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单层凝胶层过厚形变,支撑效果差,还降低了涂覆工艺的难度;两层凝胶层的降温速率更快,效果更好;支撑层4还便于增加感温退热贴的透气性,蚕丝材质透气性能更好,同时更加透明美观。

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6为保护膜。可以保护凝胶防止其溢出造成污染,揭下离型膜后,将凝胶直接敷在额头上,可以更快速的降温。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