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8059发布日期:2020-10-23 12:4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尿潴留和术后患者留置尿管均接有一次性尿袋,现有集尿袋由于储量有限,夜间家居安睡察觉不及时或护士查房因病房繁忙而未及时倾倒会导致尿袋过满,使得患者尿液引流不畅,更会增加逆行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现有的集尿袋中安装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尿液高度或尿液量等,但是由于采用的集尿袋为软质材料,极容易因外部碰撞或晃动导致袋体形变,导致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了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该集尿装置采用硬质透明材料的桶装结构,使其不易发生形变,能够准确检测袋体内尿液是否达到预警高度并进行警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包括采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的集尿桶,所述集尿桶的上方设有接入导尿管的导入接口,下方设有带阀门的导出管,所述集尿桶的一侧设有竖直凸条,所述竖直凸条的上下端部与所述集尿桶的内腔相通;所述竖直凸条上部设有最高液位标识,所述最高液位标识对应位置的竖直凸条内设有液体压力传感器和液体密度传感器;

所述集尿桶外侧壁面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蜂鸣器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lk3010;所述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q-880;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组成并提供相应接口;所述蜂鸣器通过三极管及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电源模块采用lt3012pm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esp8266无线通信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上设有体积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的上方设有用于悬挂桶体的挂耳;所述集尿桶的顶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桶的外侧套设有一层封闭的溢流套,所述溢流套的顶部与所述集尿桶的顶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的底部与所述集尿桶底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的底部还设有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端口设有胶塞;所述集尿桶的最高液位标识上方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伸向所述溢流套内的溢流管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套与集尿桶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1.5cm;所述溢流套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套的底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引流凹槽,所述引流管设于所述引流凹槽的最低处。

本实用新型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通过集尿桶的硬质结构保证其在使用时避免形变导致检测出错;还通过设置液体压力传感器监测尿液是否到达最高液体标识位置,如是,则根据检测结果警报声;设置液体密度传感器可检测人体尿液密度,进一步根据尿液提示病人的身体状况。此外,该装置还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避免当医护人员距离较远时无法听到警报声无法及时倒尿。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集尿装置在病患尿液量过大超出集尿袋最大容量时,尿液可通过溢流管留置溢流套内,避免尿液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晚夜间临床对于尿液的观察;有效减少患者因尿液不及时倾倒造成尿液引流不畅及逆行感染,避免了因家属不熟悉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人员工作繁忙而忽略倾倒尿液引起的矛盾,提高临床工作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报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报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新型报警式集尿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采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的集尿桶1,所述集尿桶1的上方设有接入导尿管的导入接口10,下方设有带阀门12的导出管11,所述集尿桶1的一侧设有竖直凸条2,所述竖直凸条2的上下端部与所述集尿桶1的内腔相通;所述竖直凸条2上部设有最高液位标识3(例如可以为500ml),所述最高液位标识3对应位置的竖直凸条2内设有液体压力传感器40和液体密度传感器41。

图2所示,所述集尿桶1外侧壁面上设有单片机控制模块5、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5相连接的蜂鸣器6以及与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5和蜂鸣器6连接的电源模块7,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5分别与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40、液体密度传感器41相连接。

使用时,尿液由集尿桶上方的导入接口流入桶内,由于尿液的两逐步上升至最高液位标识,液体压力传感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发出信息至单片机控制模块,在由其向蜂鸣器发出警示指令,蜂鸣器发出“嘀嘀”的响声,表示尿量已满,护理人员将下放的阀门打开放出尿量,液体压力逐渐消失,停止报警。此外还可通过液体密度传感器的进一步进行尿液量的密度感应发出警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集尿装置还进行了下述改进。

图3所示,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5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8;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的设置,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远程信息接收终端,以便及时提醒医护人员,避免当医护人员距离较远时无法听到警报声无法及时倒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集尿装置的报警系统结构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有芯片装置的组装和电路连接,这种组装和电路连接在所属技术领域中为惯用技术手段。而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40的型号为dlk3010;所述液体密度传感器41的型号为tq-880;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5采用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组成并提供相应接口;所述蜂鸣器6通过三极管及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电源模块采用lt3012pm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采用esp8266无线通信芯片连接至所述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接口。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集尿装置还包括下述改进。

图4所示,所述集尿桶1上设有体积刻度30。所述集尿桶1的上方设有用于悬挂桶体的挂耳13,便于悬挂固定;所述集尿桶1的顶部还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口14。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放置尿液过多溢流或导倒流,还进行下述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集尿桶1的外侧套设有一层封闭的溢流套9,所述溢流套9的顶部与所述集尿桶1的顶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9的底部与所述集尿桶1底部相粘结,所述溢流套9的底部还设有一引流管91,所述引流管91的端口设有胶塞92;所述集尿桶1的最高液位标识上方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伸向所述溢流套9内的溢流管道15。

所述溢流套9与集尿桶1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1.5cm;所述溢流套9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溢流套9的底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引流凹槽93,所述引流管91设于所述引流凹槽93的最低处。

当尿液量超过最高液位标识时,尿液从溢流管道流至溢流套内,在倾倒尿液时将胶塞打开进行倾倒。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