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宫泵用输液管及其膨宫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8407发布日期:2020-08-18 20:20阅读:1444来源:国知局
膨宫泵用输液管及其膨宫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宫泵用输水管及其膨宫泵。



背景技术: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宫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它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以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利用宫腔镜技术可直接检视子宫腔内病变,进行定位采集病变组织送检,诊断准确、及时、全面、直观,可早期发现癌症;输卵管插管,检查输卵管通畅度,疏通输卵管间质部阻塞,准确、有效;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和取出异物,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康复快。

宫腔镜操作主要是利用膨宫泵向宫腔内注入膨宫介质(液体),充盈宫腔,置入宫腔镜在可视下明确宫腔病变位置及肉眼辨别病变大致类型,然后再可视下进行宫腔分粘、息肉切除、肌瘤切除等。

若注入宫腔的膨宫介质有气体(形成气泡),该气泡可能会贴于宫腔壁,影响宫腔操作。并且若贴于宫腔壁的气泡过多,还可能造成空气通过宫腔手术创面进入血液,严重时发生空气栓塞。

膨宫泵由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透明柔性传输管道(也即输液管)组成,液体依次经本体和输液管而注入患者宫腔。而目前普遍从输液管流出的液体均含有气泡,所以向宫腔内灌注膨宫液体之前,手术医护人员需要手动将含有气泡部分的液体注入提前准备好的容器中。这个过程可能会耗时1-5分钟不等,且会浪费膨宫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排气的膨宫泵用输液管及其膨宫泵。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膨宫泵用输液管,其包括用于与膨宫泵的本体连接的第一子输液管,第一子输液管另一端与排气机构连接,排气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子输液管连接;排气机构包括管体,管体顶壁呈“山”字型,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靠近第二子输液管的第三柱体,第一柱体靠近第一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一柱体靠近第一子输液管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三柱体的靠近第二子输液管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为中空结构;第一子输液管、第二子输液管和管体均为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三者顶部均安装有与通孔配合的排气部。

进一步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内侧壁呈圆台形,圆台形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一圈密封圈,排气部包括限位件、顶杆以及设置在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具有第一贯通腔和外螺纹的连接件,限位件具有第二贯通腔,第二贯通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顶杆依次贯穿第二贯通腔和第一贯通腔,并延伸至管体内;位于管体内的顶杆上设置有其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柔性球体,顶杆的另一端横向设置有与限位件顶部配合的按压杆,位于连接件和按压杆之间的顶杆上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第一贯通腔和顶杆的横截面均呈矩形。

进一步地,第二贯通腔的截面呈“十”字形。

进一步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开口,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一盖体,第一盖体的上部中心设有孔洞,孔洞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气口;排气部包括分别贯穿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开口的3个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管体内的部分套设有与第一排气口配合的阀芯,阀芯中心开设有第二排气口,阀芯周围套设有柔性层,位于阀芯下方的连接杆上设置有悬浮球和与第二排气口配合的锥型凸起,悬浮球更靠近管体底部,连接杆位于管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可拆卸的防脱凸起。

进一步地,管体底部的外部轮廓水平。

进一步地,第三柱体靠近第二子输液管的侧面竖直。

另一方面,本方案还提供一种膨宫泵,其包括本体和本方案设计的膨宫泵用输液管,第一子输液管与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时,先将管体水平固定,然后开启本体,使得本体内的液体依次沿第一子输液管、管体和第二子输液管流出。

在液体流动的过程中,若刚进入管体的液体含有气泡,由于气泡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且第一柱体靠近第一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大部分气泡会移动至第一柱体顶部。

由于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且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一柱体靠近第一子输液管一端高度的最小值,未移动至第一柱体顶部的气泡会跟随液体前进,并且在该前进过程中,大部分气泡会移动至第二柱体顶部。

由于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且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为移动至第二柱体顶部的气泡会随液体继续前进,在该继续前进的过程中,大部分气泡会移动至第三柱体顶部。

进而实现了气泡的层层收集,将绝大部分气泡收集至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并且由于第一柱体靠近第一子输液管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三柱体的靠近第二子输液管一端高度的最小值,进一步约束了气泡向第二子输液管移动。从而大大减小了流出第二子输液管中液体的气泡含量,也就大大缩短了手术医护人员手动排气泡所耗时间,也减小了气泡意外进入患者宫腔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膨宫泵用输液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膨宫泵用输液管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第一子输液管;2、管体;3、第一柱体;4、连接件;5、限位件;6、按压杆;7、弹簧;8、横向通孔;9、顶杆;10、柔性球体;11、第二子输液管;12、防脱凸起;13、连接杆;14、锥型凸起;15、悬浮球;16、上盖;17、第一排气口;18、阀芯;19、第二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膨宫泵用输液管包括用于与膨宫泵的本体连接的第一子输液管1,第一子输液管1另一端与排气机构连接,排气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子输液管11连接;排气机构包括管体2,管体2顶壁呈“山”字型,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靠近第二子输液管11的第三柱体,第一柱体3靠近第一柱体3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3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的一端呈向内凹的弧面,第三柱体靠近第二柱体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二柱体靠近第一柱体3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一柱体3靠近第一子输液管1一端高度的最小值>第三柱体的靠近第二子输液管11一端高度的最小值(也即c>b>a>d);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为中空结构;第一子输液管1、第二子输液管11和管体2均为透明材料。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三者顶部均安装有与通孔配合的排气部。以便于当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或第三柱体内收集了一定量的气泡后,助理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排气部将部分气泡排出。

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内侧壁呈圆台形,圆台形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一圈密封圈,排气部包括限位件5、顶杆9以及设置在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具有第一贯通腔和外螺纹的连接件4,限位件5具有第二贯通腔,第二贯通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顶杆9依次贯穿第二贯通腔和第一贯通腔,并延伸至管体2内;位于管体2内的顶杆9上设置有其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柔性球体10,顶杆9的另一端横向设置有与限位件5顶部配合的按压杆6,位于连接件4和按压杆6之间的顶杆9上套设有弹簧7。

应用时,当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或第三柱体内收集了一定量的气泡后,助理医护人员向下持续按压按压杆6,按压杆6与限位件5顶部抵靠而限位,过程中顶杆9和柔性球体10同步下降,进而使得部分气泡溢出管体2。助理医护人员放手后,在弹簧7的作用下按压杆6、顶杆9和柔性球体10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进而柔性球体10与密封圈紧密接触完成密封。并且利用内外螺纹的配合可以调节限位件5顶部的高度,进而调节排气速度。

其中,为进一步约束顶杆9的移动方向,第一贯通腔和顶杆9的横截面均呈矩形。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快气泡的溢出速度,第二贯通腔的截面呈“十”字形,也即连接件4上开设有通向连接件4中心的横向通孔8。

其中,管体2底部外部轮廓水平,以便于应用时管体2的固定。关于管体2的固定,可以利用与管体2外部轮廓匹配的安装座实现。

如图1所示,第三柱体靠近第二子输液管11的侧面竖直,以进一步约束气泡向第二子输液管11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排气部包括分别与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螺纹配合的第二盖体,以在需要时手动打开第二盖体进行排气。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开口,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一盖体16,第一盖体16的上部中心设有孔洞,孔洞的下方设有第一排气口17;排气部包括分别贯穿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顶部开口的3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位于管体内的部分套设有与第一排气口17配合的阀芯18,阀芯18中心开设有第二排气口19,阀芯18周围套设有柔性层,位于阀芯18下方的连接杆13上设置有悬浮球15和与第二排气口19配合的锥型凸起14,悬浮球15更靠近管体底部,连接杆13位于管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可拆卸的防脱凸起12。

其中,柔性层为医用胶。应用时,以图2为例,其中,第三柱体中排气部的状态表示最初液位并未上升至与悬浮球15接触时的状态,第三柱体内的气体经第一排气口17大量溢出管体2从而实现大量自动排气。第二柱体中排气部的状态表示,液位先上升致使悬浮球15上移一定距离,带动连接杆13、阀芯18和锥型凸起14和防脱凸起12同步上移,使得阀芯18与第一排气口17配合形成密封,锥型凸起14与第二排气口19配合形成密封,导致第二柱体顶部完全密封,第二柱体内的气体无法排除。第一柱体3中排气部的状态表明,随着气泡的增多,液位下降之致使悬浮球15下降一定距离,带动连接杆13、阀芯18和锥型凸起14和防脱凸起12同步下移,而阀芯18因压差作用(即气体作用于阀芯183的压力大于阀芯183的重力)仍然维持与第一排气口17的密封状态,使得锥型凸起14与阀芯18分离,进而暴露了第二排气口19,气体经第二排气口19溢出管体2从而进行少量自动排气。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各个排气部的状态只是为了说明排气部的工作原理,并不表示实际应用时,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上排气部的状态为图2所示。

另一方面,本方案还提供一种膨宫泵,其包括本体和本方案设计的膨宫泵用输液管,第一子输液管1与本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