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4301发布日期:2020-05-29 13:1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助行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行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帮助老人或病人进行支撑的设备,在助行器被用于扶持站立、助行或其他场合时,往往需要配备支撑、固定病患身体和防止摔倒的装置,如腋托、绑带等。当前大部分助行器的腋托仅有简单的支撑功能,腋托结构与身体接触面积小,不够舒适。部分配备安全绑带的助行器使用了形式和功能单一的绑带,无法同时保证安全和舒适性。不合理的绑带设计会阻碍用户对助行器的正常使用,使助行或站立过程产生不适感,如绑带对身体某些部分产生太大勒紧力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行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助行器的支撑装置不够安全舒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行防护装置,包括:移动主体;腋托部,腋托部设置在移动主体上,腋托部的中部设置有曲面凹部,以在腋托部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支撑端,支撑端用于支撑人体的腋下;防护部,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端上,防护部与曲面凹部之间形成防护区。

进一步地,助行防护装置还包括护腰部及护腿部,护腰部安装在腋托部的下部,护腰部内部设置有护腰空间;护腿部与护腰部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护腿部用于捆绑人体的腿部。

进一步地,护腰部包括护腰绑带,护腰绑带的上端与腋托部的底部连接,护腰绑带具有打开状态和捆绑状态,在护腰绑带处于捆绑状态的情况下,护腰绑带内部形成护腰空间。

进一步地,助行防护装置包括连接带,连接带的第一端与护腰部连接,护腿部包括腿部绑带,腿部绑带与连接带的第二端连接,腿部绑带用于捆绑人体的腿部。

进一步地,连接带的第二端与腿部绑带的连接位置位于腿部外侧,连接带的第一端与护腰部的连接位置,和连接带与腿部绑带的连接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腋托部的底部设置有两组连接吊环,护腰部的顶部设置有两组腰部吊环,两组连接吊环分别通过两组弹性带连接在两组腰部吊环上,每组连接吊环包括前连接吊环和后连接吊环,每组腰部吊环包括前腰部吊环和后腰部吊环,两个前连接吊环与两个前腰部吊环所在的平面为前平面,两个后连接吊环与两个后腰部吊环所在的平面为后平面,人体的重心垂直线位于前平面与后平面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带的第一端与护腰部的连接处位于前腰部吊环与后腰部吊环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带的延伸方向与人体的重心垂直线平行。

进一步地,护腿部与连接带均为两个,两个护腿部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带连接在护腰部上。

进一步地,移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的腋托部可以有效地支撑身体,将腋托部设置成通过曲面凹部形成支撑端的整体型结构,增加病患使用过程中舒适性,与此同时,通过防护部在腋托部后部的配合支撑,形成一个可靠的防护区,增加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载人时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载人时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的护腰部及护腿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移动主体;11、滚轮;20、腋托部;21、曲面凹部;22、支撑端;23、防护部;24、前连接吊环;25、后连接吊环;30、护腰部;31、护腰绑带;32、前腰部吊环;33、后腰部吊环;34、护腰空间;40、护腿部;41、腿部绑带;50、连接带;60、人体的重心垂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助行器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帮助老人或病人进行支撑的设备,在助行器被用于扶持站立、助行或其他场合时,往往需要配备支撑、固定病患身体和防止摔倒的装置,如腋托、绑带等。当前大部分助行器的腋托仅有简单的支撑功能,腋托结构与身体接触面积小,不够舒适。部分配备安全绑带的助行器使用了形式和功能单一的绑带,无法同时保证安全和舒适性。不合理的绑带设计会阻碍用户对助行器的正常使用,使助行或站立过程产生不适感,如绑带对身体某些部分产生太大勒紧力等。

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行防护装置,包括移动主体10、腋托部20及防护部23,其中,腋托部20设置在移动主体10上,腋托部20的中部设置有曲面凹部21,以在腋托部20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支撑端22,支撑端22用于支撑人体的腋下;防护部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端22上,防护部23与曲面凹部21之间形成防护区,病患身体固定在防护区中。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的腋托部可以有效地支撑身体,将腋托部设置成通过曲面凹部形成支撑端的整体型曲面结构,增加病患使用过程中舒适性,与此同时,通过防护部在腋托部后部的配合支撑,形成一个可靠的防护区,增加使用安全性。

优选地,防护部包括防护带,该防护带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保证用户的穿戴舒适度。曲面凹部用于包裹人体前胸,支撑端支撑左右腋下。防护带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魔术贴、挂钩、插扣等。

由于病患在使用过程中,身体重量主要集中在腋下,这导致了腋下区域的不适,为了分担腋下的压力,本实施例中的助行防护装置还包括护腰部30及护腿部40,护腰部30安装在腋托部20的下部,护腰部30内部设置有护腰空间34,护腰空间34用于容纳人体腰部;护腿部40与护腰部30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护腿部40用于捆绑人体的腿部。通过护腰部及护腿部可以一定程度地对身体进行支撑,减小腋托部的压力,与此同时,护腰部及护腿部能够进一步地固定身体,保证安全。

且护腰部与护腿部之间柔性连接,而非硬结构连接,可保证肢体部分功能缺失患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助行防护装置包括连接带50,连接带50的第一端与护腰部30连接,护腿部40包括腿部绑带41,腿部绑带41与连接带50的第二端连接,腿部绑带41用于捆绑人体的腿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护腰部30包括护腰绑带31,护腰绑带31的上端与腋托部20的底部连接,护腰绑带31具有打开状态和捆绑状态,在护腰绑带31处于捆绑状态的情况下,护腰绑带31内部形成护腰空间34。通过护腰绑带既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绑带的柔性适应病患的身体轮廓,本实施例的护腰绑带采用魔术贴进行打开和捆绑,优选地,护腰部还包括插扣组件,插口组件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和母扣分别位于护腰绑带的两端,当护腰绑带通过魔术贴粘贴捆绑后,可以将公扣和母扣插接,通过插口组件防止护腰绑带脱落,保证安全性。

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带对身体造成阻碍现象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50的第二端与腿部绑带41的连接位置位于腿部外侧,连接带50的第一端与护腰部30的连接位置,和连接带50与腿部绑带41的连接位置相对。

为了降低用户身体失稳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的腋托部20的底部设置有两组连接吊环,护腰部30的顶部设置有两组腰部吊环,两组连接吊环分别通过两组弹性带连接在两组腰部吊环上,每组连接吊环包括前连接吊环24和后连接吊环25,每组腰部吊环包括前腰部吊环32和后腰部吊环33,两个前连接吊环24与两个前腰部吊环32所在的平面为前平面,两个后连接吊环25与两个后腰部吊环33所在的平面为后平面,人体的重心垂直线位于前平面与后平面之间。使人体重心垂直线落在前平面和后平面之间的空间内。病患使用助行器进行站立和助行时,身体被四根带钩弹性带限制,同时重心位置被限制,可以防止身体、摔倒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的两组腰部吊环及两组连接吊环采用左右对称方式设置。其中,人体的重心垂直线是指经过人体重心的竖直向下的直线。

其中,腰部吊环以及连接吊环可以为多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尺码选择不同的腰部吊环及连接吊环进行连接,满足不同体型用户使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50的第一端与护腰部30的连接处位于前腰部吊环32与后腰部吊环33之间。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50的延伸方向与人体的重心垂直线60平行。腋托部设置悬挂点,使得腋托与护腰部形成一体防护,控制人体重心位置,防止使用过程中用户身体发生翻转、摔倒。

腿部的保护对下肢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重要。本实施例中的护腿部40与连接带50均为两个,两个护腿部40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带50连接在护腰部30上。两个护腿部分别为左腿环和右腿环,左腿环与右腿环也是采用与护腰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通过魔术贴连接,左腿环和右腿环与护腰绑带形成可调节式长度的连接,连接带可调节使得腿环可以在大腿不同位置上下变换位置,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绑缚位置的偏好,同时避免腿环太靠近胯部影响用户使用助行装置进行行走训练。左腿环和右腿环上均设置有插扣,每个插扣包含公扣和母扣,分别设置在腿环开口的两端。

为了便于移动主体的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主体1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助行防护装置的腋托部可以有效地支撑身体,将腋托部设置成通过曲面凹部形成支撑端的整体型结构,增加病患使用过程中舒适性,与此同时,通过防护部在腋托部后部的配合支撑,形成一个可靠的防护区,增加使用安全性。本发明的腋托部上部对腋下有支撑力作用,腋托部下方通过连接带拉扯护腰绑带,从而提拉用户身体。腰带和腿环之间的连接带在腰带有拉力情况下绷紧,腰带对腿环亦产生拉力。使用者身体受力分配在腋下,腰胯部以及双腿,比受力位置单一的情况更合理,使人体更加舒适。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将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一般所描述的及附图所图示说明的,本公开的方面可以在广泛种类的不同的配置中被编排、代替、组合、分开以及设计,所有这些在本文被明确地考虑。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的本公开将不受限制,其被意图作为各种方面的图示说明。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作许多修改和变更。在本公开范围内,功能上等同的方法和设备,除了本文所列举的那些之外,从前述说明书来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这样的修改和变更意图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条款以及这样的权利要求所给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限制。将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特定的方法、试剂、化合物、组成或生物系统,其当然可以变化。也将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的目的,而并非意图是限制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