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4721发布日期:2020-05-08 17: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耳鸣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其小病小疼往往容易遭到人们的忽视,任其发展。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

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不同分贝的测试音来观察患者的听力,而在对听力不好的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较高分贝的测试音,较高分贝的测试音会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医生或者病人心理上的不舒服,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测试装置通过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的清晰和准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测试装置戴在患者的头上,并将测试装置上的圆柱壳体和隔音筒分别套在患者的耳朵上,保证测试装置与患者接触良好,圆柱壳体和隔音通均具有隔音效果,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准确和清晰,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同时对于耳聋的患者需要较大音量的测试音,通过圆柱壳体的隔音使得检测时的噪音减小,从而避免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干扰;

s2:通过对s1中的测试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测试装置发出不同db的测试音,从5db开始按照5db的档次递增来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因测试音间距较大导致的测量误差较大发生,直到患者作出反应并记录下数据;

s3:将测试装置换个方向并按照s2中的测试方法再对患者进行检测,并记录下数据与s2中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患者左右耳的听力响度,检测过程中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观察患者的状态,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s1-s3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号弹性杆和二号弹性杆,所述一号弹性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内腔中固定有喇叭,所述喇叭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喇叭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二号弹性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固定连接有隔音筒,所述二号弹性杆和矩形块侧壁上均设有两个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限位销;使用时,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不同分贝的测试音来观察患者的听力,而在对听力不好的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较高分贝的测试音,较高分贝的测试音会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医生或者病人心理上的不舒服,本发明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使用时将一号弹性杆和二号弹性杆置于患者的头顶,使得圆柱壳体和隔音筒分别位于患者不同的耳朵部位;用圆柱壳体和隔音筒将患者的两个耳朵分别遮住,并保证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紧贴患者的头部,使得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与患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调节一号弹性杆、二号弹性杆和连接块之间距离使得本发明与患者更加贴合,在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控制开关来控制喇叭工作,使得喇叭发生适当的测试音,从而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的清晰和准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喇叭发出的声音被圆柱壳体隔绝并吸收,使得喇叭发生的测试音对医生或者其他患者的影响减小,从而为医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底侧壁上均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为弧形结构,所述挡块互相远离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短齿;使用时,医生需要在患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与其进行交流,在交流时需要将隔音筒打开,而打开隔音筒容易使得一号弹性杆、二号弹性杆以及圆柱壳体与患者的位置发生变动,从而需要再次佩戴,造成医生工作量的增加;通过设置有挡块,在佩戴一号弹性杆、二号弹性杆时使得挡块与患者的头部接触,从而提高了圆柱壳体、一号弹性杆以及二号弹性杆的稳定性;在医生转动隔音筒来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圆柱壳体、一号弹性杆以及二号弹性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从而避免了再次调整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设置的短齿进入到患者的头发中,使得挡块与患者的接触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挡块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槽,所述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侧壁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弧形槽连通,通孔处设有气囊;使用时,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依靠一号弹性杆和二号弹性杆的弹力来对患者进行夹紧,对于不同头型的患者来说容易出现夹不紧的情况;通过设置有弧形槽,在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与患者皮肤接触时按压气囊,使得气囊中的气体被排空;在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与患者皮肤接触后放开气囊,使得气囊回弹,从而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囊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使得圆柱壳体和隔音筒吸住患者的皮肤,从而提高了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与患者的接触,进而提高了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隔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为两个以上的凹槽组成,弧形槽位于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底部;使用时,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与患者之间隔着头发,使得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不能全部吸在皮肤上;将弧形槽设置在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底部保证了弧形槽与皮肤的有效接触;部分患者年级较大而皮肤打皱,使得圆柱壳体和隔音筒不能很好的贴合;将弧形槽设为多个凹槽的组成使得弧形槽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提高了吸附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圆柱壳体内腔中固定有喇叭状的聚音筒,所述聚音筒用于聚拢声音;使用时,通过设置有聚音筒使得喇叭发出的声音更加的聚集,从而提高了测试音的准度;聚音筒将测试音聚拢成线型传到至患者的耳朵处,提高了测试音的响度,避免因喇叭的扩散导致测试音响度降低的情况发生;同时聚音筒对喇叭侧壁和圆柱壳体内的杂音进行隔绝,使得测试音更加的纯正,从而提高了测试音的清晰度。

优选的,所述聚音筒的内侧壁为致密无孔结构,所述聚音筒的外侧壁为多孔疏松结构;使用时,测试音接触到患者后反射回来的声波接触到聚音筒的外侧壁后被聚音筒吸收,从而保证了圆柱壳体内杂音较少;喇叭内的声波在接触聚音筒内侧壁后被反弹出来,避免声波的浪费从而导致测试音不准,进而提高了测试音的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测试装置通过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的清晰和准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测试装置通过圆柱壳体和隔音筒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喇叭发出的声音被圆柱壳体隔绝并吸收,喇叭发生的测试音对医生或者其他患者的影响减小,从而为医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三维图;

图3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其中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测试装置的另外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连接块1、一号弹性杆2、二号弹性杆3、圆柱壳体4、喇叭5、控制开关6、矩形块7、隔音筒8、挡块9、短齿10、弧形槽11、气囊12、聚音筒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耳鼻喉科耳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测试装置戴在患者的头上,并将测试装置上的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分别套在患者的耳朵上,保证测试装置与患者接触良好,圆柱壳体4和隔音通均具有隔音效果,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准确和清晰,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同时对于耳聋的患者需要较大音量的测试音,通过圆柱壳体4的隔音使得检测时的噪音减小,从而避免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干扰;

s2:通过对s1中的测试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测试装置发出不同db的测试音,从5db开始按照5db的档次递增来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因测试音间距较大导致的测量误差较大发生,直到患者作出反应并记录下数据;

s3:将测试装置换个方向并按照s2中的测试方法再对患者进行检测,并记录下数据与s2中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患者左右耳的听力响度,检测过程中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观察患者的状态,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其中,s1-s3中使用的测试装置包括连接块1,所述连接块1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一号弹性杆2和二号弹性杆3,所述一号弹性杆2远离连接块1的一端固定有圆柱壳体4,所述圆柱壳体4内腔中固定有喇叭5,所述喇叭5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喇叭5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开关6,所述二号弹性杆3远离连接块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7,所述矩形块7上固定连接有隔音筒8,所述二号弹性杆3和矩形块7侧壁上均设有两个限位孔,限位孔中设有限位销;使用时,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不同分贝的测试音来观察患者的听力,而在对听力不好的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较高分贝的测试音,较高分贝的测试音会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医生或者病人心理上的不舒服,本发明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使用时将一号弹性杆2和二号弹性杆3置于患者的头顶,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分别位于患者不同的耳朵部位;用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将患者的两个耳朵分别遮住,并保证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紧贴患者的头部,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调节一号弹性杆2、二号弹性杆3和连接块1之间距离使得本发明与患者更加贴合,在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控制开关6来控制喇叭5工作,使得喇叭5发生适当的测试音,从而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的清晰和准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喇叭5发出的声音被圆柱壳体4隔绝并吸收,使得喇叭5发生的测试音对医生或者其他患者的影响减小,从而为医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底侧壁上均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为弧形结构,所述挡块9互相远离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短齿10;使用时,医生需要在患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与其进行交流,在交流时需要将隔音筒8打开,而打开隔音筒8容易使得一号弹性杆2、二号弹性杆3以及圆柱壳体4与患者的位置发生变动,从而需要再次佩戴,造成医生工作量的增加;通过设置有挡块9,在佩戴一号弹性杆2、二号弹性杆3时使得挡块9与患者的头部接触,从而提高了圆柱壳体4、一号弹性杆2以及二号弹性杆3的稳定性;在医生转动隔音筒8来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圆柱壳体4、一号弹性杆2以及二号弹性杆3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从而避免了再次调整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设置的短齿10进入到患者的头发中,使得挡块9与患者的接触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挡块9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弧形槽11,所述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侧壁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弧形槽11连通,通孔处设有气囊12;使用时,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依靠一号弹性杆2和二号弹性杆3的弹力来对患者进行夹紧,对于不同头型的患者来说容易出现夹不紧的情况;通过设置有弧形槽11,在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皮肤接触时按压气囊12,使得气囊12中的气体被排空;在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皮肤接触后放开气囊12,使得气囊12回弹,从而使得气囊12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囊12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吸住患者的皮肤,从而提高了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的接触,进而提高了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的隔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槽11为两个以上的凹槽组成,弧形槽11位于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的底部;使用时,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之间隔着头发,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不能全部吸在皮肤上;将弧形槽11设置在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的底部保证了弧形槽11与皮肤的有效接触;部分患者年级较大而皮肤打皱,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不能很好的贴合;将弧形槽11设为多个凹槽的组成使得弧形槽1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提高了吸附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圆柱壳体4内腔中固定有喇叭5状的聚音筒13,所述聚音筒13用于聚拢声音;使用时,通过设置有聚音筒13使得喇叭5发出的声音更加的聚集,从而提高了测试音的准度;聚音筒13将测试音聚拢成线型传到至患者的耳朵处,提高了测试音的响度,避免因喇叭5的扩散导致测试音响度降低的情况发生;同时聚音筒13对喇叭5侧壁和圆柱壳体4内的杂音进行隔绝,使得测试音更加的纯正,从而提高了测试音的清晰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聚音筒13的内侧壁为致密无孔结构,所述聚音筒13的外侧壁为多孔疏松结构;使用时,测试音接触到患者后反射回来的声波接触到聚音筒13的外侧壁后被聚音筒13吸收,从而保证了圆柱壳体4内杂音较少;喇叭5内的声波在接触聚音筒13内侧壁后被反弹出来,避免声波的浪费从而导致测试音不准,进而提高了测试音的准度。

使用时,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不同分贝的测试音来观察患者的听力,而在对听力不好的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播放较高分贝的测试音,较高分贝的测试音会对医生或者其他病人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医生或者病人心理上的不舒服,本发明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使用时将一号弹性杆2和二号弹性杆3置于患者的头顶,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分别位于患者不同的耳朵部位;用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将患者的两个耳朵分别遮住,并保证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紧贴患者的头部,使得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与患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调节一号弹性杆2、二号弹性杆3和连接块1之间距离使得本发明与患者更加贴合,在调节完毕后通过控制控制开关6来控制喇叭5工作,使得喇叭5发生适当的测试音,从而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圆柱壳体4和隔音筒8的设置将患者的双耳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听到的测试音更加的清晰和准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喇叭5发出的声音被圆柱壳体4隔绝并吸收,使得喇叭5发生的测试音对医生或者其他患者的影响减小,从而为医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