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7506发布日期:2020-05-12 15:1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



背景技术:

患者骨折后,采取的方式如下:先用导向器打捆,然后用钢丝打结,接着用老虎钳将钢丝打结。在钢丝打结的过程中,需要将老虎钳从皮肤经皮下组织、肌肉到骨膜外,并可以旋转拧紧钢丝,达到固定效果,钢丝留有2~3cm防止扭紧处滑脱。通常需要在患者皮肤上切5~6cm的手术切口并暴露至骨膜来拧紧,该手术切口对于皮肤、肌肉等软组织损伤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骨折患者打结的手术切口,减少对于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达到微创效果;完成移位骨块的复位效果,完成成骨块与断端的加压效果,设计了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包括:顶头,所述顶头内设有两个通孔;定杆,所述定杆的前端与所述顶头固定连接;第一握杆,所述第一握杆设置在所述定杆的后端;以及第二握杆,所述第二握杆设置在所述定杆的中部,用于将从所述顶头通孔穿过的绑绳向所述第一握杆所在的方向拉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头前端小,后端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杆设有分别与通孔相对的通槽,所述第二握杆的通槽内设有锁紧螺杆。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杆的侧面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通槽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杆的内端设有定线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杆的外端设有操作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杆与定杆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杆与定杆滑动设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杆上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的内端与定杆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创,相对于切开直视下复位,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对于骨膜保护好,断端血运没有增加破坏,愈合快。骨骼是类圆形,钢丝等绑绳具有可变性,在收紧的过程中,移位的骨骼会移向缺损处,也就是骨折处,两骨折断端可以靠拢,达到复位效果。可以自己加压拧紧完成固定,临床与钢缆相比,双钢丝强度与钢缆相仿,但无需特殊工具增加切口加压拧紧。双侧旋钮,可将钢丝导入,通过握杆增加拉紧的力量,达到钢丝加压的作用,达到二次复位,达到复位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微创,相对于切开直视下复位,手术切口小,减少对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骨膜的损伤,创伤小,出血少,对于骨膜保护好,断端血运没有增加破坏,愈合快;

2、骨折的复位骨骼是类圆形,钢丝等绑绳具有可变性,在收紧的过程中,钢丝会产生类圆形的形变,这种形变会对环形内部组织产生挤压力,移位的骨骼会随之移向缺损处,也就是骨折处,两骨折断端可以靠拢,达到复位效果;

3、加压:在钢丝加压及拧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钢丝和通孔加压。锁紧螺杆旋紧等操作自己加压拧紧完成固定,起到断端加压的效果。临床与钢缆相比,双钢丝强度与钢缆相仿,但无需特殊工具增加切口加压拧紧。双侧旋钮,可将钢丝导入,通过握杆增加拉紧的力量,达到钢丝加压的作用,达到二次复位,达到复位的效果;

4、旋转拧紧通常情况下需要老虎钳的自皮肤深入软组织,在圆形的软组织通道内,老虎钳的方形结构在置入及旋转过程中会存在阻力,往往达不到拧紧的效果;顶头的设计,可以快速置入到达骨膜,旋转时无阻力,并对于钢丝拧紧有良好的效果。

5、通过实物试验,该牵拉器可明显加强手术效果并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减少病人手术风险,并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牵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以上各图中,1、顶头;101、通孔;2、定杆;3、第一握杆;4、第二握杆;401、通槽;402、开口槽;5、锁紧螺杆;501、定线孔;502、操作孔;6、锁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顶头1,定杆2,第一握杆3和第二握杆4。

顶头1内设有两个通孔101,两个通孔101分别对应一根绑绳(医院常用钢丝),顶头1的前端需要做光滑打磨处理,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消毒处理。

定杆2的前端与顶头1固定连接,为提高连接强度,顶头1前端小,后端大,前端正对手术切口,后端固定连接定杆2的前端。

第一握杆3设置在定杆2的后端,第二握杆4设置在定杆2的中部,用于将从顶头1通孔101穿过的绑绳向第一握杆3所在的方向拉动。绑绳的两端穿过顶头1后,固定在第二握杆4上,在第二握杆4的辅助作用下,提拉绑绳,从而将绑绳收紧在骨折处。

关于上述提拉绑绳的操作,

本技术:
提供了两套方案以供参考,其一:第二握杆4设有分别与通孔101相对的通槽401,第二握杆4的通槽401内设有锁紧螺杆5。绑绳通过锁紧螺杆5的内端固定在通槽401内,通过第一握杆3提拉的作用,钢丝向第一握杆3处拉紧,接着可以调松锁紧螺杆5,将绑绳继续拉紧固定。优选的,锁紧螺杆5的内端设有定线孔501,将绑绳的端部固定在定线孔501上,旋转锁紧螺杆5,即可完成绑绳的拉紧。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握杆4最好与定杆2固定设置。或者优选的,第二握杆4的侧面设有开口槽402,开口槽402与通槽401连通,绑绳可以直接从第二握杆4的侧面放置到通槽401内,方便快捷。其二:第二握杆4与定杆2滑动设置,将绑绳固定在第二握杆4上,食指和中指向上拉动第二握杆4从而拉紧绑绳。优选的,第二握杆4上设有锁杆6,锁杆6的内端与定杆2相抵。可以利用锁杆6,随时将第二握杆4固定在定杆2上。上述两套方案中,锁紧螺杆5的外端设有操作孔502,方便操作尺寸较小的锁紧螺杆5。

本申请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在使用时(所有工具提前消毒),局部骨折处切口,通过专用器械在骨表面置入钢丝后,将绑在骨折两断端上绑绳(钢丝,下称钢丝)的两个端部分别穿过顶头1的通孔101,然后固定在第二握杆4上,提拉两个握杆,通过钢丝与牵拉器的相向运动,减少钢丝的距离,增加钢丝在骨表面的形变,利于骨折复位;将钢丝通过上述两套提拉钢丝的操作,可以使钢丝加压,达到二次复位,进一步减少骨头的断端分离。通过第二握杆4的旋转,达到拧紧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头(1),所述顶头(1)内设有两个通孔(101);

定杆(2),所述定杆(2)的前端与所述顶头(1)固定连接;

第一握杆(3),所述第一握杆(3)设置在所述定杆(2)的后端;以及

第二握杆(4),所述第二握杆(4)设置在所述定杆(2)的中部,用于将从所述顶头(1)通孔(101)穿过的绑绳向所述第一握杆(3)所在的方向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1)前端小,后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杆(4)设有分别与通孔(101)相对的通槽(401),所述第二握杆(4)的通槽(401)内设有锁紧螺杆(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杆(4)的侧面设有开口槽(402),所述开口槽(402)与通槽(4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5)的内端设有定线孔(5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5)的外端设有操作孔(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杆(4)与定杆(2)固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杆(4)与定杆(2)滑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杆(4)上设有锁杆(6),所述锁杆(6)的内端与定杆(2)相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涉及骨科手术设备领域,一种经皮复位旋紧牵拉器,包括:顶头,所述顶头内设有两个通孔;定杆,所述定杆的前端与所述顶头固定连接;第一握杆,所述第一握杆设置在所述定杆的后端;以及第二握杆,所述第二握杆设置在所述定杆的中部,用于将从所述顶头通孔穿过的绑绳向所述第一握杆所在的方向拉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创,相对于切开直视下复位,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对于骨膜保护好,断端血运没有增加破坏,愈合快。可以自己加压拧紧完成固定,临床与钢缆相比,双钢丝强度与钢缆相仿,但无需特殊工具增加切口加压拧紧。

技术研发人员:亢世杰;刘涛;鲍飞龙;黄东生;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