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4864发布日期:2020-05-26 16:2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装置,具体是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后病人主要以被动的肌肉训练为主,现有技术中的联动系统具有以下缺点:1、不安全舒适,极易伤害到使用者;2、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在冬天使用不舒适;3、传统外骨骼机器人以电机作为驱动,长时间训练容易使电机过热或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导致有些电机的力矩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将袖套套装在手臂/腿部上,拉动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上的拉动件,使得第一液囊位于肘关节/膝关节处,第二液囊位于腕关节/踝关节处,打开阀体,通泵体将水槽内的液体抽取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内,通过压力感应器控制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对人体的压力,使得肘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踝关打开,实现手臂/腿部的伸直,泵体间隙性转动,实现手臂/腿部的往复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水槽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水槽内液体进行加热,调节水温,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件、水槽和泵体,泵体的出水管连通有三通件,三通件的出口设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阀体,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三通件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液囊,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三通件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二液囊,联动装置包括袖套,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与控制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的进水管与水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均位于袖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控制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控制件位于第一隔板的一侧,另一侧形成槽体,槽体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槽体分割成水槽和放置槽,泵体位于放置槽内,泵体通过进水管穿过第二隔板与水槽连通,水槽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两端均设有拉动件,拉动件延伸出袖套,用于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泵体连通,另一端与三通件连通,三通件分别与出水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联动装置将袖套套装在手臂/腿部上,拉动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上的拉动件,使得第一液囊位于肘关节/膝关节处,第二液囊位于腕关节/踝关节处,打开阀体,通泵体将水槽内的液体抽取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内,通过压力感应器控制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对人体的压力,使得肘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踝关打开,实现手臂/腿部的伸直,泵体间隙性转动,实现手臂/腿部的往复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2、本发明联动装置通过水槽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水槽内液体进行加热,调节水温,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联动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壳体1,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有控制件2、水槽10和泵体3,泵体3与控制件2电性连接,泵体3的进水管31与水槽10连通,泵体3的出水管32连通有三通件4,三通件4的出口设有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如图3所示,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上均设有阀体5,第一连通管401的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液囊7,第二连通管402的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二液囊8,如图4所示,联动装置包括袖套6,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均位于袖套6内,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9,压力感应器9与控制件2电性连接。

壳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11,控制件2位于第一隔板11的一侧,另一侧形成槽体12,槽体12内设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将槽体12分割成水槽10和放置槽20,如图2所示,泵体3位于放置槽20内,泵体3通过进水管31穿过第二隔板13与水槽10连通,水槽10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的两端均设有拉动件30,拉动件30延伸出袖套6,用于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的位置调节。

出水管32的一端与泵体3连通,另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三通件4分别与出水管32、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连通。

使用时,将袖套6套装在手臂/腿部上,拉动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上的拉动件30,使得第一液囊7位于肘关节/膝关节处,第二液囊8位于腕关节/踝关节处,打开阀体5,通泵体3将水槽10内的液体抽取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内,通过压力感应器9控制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对人体的压力,使得肘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踝关打开,实现手臂/腿部的伸直,泵体3间隙性转动,实现手臂/腿部的往复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水槽10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水槽10内液体进行加热,调节水温,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控制件(2)、水槽(10)和泵体(3),泵体(3)的出水管(32)连通有三通件(4),三通件(4)的出口设有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上均设有阀体(5),第一连通管(401)的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液囊(7),第二连通管(402)的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二液囊(8),联动装置包括袖套(6),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与控制件(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的进水管(31)与水槽(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均位于袖套(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9)与控制件(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11),控制件(2)位于第一隔板(11)的一侧,另一侧形成槽体(12),槽体(12)内设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将槽体(12)分割成水槽(10)和放置槽(20),泵体(3)位于放置槽(20)内,泵体(3)通过进水管(31)穿过第二隔板(13)与水槽(10)连通,水槽(10)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的两端均设有拉动件(30),拉动件(30)延伸出袖套(6),用于第一液囊(7)和第二液囊(8)的位置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2)的一端与泵体(3)连通,另一端与三通件(4)连通,三通件(4)分别与出水管(32)、第一连通管(401)和第二连通管(402)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肢体康复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件、水槽和泵体,泵体的出水管连通有三通件,三通件的出口设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阀体,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三通件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液囊,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三通件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二液囊,联动装置包括袖套,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本发明联动装置将袖套套装在手臂/腿部上,拉动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上的拉动件,使得第一液囊位于肘关节/膝关节处,实现手臂/腿部的伸直,泵体间隙性转动,实现手臂/腿部的往复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袁鉴辞;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江宁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