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6232发布日期:2020-07-10 17:3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查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现有的大部分厂家存在着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实用效果好,功能完善,快捷方便的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包括驱动电机,照明灯,床板组件,约速带结构,调节扶手结构,处理芯片,头枕结构,操作组件,升降结构,连接螺丝,红外线消毒灯和故障报警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的右侧,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处理芯片的上端连接,所述床板组件设置在约速带结构的右部,所述调节扶手结构设置在床板组件的两端中间,所述头枕结构设置在升降结构的上部,所述连接螺丝设置在操作组件的左侧上部,所述故障报警灯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的左部,所述床板组件包括推动滑轨,颈项部防辐射层,折叶和辅助防辐射层,所述颈项部防辐射层设置在折叶的右部,所述辅助防辐射层设置在折叶的左部,所述推动滑轨设置在折叶的周围。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优选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显示屏,调节按键,总开关按钮和扫描器,所述调节按键设置在总开关按钮的右侧,所述扫描器设置在总开关按钮的左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调节按键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机底板的上部,所述显示屏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下面是支架,所述支架直接与主机底板固定,所述显示屏具体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有利于操作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约束带包括尼龙搭扣和观察口,所述尼龙搭扣设置在观察口的上部中间。

优选的,所述调节扶手结构包括防滑套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设置在防滑套的下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头枕结构包括软绵护垫和升降驱动支架,所述软绵护垫设置在升降驱动支架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床腿和万向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床腿的上部,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床腿的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具体采用at89c52单片机芯片,有利于使用方便,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床板组件,处理芯片和操作组件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实用,使得操作简单,检查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到达最佳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的床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的操作练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驱动电机;2、照明灯;3、床板组件;31、推动滑轨;32、颈项部防辐射层;33、折叶;34、辅助防辐射层;4、约速带结构;41、尼龙搭扣;42、观察口;5、调节扶手结构;51、防滑套和;52、固定螺母;6、处理芯片;7、头枕结构;71、软绵护垫;72、升降驱动支架;8、操作组件;81、显示屏;82、调节按键;83、总开关按钮;84、扫描器;9、升降结构;91、调节旋钮;92、床腿;93、万向轮;10、连接螺丝;11、红外线消毒灯;12、故障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驱动电机1,照明灯2,床板组件3,约速带结构4,调节扶手结构5,处理芯片6,头枕结构7,操作组件8,升降结构9,连接螺丝10,红外线消毒灯11和故障报警灯12,所述驱动电机1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11的右侧,所述照明灯2设置在处理芯片6的上端连接,所述床板组件3设置在约速带结构4的右部,所述调节扶手结构5设置在床板组件3的两端中间,所述头枕结构7设置在升降结构9的上部,所述连接螺丝10设置在操作组件8的左侧上部,所述故障报警灯12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11的左部,所述床板组件3包括推动滑轨31,颈项部防辐射层32,折叶33和辅助防辐射层34,所述颈项部防辐射层32设置在折叶33的右部,所述辅助防辐射层34设置在折叶33的左部,所述推动滑轨31设置在折叶33的周围。

所述操作组件8包括显示屏81,调节按键82,总开关按钮83和扫描器84,所述调节按键82设置在总开关按钮83的右侧,所述扫描器84设置在总开关按钮83的左侧,所述显示屏81设置在调节按键82的上部。

所述显示屏81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机底板的上部,所述显示屏81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下面是支架,所述支架直接与主机底板固定,所述显示屏81具体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有利于操作方便,提高智能化程度。

所述约束带4包括尼龙搭扣41和观察口42,所述尼龙搭扣41设置在观察口42的上部中间。

所述调节扶手结构5包括防滑套51和固定螺母52,所述固定螺母52设置在防滑套51的下部两端。

所述头枕结构7包括软绵护垫71和升降驱动支架72,所述软绵护垫71设置在升降驱动支架72的上部。

所述升降结构9包括调节旋钮91,床腿92和万向轮93,所述调节旋钮91设置在床腿92的上部,所述万向轮93设置在床腿92的下端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64具体采用at89c52单片机芯片,有利于使用方便,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工作原理

本发明利用调节旋钮91和床腿92升降支撑,通过万向轮93移动,利用软绵护垫71和升降驱动支架72舒适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防滑套51和固定螺母52防止打滑,利用观察口42配合可以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通过故障报警灯12报警,利用红外线消毒灯11完成消毒,达到最佳消毒效果,通过显示屏81和扫描器84检查快捷方便,从而安全可靠,利用处理芯片64的配合使用提高智能化程度,精确可靠,在床板组件3和操作组件8的配合下使得方便实用,使得操作简单,检查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到达最佳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驱动电机,照明灯,床板组件,约速带结构,调节扶手结构,处理芯片,头枕结构,操作组件,升降结构,连接螺丝,红外线消毒灯和故障报警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的右侧,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处理芯片的上端连接,所述床板组件设置在约速带结构的右部,所述调节扶手结构设置在床板组件的两端中间,所述头枕结构设置在升降结构的上部,所述连接螺丝设置在操作组件的左侧上部,所述故障报警灯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的左部,所述床板组件包括推动滑轨,颈项部防辐射层,折叶和辅助防辐射层,所述颈项部防辐射层设置在折叶的右部,所述辅助防辐射层设置在折叶的左部,所述推动滑轨设置在折叶的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显示屏,调节按键,总开关按钮和扫描器,所述调节按键设置在总开关按钮的右侧,所述扫描器设置在总开关按钮的左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调节按键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机底板的上部,所述显示屏最上层是面板,所述面板是亚克力材质的,所述面板下面是lcd板,所述lcd板下面是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下面是支架,所述支架直接与主机底板固定,所述显示屏具体采用led液晶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包括尼龙搭扣和观察口,所述尼龙搭扣设置在观察口的上部中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扶手结构包括防滑套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设置在防滑套的下部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结构包括软绵护垫和升降驱动支架,所述软绵护垫设置在升降驱动支架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床腿和万向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床腿的上部,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床腿的下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具体采用at89c52单片机芯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驱动电机,照明灯,床板组件,约速带结构,调节扶手结构,处理芯片,头枕结构,操作组件,升降结构,连接螺丝,红外线消毒灯和故障报警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红外线消毒灯的右侧,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处理芯片的上端连接,所述床板组件设置在约速带结构的右部,所述调节扶手结构设置在床板组件的两端中间,所述头枕结构设置在升降结构的上部。本发明的床板组件,处理芯片和操作组件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实用,使得操作简单,检查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到达最佳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唐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宏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