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5504发布日期:2020-06-12 16:5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肩周炎被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在《内经》(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并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邪侵袭关系密切。在《灵枢•贼风》篇中,首次提出其发病与外伤相关,如若损伤后瘀血凝聚在肌肉筋骨之间,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极易受风感寒致湿邪侵犯,瘀血与外邪侵袭则发为痹证。古代医家又进一步认识到,其发病与劳伤致气血不足相关。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此由体虛,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机关,则使筋挛,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带伤筋骨,肩背疼痛”,指出了其与外伤有直接关系。至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气虛、血虛、血瘀以及兼风、兼痰、兼湿等证候。

现代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若年老体虚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则筋失所养。所以说,久则筋骨衰颓,筋脉拘急而不用。若年老营卫虛弱,复因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而脉络拘急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能伸,痿而不用。若劳累过度或外伤筋骨,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筋脉失养,拘急不用。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b超、ct、mri等技术逐渐地被应用于临床,使人们对肩周炎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虽然在本病的病因认识上,现代医学未能令医学界达成共识学说,但在其临床的病理上,普遍认识到肩关节腔缩小,关节囊挛缩,关节囊下方的皱褶黏连,由此而引发的胶原纤维退行性变,周围软组织的纤维化,导致关节囊与滑膜紧密的粘于骨上二发生无菌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肩周炎包括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任何一部位的炎症,可分为肱二头肌腱炎和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冈下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小圆肌腱炎、三角肌腱炎等肩周损伤。狭义的肩周炎,即冻结肩,指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以疼痛、粘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所以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临床表现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又因为无肿胀、皮色不变,无热而沉重隐痛,遇风寒凉则感觉疼痛加剧;如因失治拖延日久可致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此病症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本方剂的治疗优势,明显优于现有的技术,其临床的有效率、治愈率均为100%,若把它开发出去并推向市场,其社会与经济的价值都十分可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9份、麻黄5-7份、五加皮5-7份、苍术4-6份、当归3-5份、防风6-8份、鹿茸3-5份、皱木瓜3-6份、广地龙5-7份、川芎6-8份、威灵仙3-6份、赤芍6-8份、炒荆芥穗4-6份、乳香4-6份、没药2-5份、羌活3-5份、淫羊藿3-5份、姜黄3-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7-8份、麻黄6-7份、五加皮6-7份、苍术4-5份、当归4-5份、防风6-7份、鹿茸4-5份、皱木瓜4-5份、广地龙5-6份、川芎7-8份、威灵仙4-5份、赤芍7-8份、炒荆芥穗4-5份、乳香4-5份、没药3-4份、羌活4-5份、淫羊藿4-5份、姜黄3-4份。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8份、麻黄6份、五加皮6份、苍术5份、当归4份、防风7份、鹿茸4份、皱木瓜5份、广地龙6份、川芎7份、威灵仙5份、赤芍7份、炒荆芥穗5份、乳香5份、没药3份、羌活4份、淫羊藿4份、姜黄4份。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以麻黄、荆芥穗透发阳气;防风、苍术祛风化湿兼除痰浊;赤芍药、皱木瓜和血宣血;全当归祛瘀生新;广地龙化瘀血通经络以涤荡顽浊;五加皮、威灵仙祛风通络宣痹止痛;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羌活治上肢之痹痛;姜黄、川芎行气活血,驱散风邪;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潞党参扶正以助气血运行,气盛则血旺;气血旺盛则瘀滞流通;鹿茸益肝肾填精益火,培元固本,五行相生相克,阳起阴兴,邪祛而自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g、麻黄5g、五加皮5g、苍术4g、当归3g、防风6g、鹿茸3g、皱木瓜3g、广地龙5g、川芎6g、威灵仙3g、赤芍6g、炒荆芥穗4g、乳香4g、没药2g、羌活3g、淫羊藿3g、姜黄3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9g、麻黄7g、五加皮7g、苍术6g、当归5g、防风8g、鹿茸5g、皱木瓜6g、广地龙7g、川芎8g、威灵仙6g、赤芍8g、炒荆芥穗6g、乳香6g、没药5g、羌活5g、淫羊藿5g、姜黄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8g、麻黄6g、五加皮6g、苍术5g、当归4g、防风7g、鹿茸4g、皱木瓜5g、广地龙6g、川芎7g、威灵仙5g、赤芍7g、炒荆芥穗5g、乳香5g、没药3g、羌活4g、淫羊藿4g、姜黄4g。

典型病例1

潘某某,女,汉族,56岁,职工。亳州市谯城区玉兰苑小区。2009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左肩关节疼痛一年,一年前不慎受寒致左肩疼痛,遇冷加重,昼夜难安,用药效差。求诊中医治疗。现症见:肩部无红肿,肩前后、外则压痛明显,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头晕,气短无力,舌淡紫,舌下脉络紫,苔白,脉弦紧。可定性为肩周炎,属血虚寒凝,气虚血瘀之肩凝风。治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遵医嘱: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海菜、紫菜等海鲜类食物等。药服完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外展、上举受限若失;在取一疗程,按上法服用,药服尽剂后,肩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2

范某,女,汉族,61岁,教师。亳州市谯城区青龙巷。2012年2月14日初诊。主诉:十年前因扛重物劳累并感受风寒,双肩疼痛难忍,遇冷加重,夜卧难安,曾服用汤药百余剂,仍遇冷复发疼痛。又易数医治疗未能根治,已失去信心。后经亲友介绍,故前来求诊余。现症见:肩周无红肿,肩周肌肉弹性较差,前后、外则压痛剧烈,外展、上举严重受限,双上肢无力,头昏沉,气短无力,舌暗紫,苔白滑腻,脉细紧。属血虚寒凝,久病风寒入络,导致气虚血瘀之肩周炎。治以益气温阳通络,散寒消瘀。遂投以自创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三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姜水代服。遵医嘱: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海鲜类食物等。晚上用热水袋,交替热敷肩周,药服完后,肩周疼痛明显减轻,外展、上举虽勉强;但能上举过头;在取药二疗程,按上法服用,药服尽剂后,肩部关节、外展活动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3

王某某,男,汉族,56岁,教师。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小宋庄。2011年11月13日初诊。主诉:肩关节疼痛三年,五年前因远道出差,不慎感受风寒致肩周围疼痛,双臂举艰,遇凉风、冷气加重,夜卧难安,即是三伏天气,仍不能夜卧空调,曾几易中医诊治,不能如愿。经人推荐,前来求诊。现症见:肩部虽无红肿,但压痛明显,外展扩胸严重受限,上肢举起艰难,头昏忽,气短无力,舌质暗紫,唇紫甲青,苔白滑腻,脉弦紧。属血瘀气虚,痰湿凝聚,久病损伤络脉,寒凝气滞,经络阻滞。治以温经散寒,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二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姜汁煮开水代服。遵医嘱: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海鲜类食物等。药服完后,肩周疼痛锐减,外展、上举受限消失;又取一疗程,遵上法服用,药服尽剂而恢复正常。随访二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4

辛某某,女,汉族,62岁,职工。亳州市谯城区国购名城小区。2012年4月7日初诊。主诉:患肩周炎15年,因劳累不慎感寒,致双肩酸痛难忍,遇寒凉明显不适,昼夜难安,曾几易中医治疗,药效不明显。经人介绍,远道而来请中医诊治。现症见:肩周外则压痛明显,内侧稍差,上肢外展、扩胸受限严重,双臂举艰,头脑昏忽,记忆模糊,气短乏力,舌暗紫,舌下脉络瘀黑,苔白腻滑,脉弦紧。属气虚寒凝,。属血虚寒凝,久病风邪入络,致气滞血瘀痰阻之肩周关节炎。治以温阳化瘀,散寒消瘀通络,散寒通滞,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三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姜汁煮开水温服送下。遵医嘱: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海鲜类食物等。注意局部保暖,药服完后,肩周围疼痛锐减,上肢运动显著改善;效不更法,再取药一疗程,药服尽剂后,身体恢复正常。随访二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5

程某某,女,汉族,58岁,干部。亳州市涡阳县南路新城开发区b号楼。2011年2月13日初诊。主诉:患肩周炎及右臂疼痛八年,八年前因意外不慎摔伤,当时疼痛剧烈,经医院骨科检查无筋骨损伤,留院观察治疗一周,疼痛症状减轻出院。时值热天,在空调室内,因夜晚贪凉受寒,睡醒后双肩疼痛难忍,昼夜难安。以此留下病根,遇冷则痛,用药效差,故求治余。现症见:双肩周围未见红肿,肩前后、腋下肌肉紧缩,软组织拉力弹性较差,双臂外展、扩胸严重受限,肩部压痛明显,双臂举艰,头晕目昏,胸闷,气短,无力。舌紫暗,舌下脉络瘀紫,苔白腻,脉细弱。属气虚血瘀,寒凝瘀阻,痰湿凝聚之肩周炎。治以温阳补血,散寒湿,通经络,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三疗程,遵医嘱: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姜汁煮开水代服。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腌制品、海鲜类食物等。注意保暖。药服完后,在取一疗程,如法服用,待药服尽剂后,肩部关节活动等恢复如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6

马某某,男,汉族,56岁,职工。亳州市谯城区桥东镇王楼村三队。2013年2月16日初诊。主诉:患右肩胛关节肿起疼痛月余,手指麻痹不能自由运动,加以按摩法肿疼反而增剧,且更难运动,经医院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虽肿消等症状缓解,仍肩部酸重疼痛甚剧,手指麻木不适,畏风怕冷,夜晚难安,乞予诊治。现症见:右肩部肿起,按压即疼痛明显,右肩前后、外则压痛剧甚,外展、上举失灵;舌淡紫,舌下脉络紫,苔白腻,脉弦紧。可诊断为血凝瘀阻之肩周炎。气血凝滞,气滞瘀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肩部瘀滞导致上肢血流受阻,累及到手指末梢循环障碍出现麻木。治以温阳祛瘀,散寒通滞。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二疗程,遵医嘱: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服药期应忌食:生冷、紫菜、海菜类食物等。药服完后,诸证若失;又取一疗程,加以巩固,以善其后,随访1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7

韩某某,男,汉族,58岁,职员。亳州市谯城区芦庙东队。2010年12月3日,初诊。主诉:双肩关节疼痛三年,四年前外出打工,因长期夜卧工地潮湿厂房,不慎感染为慢性肩周炎,由于卧铺潮湿,导致肩部疼痛,双臂疼痛活动无力,不能负重,遇寒凉加重,曾服汤药百余剂,药效不明显。经人介绍,故前来求治。现症见:检查肩部无红肿,肩前后、内外则压痛明显,上肢外展、扩胸、上举运动受限,气短无力,舌淡紫,舌下脉络紫,苔白,脉弦紧。属瘀血寒凝,湿浊阻滞。治以温阳散寒通滞,益气活血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二疗程,遵医嘱: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服药期忌食:生冷、油腻、腌制及海鲜类食物等。药服完后,诸证若失;又取药一疗程,加以巩固,随访一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8

杨某某,男,汉族,49岁,建筑工。亳州市谯城区涡河还原小区。2013年4月19日初诊。主诉:2011年5月,因患肩痛求治。现症见:右肩臂剧痛,手臂不能抬举、后展年半,经百治不效。境遇不顺,起居失常。近来受凉加重,抬肩痛如撕裂,自己不能穿衣,昼夜难眠,苦不堪言,用药效差。故求诊治。大略肩臂乃手少阳、手阳明二经所过。郁气则木来克土,脾主四肢,脾气虚则痰湿内生,流于关节,故肢体为病。虽肩部无红肿,肩臂功能失用,头昏沉,气短无力,舌淡紫,苔白,脉细。属血虚寒凝,气虚瘀阻,痰湿交阻。治以益气温阳,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二疗程,遵医嘱: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油腻、腌制食物等。药服完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外展、上举受限若失,衣着等尚能自理,又取药一疗程,遵上法服用。经随访,恢复正常,二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9

董某某,男,汉族,53岁,工人。亳州市谯城区丰水源北小街。2013年3月17日初诊。主诉:双肩周围疼痛五年,五年前工地夜晚加班,正值腊月天气,因劳累不慎感受风寒致双肩疼痛,每遇寒冷,双臂疼痛加重,昼夜难安。曾入住医院治疗,诊断为肩周炎,经治疗疼痛减轻后出院,如遇冷疼痛加剧时,只能服用止痛药缓解。故求中医诊治。现症见:检查双肩部无红肿,肩周围压痛明显,双臂外展、上肢抬肩举起艰难,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舌暗淡,舌下脉络青紫,苔白滑腻,脉弦紧。实属血虚寒凝,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治以温经散寒,祛湿温阳,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二疗程,遵医嘱: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油腻、海鲜类含嘌呤的食物等。所取药物服完后,双肩周围肌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臂及上肢举起功能恢复显著;又取药一疗程,遵上法服用,药服尽剂后,肩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